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戰忽速遞
2018年中國花費2.55億英鎊買下了倫敦的一個廢棄的造幣廠,準備將其改建成一座新的駐英使館。然而該項目的申請計劃被倫敦塔村區的地方政府給否決了,此事卻被一些西方媒體炒作成「中國威脅」。
據環球時報消息稱,中國駐英使館新址所在地的造幣廠,曾經是英國國有硬幣生產地,其佔地約6.5萬平方米,如果將其改建成為新使館的話,將為當地創造20個就業崗位。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不過在英美媒體嘴裡就變味了。CNN和《倫敦旗幟晚報》報道稱,倫敦市的塔村區部分居民,擔心中國駐英使館搬遷到這裡之後,將導致交通堵塞、旅遊資源緊張等問題。目前倫敦市的塔村區議會已收到51份書面投訴。
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建築師在該項目的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會將居民區和擬建設中的大使館所在地分開。這樣就不存在中國駐英使館身在塔東村居民區的情況了。
既然如此,為何西方媒體還要拿這件事污衊中國呢?首先,中國的強大已經讓英國人的心態崩了,或者說他們無法接受中國購買英國土地建設新使館的事實,因為這代表著英國沒落了。
畢竟今天的英國與二戰前的英國,還真不一樣。二戰前的英國處於巔峰時代,全球都有自己的殖民地,製造業發達妥妥的世界工廠,軍事上也相當厲害,征服了不少國家,包括美國曾經還是英國的殖民地。
但現在的英國已不復當年,產業空心化,經濟總值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還經常跟德國法國鬧矛盾,如果不是依靠美國在撐腰,其國際地位早就沒了。不客氣的說,現在英國就是一老人,身體機能已經不行了,但仍然死要面子。所以當英國看到,曾經遭受自己欺凌的中國要在自己的首都建新使館,其內心充滿了嫉妒恨。
其次,反華是英國政治上的老傳統。英國與美國一樣,一直抱著零和思維看待世界發展,凡是對自己國際地位或經濟利益產生挑戰的國家,都予以反對和制裁。最明顯的例子是,英國首相蘇納克近日指責中國對英國的價值觀構成挑戰,他表示中國越強大,這項挑戰將越嚴重。因此,其反對中國在倫敦改建新大使館不足為奇了。
再者,英國擔心無法監控中國了。目前的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位於倫敦波特蘭大街49號,而且簽證、教育等多個行政部門在其他地方,所以很方便英國對中國大使館進行監控。一旦中國駐英大使館選擇新址,那麼英國就得重新部署「天羅地網」。所以英國內心是反對中國新建大使館的。
可以說,隨著中國不斷發展,經濟地位和軍事能力越來越高,這加劇了英國對於自身地位即將沒落的戰略焦慮。他們通過發表中國威脅論的觀點,向全球釋放英國『不怕中國』的形象,以此保持英國對國際事務的持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