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趙覺珵】英國情報組織政府通信總部主任傑雷米·弗萊明11日發表講話,攻擊中國利用「金融和科學力量」來操縱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技術,對全球安全造成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日對此明確回應稱,這些說法毫無事實根據。
毛寧資料圖。圖源外交部網站
在英國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11日舉行的年度安全講座上,弗萊明聲稱,中國正在尋求利用數字貨幣、衛星系統等技術來加強其國內控制力並在國外增強影響力。美國「政治新聞網」援引弗萊明辦公室提前向媒體公布的演講摘錄中的話稱,「技術已不僅僅是一個機會、競爭和合作的領域,還是控制、價值觀和影響力的戰場」。
據外媒報道,弗萊明點名中國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系統,稱數字貨幣「引入了效率以及新穎的結算方式,在未來,這可能使中國能夠逃避部分類似目前俄羅斯政府正在遭受的國際制裁」。彭博社提到,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的全球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正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進行相關測試。中國央行也曾強調,數字人民幣會充分尊重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並在此基礎上做好風險防範,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1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發展數字貨幣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而通過這一技術增強自身的金融安全合情合理。項立剛認為,弗萊明的言論本身就代表了一種「霸權思維」,「為什麼一些西方國家可以實施單邊制裁,其他國家就不能夠做出防範?」
除數字貨幣外,弗萊明還點名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稱該系統可用於阻止對手進入太空。他還宣稱,英國必須繼續在量子計算等國家安全技術上投入巨資,以抵制中國的主導地位。路透社稱,上述言論是弗萊明對「中國威脅」的「最新公開警告」。去年,他曾表示,西方面臨一場確保中國不會主導人工智慧、合成生物學和遺傳學等重要新興技術的戰鬥。
對於弗萊明發表的演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日表示,中國發展科技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針對誰,更不構成威脅。抱守「中國威脅論」、挑動對立對抗既損人又害己。
項立剛也表示,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對中國的指責從未拿出真憑實據,都是捕風捉影。中國的科技發展沒有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反而是通過提供優質的技術和產品,幫助一些國家的消費者享受到了更優質、更便宜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