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印度比中國強?這是一位印度網友在美版知乎上提出的奇葩問題。
印度網友納雷什·瓦薩尼自豪地回答:印度在2017年成為像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在過去的2019年,美國正式承認印度為發達國家。中國只是一個落後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印度一直在幫助中國擺脫貧困。我們的關係很好。印度在物質上只比美國差一點點,但在精神上,印度才是超級大國。十年後,印度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偉大的莫迪先生的領導下,印度將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這位印度網友還上傳了印度2030年宣傳視頻,視頻里連他們的計程車都是超級跑車。
印度網友維克里希南·考希克回答:在中世紀,印度和中國是亞洲乃至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但是日本入侵中國和英國入侵印度破壞了他們的經濟,但印度經濟比中國經濟差得多,因為英國掠奪了印度 200 年。
現在,在恢復正常之後,中國有效地利用了 1970-1990 年這個時間段,而印度在那段時期由於腐敗、效率低下等原因慘遭失敗。
因此,中國是 10 萬億美元的經濟體,而印度是 3 萬億美元的經濟體。
現在印度比中國強大,因為它的外交關係更優越,無與倫比,但印度在硬實力方面相對來說並不強大。
印度和中國都不富裕,事實上,即使美國富有但只是有錢而已。
這兩個國家都擁有比任何國家都豐富的遺產和文化,但不幸的是,人們想要贏得這場比賽,這在今天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天的軟實力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投資其他國家以贏得支持以對抗印度的原因在未來。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比印度富裕,印度比中國強大。但事情並沒有那麼容易。
印度網友Ruddy回答:作為印度人,我的父母總是教我「不要證明,只要做」。所以我們印度人不宣傳我們的成就。
你如何證明印度是很難回答的,因為我們從不證明任何事情,而是我們相信做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印度人的財富是其家庭,當每個成員生活在一起時,家庭就會變得更強大。因此,你可以找一些家庭看看,並從中證明。
英國網友Sthitapragnya Deshpande回答:
通過前往印度,了解其人民和城市、城鎮和村莊的狀況,並找到您的主張的證據。
然後對中國做同樣的事情並比較兩者。
我懷疑你是否會發現印度比中國更富有(雖然不確定你如何定義)或更強大。但我希望你這樣做。
我想告訴提問者:我在印度生活了很長時間,走遍了印度的最小城鎮和最大城市,現在在中國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美國網友羅比耶拿回答:如何證明印度比中國富強?
找出兩國的電量。
找出這兩個國家的水泥使用情況。
了解兩國的道路建設情況。
一切都在時間尺度上。那麼,大家就會知道……
中國網友史蒂文·錢:你可以來中國看看,證明中國有多窮,印度有多富強的真相。
我想,如果中國人想證明印度更富有、更強大,他們很容易去印度。
印度網友坎查納拉瑪尼:無需證明,印度人的時間和努力將在世界上說話。你可以證明你對兩國外債和腐敗水平的看法。
印度網友毛拉納奧拉夫:通過做很多很多致幻劑。
中國網友陶濤回答:作為中國居民,我認為你沒有必要證明這一點。這是真的。祝我的大蒜鄰居好運。你已經是No.1了。
中國網友王養生回答:印度的發展模式是重消費而不是投資,依賴內需而不是出口,重服務而不是製造,重建新興產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也是印度「世界辦公室」的稱號。
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使印度經濟更能抵禦全球經濟下行,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長期的經濟增長能力。印度雖然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到波及,但在穩定下來後,其經濟增速超過了中國。被譽為最有可能超越中國的國家。
印度哪些方面比中國強?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都比較好。例如,印度的儲蓄只有中國的一半,中國每年只有約10%的海外直接投資流入印度,印度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落後中國約10至15年,但印度實現了較快的經濟增長,其國民生產總值的30%至40%以上它來自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一)耕地面積。中國耕地總面積1.28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01公頃,居世界第四位。印度是世界第一大耕地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遠超中國。目前,中國只有全國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與全國55%的耕地面積相比,人均耕地面積是中國的兩倍多。所以基本上不用擔心食物。
(二)軟體業。印度的軟體產業蓬勃發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擁有大量的軟體人才和大量的專業人才。產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務和物流業將僱用400萬名員工,成為年出口額達570億美元的行業,佔印度GDP的7%。相比之下,我國軟體業發展起步較晚,差距巨大。
(三)金融機構。印度金融體系運行良好,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股市相對成熟,成為印度企業集資的重要場所。
(四)人口優勢。數據顯示,再過幾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印度年輕人的比例遠遠大於我們。每年至少有 1000 萬人就業,其中大部分是 18 歲左右的年輕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已成為印度製造業的一大優勢。與中國相比,未來幾年印度人口優勢很可能會凸顯,而中國老齡化趨勢正在加速。
(五)企業制度。印度' 民營資本積累了豐富的運作經驗。印度獨立後,過去存在的私人財團進一步發展,湧現出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印度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IT業、製藥業、食品加工業、服裝紡織業、水泥建築業、酒店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成長,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管理水平較高。
(六)人才與教育國際化。印度的國際人才交流比中國多。由於印度英語的普及以及高等院校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印度大學生可以順利獲取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也有利於印度學生與國際名校的交流。
印度大學教育更注重創新教育,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強。印度的一些大學和專業機構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七)80%的印度教徒信奉印度教。因此,印度人更注重精神生活。印度對社會穩定的信念是好的,所以印度儘管亂,但和甘地一樣,他反對英國殖民主義,主張「不反抗」。印度歷屆政府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會很亂。
(八)法制。印度法制健全。印度獨立後,法制逐步完善,民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沒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市場經濟的發展就無從談起。而其法律的淵源是英國的法律,這樣印度才能更好地將法律融入國際社會。
(九)基礎設施。印度的社會基礎設施落後於中國數十年,這也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然而,隨著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發展,這些基礎設施投資將進一步推動印度的經濟發展。
(十)軍事交流。雖然我們一直說印度的軍火是「通用牌照」,但你不能否認,如果印度能夠將這些產品轉化為自己的軍工,印度的綜合軍事實力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即使是現在,印度的軍事採購和軍事合作也比我們容易。當然,印度有錢,也經常被「宰」。
當然,印度家政服務效率較低,往往無法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根據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在印度開展業務所需時間是在中國的兩倍,在印度註冊資產為67天,而在中國為32天;而合同履行在印度需要425天,而在中國只需241天。印度的社會經濟分化也很嚴重。是一個現代化與落後並存、對比鮮明、矛盾突出的國家。印度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最貧困人口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數億印度人缺乏電力和能源;300多所大學培養了超過300萬科學精英,但40%的印度人仍然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羅爾等城市,茅草經常與跨國公司的摩天大樓交織在一起。這是一個像寶萊塢一樣充滿魔力的國度。
如何證明印度比中國強?這個問題你如何回答?歡迎留言評論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