1986年,菲律賓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月革命」——統治菲律賓達20年之久的馬科斯下野逃亡,阿基諾夫人上台執政,成為菲律賓第一位女總統。在這之前不久,阿基諾夫人和馬科斯先後宣布就職總統。
美國起初支持的是馬科斯,但阿基諾夫人並未懼怕美國的干預,公開宣傳自己的中國血統,以華裔身份參加競選,贏得了菲律賓華人的支持。在阿基諾夫人上台之後,更是直接任命了一大批華人成為內閣高官。
馬科斯在長達20年的獨裁統治期間,結黨營私,網羅親信,被稱為「親友資產階級」的特權階層僅佔全國人口的2.5%,卻掌握著全國80%的資產。外債260多億美元,連續兩年出現經濟負增長,三分之一人口失業……
阿基諾夫人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且還有美國從中作梗,但她最終帶領菲律賓從困境中走出。
很難想像,在成為總統之前兩年,阿基諾夫人還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她的丈夫阿基諾於1984年遭到暗殺,在丈夫被暗殺之後,她強忍悲痛、不懼危難,繼承丈夫的遺志與馬科斯進行對抗,最終登上總統寶座。
阿基諾夫人和中國有怎樣的淵源?她對華人身份持怎樣的態度?她是如何從家庭主婦變成菲律賓總統的?面對美國的指手畫腳,她是如何應對的?欲知詳情,且看下文。
1933年1月25日,阿基諾夫人生於菲律賓馬尼拉市,全名是科拉松·許寰哥,許寰哥是父姓,阿基諾則是後來的夫姓。她的曾祖父名叫許玉寰,原是中國福建省龍海縣人,於1861年到菲律賓謀生,逐步在菲律賓站住腳跟,開枝散葉,成為了一個大家族。
許玉寰到了菲律賓後主要是經營糖業,先後開創大片甘蔗種植園,開設大型製糖廠,成為了大富翁之一。經過一百多年,許氏家族在菲律賓已經傳了七八代,他們的後代都帶有中國血統。如科拉松同阿基諾結婚所生育的子女,面貌特徵都像中國人。
科拉松(阿基諾夫人)是第四代華裔,兄弟姐妹8人,排行第六。她幼年在馬尼拉天主教修道學校就讀,以聰慧、美麗著稱,畢業時被挑選為畢業生代表發表告別詞。
1946年,菲律賓正式獨立。也正是在這一年,13歲的科拉松遠渡美國求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學位。當時,同班同學稱她是一個「靦腆的小紫羅蘭」。1953年,大學畢業的科拉松從美國回到菲律賓,進入馬尼拉遠東大學深造法律專業。
在遠東大學,科拉松與貝尼尼奧·阿基諾相遇並很快墜入愛河。1954年,21歲時和阿基諾結婚。兩人生育了5個孩子,4女1男,獨子班尼諾·阿基諾三世後來也成為了菲律賓總統。在這之前一年,伊梅爾達與費迪南德·馬科斯經過11天熱戀之後閃婚。這兩對夫婦,將在未來數十年里相爭。
阿基諾生於1932年11月27日,同樣出身於大種植園主家庭,家世顯赫。阿基諾在18歲時就以《馬尼拉時報》戰地記者身份到朝鮮戰場採訪,寫過一些報道文章。1954年,也就是他和科拉松結婚這一年,22歲的阿基諾已經擔任總統助理。
阿基諾29歲當選為打拉省省長,並且連任三屆。39歲時,阿基諾又當選為最年青的參議員,並任自由黨秘書長,青雲直上,前途不可限量。阿基諾經常抨擊馬科斯,揚言要競選總統。到了70年代初,阿基諾已經成為馬科斯最有威脅的政敵。
科拉松成為阿基諾夫人之後,忙於生兒育女,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後來,阿基諾要求她參與社會活動,公開露面為他競選省長。科拉松雖然是一位外表柔美嫻靜,但她完全有能力幫助丈夫。她的家族並不是普通商人家庭,其父許寰哥第二曾代表打拉省出任菲議會眾議員,另一位叔伯也任過參議員,而她的兄弟小何塞·許寰哥連續擔任菲律賓議會眾議員。
