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以來首次,中國開放了稀土出口許可!可美國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為什麼中國選擇此時,開放稀土出口許可?它對外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這一次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不是針對美國一個,而是針對全球所有國家。之所以這麼干,就是為了徹底堵死,美國通過第三方獲得中國稀土的可能。但是,它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第三方中立國,也被誤傷了。比如德國、法國等,也被迫承受了中國稀土管制的痛苦。
而此時,中國開放稀土出口許可,主要就是針對第三方的,核心在於兩個國家: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越南。為什麼要對德國、越南開放稀土出口許可呢?我們先說德國,嚴格來說,是德國大眾,拿到了中國稀土的出口許可證。那中國稀土管制,憑什麼對德國大眾開一個口子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中美關稅戰打響後,中歐關係大幅改善。像西班牙,一邊引入中國奇瑞工廠,一邊對華大量出口豬肉。匈牙利呢,也引入了中國鐵路技術,修成了匈塞鐵路。而希臘最大的比雷埃夫斯港運營權,也交給了中遠集團。中歐抱團,共抗美國關稅戰,已是大勢所趨了。
二是,中歐達成了「電動汽車最低進口價協議」。歐洲對中國開放高端電動汽車市場,作為回報,中國也就對德國大眾開放稀土出口許可。因為沒有稀土,是造不出電動汽車的。實際上,大眾電動汽車也是大量採購了中國動力電池。寶馬、賓士、奧迪更是在中國投資數百億,建設電動汽車生產線。
中德之間,存在大量的利益捆綁。而且,對德國大眾開放稀土出口許可,還能變相打壓特斯拉。因為特斯拉沒有拿到稀土許可證,除了上海工廠可以正常生產,它的柏林工廠、墨西哥工廠以及美國工廠,都將陷入稀土短缺的困境。
那為什麼要對越南開放稀土許可呢?越南都沒有高科技產業,它要稀土幹嘛?其實,對越南開放稀土出口,本質上是為了方便中國公司的海外擴張。因為中國是越南第一大產業輸出國,像比亞迪電子、比亞迪汽車、立訊精密以及富士康等,都在越南建廠。這些汽車廠、電子廠的生產,都離不開核心的稀土永磁材料。
要是鎖死對越南的稀土出口,就等於切斷中國在越工廠的供應鏈了。表面上看,是對越南恢復稀土供應,實際上,是對中國在越工廠,提供穩定的稀土供應。另外,越南也是中國稀土礦產的來源地。因為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且唯一的稀土提純產業鏈。因此,中國不但出口稀有金屬,也進口稀土礦。越南稀土儲量就有2200萬噸,它自己沒有提煉技術,就只能運到中國來提煉了。
那中國就不擔心德國、越南中轉,偷運到美國去嗎?還真不用怕。有兩個辦法:一是,限額供應。什麼叫「限額供應」呢?就是根據你往年的使用量,來做一個限額,差不多剛好就夠你用。你轉出口給第三方,你自己就不夠用了。
二是,嚴厲打擊第三方偷運中轉,一旦發現,直接取消出口許可。這個已經有先例了。像韓國的電子集團,就曾大量進口中國稀土,轉運去美國,賺差價,就被中國抓包了。稀土是中國手裡的一張王牌,絕不允許第三方,破壞中國稀土管制的威力。
對德國、越南開放稀土許可,也是在反向對美國施壓。它的本質是,拉一派,打一派。德國對應的是歐盟,越南對應的是東盟,我們要利用稀土這張牌,拉攏歐盟、東盟,同時,嚴厲封鎖對美稀土出口。以前,都是美國一手蘿蔔,一手大棒,逼著世界各國選邊站隊。可現在,中國也能一手蘿蔔,一手大棒,反向對美國威逼利誘,分化瓦解了。
像馬斯克,就公開向中國申請稀土出口許可,但至今尚未被批准。美國內部有反華派,但也有親華派。特朗普喜歡搞「交易的藝術」,中國同樣不缺乏「交易的手段」!
2000年前,中國人就學會「合縱連橫」了。現在,形勢逆轉,也輪到中國給特朗普上一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