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動敵視中國,他們應迷途知返

2022年10月09日08:59:04 國際 1661


挑動敵視中國,他們應迷途知返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10月7日文章,原題:學會仇恨中國——我們學得如何?

2019年年底,《珍珠與刺激》發表「如何恨中國的教訓」一文。這三年來,美國總統換人了,澳大利亞也有了新政府。拜登上台後,美國採取更加咄咄逼人的調子。阿爾巴內塞政府的反華言論同樣不加掩飾。

一年前,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調查顯示,52%的澳大利亞人對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一年後,比例下降到32%。今天,只有12%的澳大利亞人相信中國會「負責任」地行事。這些數字是對媒體力量的「褒獎」,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扭轉輿論。

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經常被吹噓為自由和開放的(澳大利亞)媒體會如此狹隘,並且如此積極地助長不信任和恐懼情緒。答案很簡單。這些媒體雖然是「自由的」,但也是國家的一部分,而國家已決定不顧經濟成本或潛在的戰爭破壞,奉行反華、親美的立場。妖魔化中國是澳媒的一個永恆主題。這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是威脅嗎?如果是,威脅到誰了?我們該怕中國嗎?

一些西方人每次提到中國,似乎都必須在前面加上「共產主義」這個詞。這個「共產主義」政權的經濟已非常接近於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那些著手挑起「紅色」或「黃色」危險的人很清楚這點。然而,在製造恐懼的氣氛方面,標籤才是最重要的。

散布(對華)恐懼是有目的的。澳大利亞的主要盟友是美國,而後者不打算放棄世界霸主的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已被其正式宣布為一個實際危險。這就是為什麼澳大利亞為了盟友美國而冒風險玩著如此危險的遊戲。這與意識形態無關。一切都是為了控制全球經濟,為了市場份額,為了資本主義權力。

在「如何恨中國的教訓」出版後的幾年裡,西方勢力的結盟加速。「四邊機制」、奧庫斯協議、北約進入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行動以及西方軍國主義的全球化,均有增無減。中國方面也一直在推進軍事現代化。但中國對美國及其盟國威脅性姿態的每一次反應,都被(西方)宣揚為「證明」中國的敵對意圖。

我們是否需要繼續學習如何「仇恨中國」的教訓?我們已沒什麼可以學習的教訓了,我們的「老師們」已很好地完成了他們的工作。如今戰爭的可能性已非常真實,我們必須與發動戰爭的力量進行鬥爭。

歸根結底,需要記住的是,發動戰爭是為控制世界市場,而中國的經濟將超過美國的經濟。2019年「如何恨中國的教訓」出版時,那是一個不確定時代,恐懼被散布。如今這些元素依然存在。唯一不同的是,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威脅已變得更加強烈。我們已學會「仇恨中國」,並且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傷害。(作者威廉·布里格斯是政治經濟學家,喬恆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媒緊盯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關稅戰以來首次面對面會晤,將決定全球經濟的未來 - 天天要聞

美媒緊盯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關稅戰以來首次面對面會晤,將決定全球經濟的未來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7日報道,中美經貿高層將於本周在瑞士舉行會談,這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兩國首次進行高層對話。這一重大消息已引起全球企業和消費者高度關注,他們希望看到局勢緩和,「全球經濟的未來取決於中美會談」。據中國商務部、外交部7日通報,在充分考慮全球期...
是胡塞武裝同意停火?還是美國想撤了? - 天天要聞

是胡塞武裝同意停火?還是美國想撤了?

當地時間6日,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美國與葉門胡塞武裝已達成停火協議。根據停火協議,未來雙方將不再互相攻擊,包括不得針對紅海及曼德海峽的美國船隻,以確保航行自由和國際商貿航運的順暢。....
事關民營經濟 8日10時將舉行發布會 - 天天要聞

事關民營經濟 8日10時將舉行發布會

據國新網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5年5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負責人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