1972年9月21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宣布全國實行「軍事管制」,兩日後把阿基諾逮捕入獄。阿基諾被囚之後,阿基諾夫人的生活迎來了一個重大轉折。因為阿基諾並不甘心,科拉松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助手,為他傳遞信息、聯絡外界。科拉松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處境既嚴峻又凄苦。她曾十分感慨地說:世界上沒有多少女人像她那樣經歷丈夫入獄7年7個月所造成的困境。
1978年,阿基諾獲准暫時出獄,競選臨時國民議會議員。科拉松此時已經成為阿基諾最為重要的助手,積極為他競選。1980年5月,阿基諾獲准假釋赴美接受心臟手術,科拉松攜子女同行。之後,他們一家在波士頓生活了3年。
1983年夏天,阿基諾聽說馬科斯病情惡化,立即準備回國競選下屆總統。馬科斯力奮阻止阿基諾返國。馬科斯夫人伊梅爾達在親到美國勸告阿基諾不要回國,願送給阿基譜大筆金錢,並恐嚇阿基諾說,他回國的安全問題無法保證。阿基諾回國之前,馬科斯更親自出面,在馬尼拉電視中公開警告阿基諾不要回國。
任憑馬科斯威逼利誘,阿基諾回國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他明知道此行非常危險,但他認為自己必須回國,促使國內恢復民主自由。回國之前,阿基諾對記者說:此行只有10%生存下來的機會。
1983年8月21日下午,阿基諾飛抵馬尼拉國際機場。當他的腳一離開飛機舷梯,立即慘遭槍擊,倒在了血泊之中。
還在美國未歸的科拉松,聽到這個噩耗後極為悲痛。對於菲律賓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來說,這都是一個極為震動的噩耗,人們紛紛表示憤慨和抗議。
對於科拉松來說,阿基諾之死是生活的又一個重大轉折。過去的歲月里,她只是丈夫的助手,一切按照丈夫的旨意行事。但在丈夫去世之後,她需要親自舉起反對馬科斯的大旗。馬科斯和她的妻子想要用重金籠絡科拉松,讓她安心在美國生活,不要再回菲律賓。
但科拉松沒有妥協,以阿基諾夫人的身份強忍著悲痛回到了菲律賓,出現在了鬥爭的第一線。她積极參加各種反馬示威遊行和集會,向廣大群眾揭露馬科斯的獨裁專制,呼籲大家同她一起推翻馬科斯。
執政20年的馬科斯,到了1985年下半年,面臨國內外壓力增大,被迫於1985年11月26日宣布在1986年2月7日舉行總統選舉。當時,反對派群龍無首,120萬人的簽名表示擁護阿基諾夫人出來競選。之後,阿基諾夫人正式成為反對派的總統候選人。
1986年2月7日上午7時,全國投票正式開始。當天下午投票結束之後,本應立即計票公布結果,但投票結束後八小時仍遲遲未宣布。因為馬科斯控制選舉委員會初步計票結果,阿基諾夫人領先,馬科斯為此匆忙臨時更改數字。
第一個晚上,馬科斯計票作弊,已經引起全國質疑。第二個晚上仍繼續作弊,原本是阿基諾夫人領先15萬票,卻公布為馬科斯領先15萬票。計票中心的41名統計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了,憤然離職以示抗議。
2月15日,馬科斯控制的國會宣布馬科新領先150萬票,馬科斯宣布將在2月25日舉行總統就職典禮。民間的自由選舉運動組織公布的計票結果,卻是阿基諾夫人領先78萬票。阿基諾夫人立即發表聲明,不承認馬科斯作弊的勝利。
