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2022年12月25日21:54:11 國際 1224

智利是一個位於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國家,雖然位置偏僻而形狀奇特,但智利絕不是個貧弱的國家,它成功地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這個不一樣的南美國家。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地理位置: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部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部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達4270公里,而東西平均寬度只有180公里。它位於熱帶雨林廣布的南美洲,有著長長的海岸線,同時也擁有被稱為「世界旱極」的阿塔卡馬沙漠。其國土面積有756715平方公里。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截至2022年7月,智利人口約1925.2萬人,人口在世界國家中排名第62位,在南美洲排名第六。其中,2022年智利人口密度是25.3人/km²,人口密度小,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尤其是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人口超過680萬,達到685.7萬人,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歷史發展:

和美洲大陸大部分國家一樣,智利這片土地上的早期人類是印第安人,主要是阿勞幹人、馬普切人、火地人。16世紀,西班牙人來到了這裡,智利遂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聖地亞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權,成立獨立政府。智利獨立後,國家的發展伴隨著地主階級、天主教會、農民階級、英美資本、工人階級等利益攸關方的爭鬥,逐漸形成了左翼、中立派和右翼三大派別。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混亂和軍人獨裁統治之後,1990年,智利的首位民選總統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在其就職演說中提出了一個讓智利人民心動的口號「全民的智利」。智利走上了一個西方民主政體正常運作的時代。

經濟基礎:

智利是拉美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2021年智利GDP總量高達3171億美元,人均GDP高達1.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1752元,比中國還高一點,在南美洲排名第二。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智利實行單一總統制,自1989年軍人「還政於民」以來,智政局保持穩定,政府更迭有序,經濟政策和各個法律延續性十分穩固,社會治安排在拉美國家前列。另外有研究智利的學者認為,較徹底的市場化政策,是智利成功地擺脫拉美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重要原因之一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智利是「銅礦王國」,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銅礦產量佔全球50%,智利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天然硝石的國家,而且儲量豐富硝石礦帶長750多公里,寬25~30公里,硝石是提煉氮、鉀、鈉、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軍事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料。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智利也是世界鋰礦大國,已探明鋰礦儲量佔世界17.8%,產量也僅次於澳大利亞,世界第二。智利還有鐵、煤、鉛、鋅、錳、水銀石油等礦藏。鐵礦石品位很高,僅次於澳大利亞。

因為特殊的國家形態,因為智利跨越38個緯度的海域,廣布著極為豐富的海洋資源。這個漫長而狹窄的國家擁有4,300公里的海岸線和種類繁多的海產市場。智利的海鮮出口業在南美也相當發達。智利的漁業和海洋產業非常成功,生產一些最優質的海鮮,智利的魚類主要出口到歐洲國家。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智利農業發展也非常不錯,從1966年開始實施「全國果木栽培計劃」,經過55年的發展,水果和蔬菜佔到農產品總出口量的70%以上,水果出口數量佔到全世界的14%,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生產大國。根據智利水果出口聯合會的數據,截至2020年2月初,新鮮水果出口同比增長8.9%,其中車厘子占水果總量的41.3%,藍莓佔11.6%。

地緣政治:

因為特殊的國家形態也造就了智利特殊的地緣政治,尤其是在19世紀的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智利以一敵二,胖揍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大鄰國。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不說,還把玻利維亞打成了一個內陸國。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險峻的安第斯山脈分割了智利與阿根廷,切斷幾個山口,便可基本斷絕兩國陸上聯繫。而在安第斯山與西岸的海岸山脈之間,錯落分布著數個豐饒的河谷,物產豐盈,足以支持一個政權生存,因為智利與阿根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相安無事。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只是隨著再向南部擴展,智利與阿根廷的領土衝突逐漸凸顯,進入了白熱化。特別是在麥哲倫海峽這個航路關口的爭奪,差點引發兩個國家的戰爭。1881年,智利與阿根廷通過邊境協定確立了大致的領土分界,避免了兩個國家走向全面戰爭。

不一樣的南美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 - 天天要聞

未來發展

多年來,在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框架下,智利一直被視為拉美最穩定、最繁榮的經濟體之一。然而,在新自由主義模式帶來的經濟發展背後,養老、醫療、教育等基本社會保障領域的私有化和市場化造成一系列社會治理頑疾,階級固化與分配不均日益嚴重。智利社會要求變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好在,智利資源豐富,產業優勢明顯,現在仍是南美最發達的經濟體,總的來說,一個國家人口密度不要過大、政局穩定,人民勤勞肯干,發展幾個優勢產業,一般都能過得不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組建「美國黨」能否成功?達到目的有三道坎丨國際觀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組建「美國黨」能否成功?達到目的有三道坎丨國際觀察

7月4日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之後,馬斯克果然在第二天就宣布成立「美國黨」。馬斯克說,他要成立的黨的綱領大概是:削減政府債務、重視科技、支持言論自由、鼓勵生育,其他領域中立。至於「美國黨」的目的,馬斯克說不排除推舉候選人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但目前的目標是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能夠贏下兩三個聯邦參議員席位...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 天天要聞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信函給日韓及南非等14國威脅徵稅,隨後,他又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3個月來,美國就加征所謂「對等關稅」與多個貿易對象進行談判,但進度顯著不及美方預期。目前僅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協議細節仍待敲定,與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的談判進展艱難。特朗普公...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 天天要聞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曾是俄羅斯軍火出口頭號大客戶的印度,近年來採購武器時開始投向西方懷抱。這種趨勢讓俄羅斯頗為憂慮。美國「防務博客」網站6日稱,俄羅斯近期不斷鞏固與印度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提供蘇-57E第五代戰鬥機等先進裝備,維持俄式裝備在印軍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穩固俄印關係。 參加今年印度航展的蘇-57戰鬥...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