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篇
為破解基層治理體制不順、精細化水平不高等難題,福山區總結借鑒了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排查、社會治安治理等實戰經驗,以打造「智慧城市」為目標,整合調動各方資源力量,構建起網格全域覆蓋、事項全科融入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01
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
解決組織架構問題
福山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全域全科網格化建設指揮部,由區委副書記挂帥,全速推進各項工作。
區級層面,成立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為正科級事業單位,25個編製,整合89000 民生服務中心、12345 熱線中心等熱線平台,加掛城市運行中心牌子,負責網格化工作的統籌謀劃、綜合協調、督導檢查。

鎮級層面,設立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社區(村居)層面,設立網格黨群服務工作站。網格層面,採取居民網格和專屬網格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一網統管、無縫銜接,實現 「小網格」支撐「大治理」托起「大服務」。
02
組建網格「1+1+X+N」模式
解決網格力量問題
福山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每個基礎網格組建一支「福潤萬家」民生服務隊,實行「1+1+X+N」模式。
「1」,即社區、村居書記擔任網格長;「1」,即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X」,即由樓棟長、住戶黨員、物業人員及相關執法力量擔任網格助理員;「N」,即由聯戶機關幹部、社會志願者等組成應急預備隊。

目前,全區建立了972支不少於5人的民生服務隊,全面構建「社區綜合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
03
開展企業化運作
解決網格隊伍全流程管理問題
福山區將網格員隊伍由「政府主管」轉為「企業化運作」,由央企華潤集團旗下的潤高公司與福山區國有控股公司合資,按照投資建設+運營的模式成立了煙台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負責網格員的招聘與管理、區全域全科網格化指揮中心大廳維護、區一網統管平台的建設與運營三項工作。這一模式充分利用市場化優勢,加強網格員後備隊伍建設,使政府卸下包袱、規避矛盾、降低成本。
04
多部門聯手信息化建設
解決數據安全使用問題
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的建設由區政府全程參與。政府工作人員深入部門鎮街社區調研,央企提供前瞻性設計,達到實用管用效果。同時,所有的數據最終保留在福山區大數據局,保證安全性。

目前,福山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模式已將疫情防控、城市管理、綜治9+X、決策分析、安全生產等專題納入平台管理,建立區內大循環、鎮街園區小循環、社區(村居)微循環,實行網格事項上報、受理、分撥、處置、反饋、辦結和評價「七步閉環」處置流程,初步實現「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域」。
05
理順問題處置機制
解決群眾訴求閉環問題
福山區同步開發網格化管理 APP「福山網格」,滿足網格員信息採集上傳、事項辦理流轉、電子巡查等需求,利用網格化理念和信息化技術打造網格事項智能分撥機制,做到線上線下協同處置、全域部門高效聯動。

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最終會把12345、網格員等途徑收集到的問題全部接入,每個周、每個月形成報告,了解群眾關心的熱點有哪些,城市的問題集中在哪裡,問題解決的難點有哪處,形成一份客觀直觀的數據資料。目前,福山區已錄入人房關聯數據43.6萬件,上報事件24703件。
06
搭建培訓和晉陞通道
解決職業發展願景問題
福山區依託區委黨校成立福山區網格學校,著力打造網格員隊伍培訓基地、社會治理理論研究基地和實踐創新基地。
結合工作實際,今年福山區已開展線上線下培訓21次。目前,全區有600名專職網格員穩定在崗,大專學歷佔50%以上,40歲以下人員佔62%。網格員們在疫情防控、創城、信息摸排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為更好激髮網格員工作積極性,福山區在社區工作者招考中給專職網格員預留一定比例定向崗位,不與其他報考人員同台競爭,提供了最直接的晉陞渠道,目前12名網格員已成功入職。
YMG全媒體記者 蓋鵬
通訊員 王旭晨 董天宇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