美國國會兩黨也都看不下去了,譴責菲律賓選舉發生舞弊與暴力的嚴重現象,要求里根總統抵制選舉結果。里根此前曾發表談話,對菲律賓選舉持中立態度,實際上是支持馬科斯。阿基諾夫人在競選初期,曾提出當選後要廢除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引起了美國的反感。
里根派遣特使哈比卜前往菲律賓,同馬科斯和阿基諾夫人進行會談。馬科斯和阿基諾夫人雙方各不讓步,局勢更加緊張。里根勸說阿基諾夫人放棄對抗馬科斯,否則將受到美國的制裁,但阿基諾不怕威脅,毫不讓步。
2月22日晚上,局勢發生劇變。菲律賓國防部長恩里萊和武裝部隊代理參謀長拉克斯聯合發動兵變,擁護阿基諾夫人,里根總統特使哈比卜悄悄地飛離馬尼拉。第二天,馬尼拉大街光景大變、廣大群眾熱烈歡呼和支持恩、拉的起義行動,擁護阿基諾夫人上台。曾統治菲律賓長達20年時間的馬科斯,乘坐美國飛機倉皇出逃。
阿基諾夫人擔任總統後,處境十分嚴峻,既要挽救頻於崩潰的國民經濟,解決失業、貧困甚至饑荒等民生問題,又要設法同菲共以及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求得和解。面對困難,阿基諾夫人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帶領菲律賓走出泥潭。
當然,阿基諾夫人也遇到過幾次重大危機,最難的一次是由美國在背後使壞的「8.28軍變」。事後,還有記者發表文章污衊道:假如你還記得的話,在8月28日軍變中,當雙方交火的時候,總統競躲在她的床底下——恐怕這是歷來第一位武裝部隊總司令做出這種事來。
阿基諾夫人看見了這篇文章,頓時氣得火冒三丈。之後,她氣呼呼地命令新聞部長貝尼尼奧召集新聞記者到她的宅邸看她的睡床。阿基諾夫人當著眾記者的面,掀開她睡床的印花床單,氣憤地說:你們看,這是我的睡床,我能夠爬進去嗎?最後,阿基諾夫人的聲譽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更受人們擁戴。
值得注意的是,阿基諾夫人沒有忘記身上帶有中國血統和中國傳統的美德。在幾次同外國記者的談話中,阿基諾夫人曾一再表示要學習中國人的美德。她說:她小時候家庭已經富裕了,但當時她的祖父母仍然自己掃地、做家務,上一代親人也是這樣勤奮、刻苦、耐勞,這種中國傳統美德值得學習。
在1986年2月的總統競選中,阿基諾夫人曾在馬尼拉華文報紙刊出《致華菲選民公開信》,毫不諱忌地公開承認自己的華人血統和華人背景。她在信中說:
各位華菲同胞可能都已知道我有華人血統,受華裔祖先遺訓影響至深,於總統任內,將邀請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的菲華社會賢達,積極協助政府,參與建立穩定繁榮國家之宏圖……華人在菲律賓大社會裡,構成一股龐大而不容忽視的力量,菲人中平均每五人要依賴一華人為生。
在華人社會的支持下,1987年菲律賓國會兩院選舉中,有3名華裔進入總統阿基諾夫人提名的24位參議員候選人名單。眾議員候選人中,有71名華裔在列,有2名華裔當選參議員,12名華裔當選眾議員。
此外,阿基諾夫人還以總統任命方式讓華人直接進入政府內閣主政,如阿的財政部部長王彬、工商部部長康習商、農業部部長王海棉教育部部長郭順敏、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鄭建祥、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甄萬雷等等。
當選總統後,阿基諾夫人還親自回到中國祖籍地漳州龍海市角美鎮鴻漸村尋親祭祖,展示了堅定的華人意識。
不知大家如何評價阿基諾夫人?感謝閱讀,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