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江月
據「今日俄羅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9月30日簽署法令,承認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四個州為「獨立」於烏克蘭的地區,並准許加入俄羅斯領土,這些法令立即生效。
無疑,莫斯科這個動作是在很多人預料之中了,不過接下來將對俄烏衝突產生多大衝擊,現在還不好說。美西方再次表態,他們不會承認這次「入俄公投」的結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俄羅斯,「并吞烏克蘭佔領區的公投,無異於對烏克蘭領土的公然掠奪」。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美國「永遠、永遠、永遠」不會承認「入俄公投」。一連用了三個「永遠」。
烏克蘭這邊,澤連斯基已經表示,不論「入俄公投」有什麼結果,烏克蘭軍隊在東部和南部的反攻都不會停下腳步。他呼籲美西方國家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地面重型武器和彈藥。布林肯也表示,美國將繼續全力支持烏克蘭。
美國國防部29日宣布新一批金額達到1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向烏克蘭提供的更多武器裝備。五角大樓聲稱,這次的軍事援助目的是加強烏克蘭的中長期軍事防禦能力。這批新的武器援助主要包括「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與配套彈藥、無人機反制系統、雷達及裝甲車輛。
自2月24日俄烏衝突打響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金額已達到162億美元。
從目前戰場上來看,烏克蘭軍隊的反攻已經在紅利曼取得非常大的優勢,一旦這裡被烏克蘭軍隊奪回,那麼將直接威脅盧甘斯克俄軍和烏東部親俄武裝建立的防線,這對俄方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而如果烏克蘭軍隊拿下紅利曼,在戰場上的士氣將會再次振作。西方對烏克蘭的武器支援如果能跟上,那對俄羅斯來說將面臨持續性的壓力,畢竟烏東民兵這半年來消耗殆盡,俄羅斯在進行部分軍事動員後,新的兵源是否能儘快派遣到戰場,仍是一個未知數。
俄羅斯官方,從總統普京到國防部長紹伊古都表態,派遣到戰場上的退役人員都必須經過足夠的培訓。這樣一來,時間可能並不是兩個星期就能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10月初對於俄烏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關鍵時期。
在外部輿論上,俄羅斯也面臨壓力。因為「入俄公投」舉行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9月29日發表聲明表示,俄羅斯將烏克蘭部分地區納入本國領土範圍的行為,在現代世界沒有任何地位。
古特雷斯還補充說:"俄羅斯任何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的決定都將進一步危及和平的前景。它將延長對全球經濟的巨大衝擊,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不良影響,並阻礙我們向烏克蘭和其他國家提供緊急援助的能力。「古特雷斯警告俄羅斯,「遠離深淵為時不晚。」
從接下來歐洲對俄態度來看,由於「北溪」油氣管道在海下被炸,而且目前各方都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是誰幹的,而美歐媒體則把矛頭對準俄羅斯,認為這是俄羅斯利用潛艇運送的蛙人部隊,在海面下幾十米深度進行的破壞活動,從而在油氣輸送方面扼住歐洲的咽喉。
歐盟也啟動了新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這次的制裁會進一步影響俄羅斯對歐盟的出口,預料將使俄羅斯再減少70億歐元的收入,此外,對用于軍事的關鍵技術,如航空物品、電子元件和特定化學物質等也將實施更多的出口禁令。
綜合來看,在俄羅斯經過「入俄公投」把烏克蘭四地納入本國領土後,有幾個趨勢值得注意:
第一,烏軍為證明自己,並且儘快奪回對這四個地區的控制權,將會加大火力進行反攻。包括在南線的赫爾松一帶,俄軍和親俄武裝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據俄新社等媒體9月30日透露,烏軍當天凌晨已經對赫爾松加大襲擊,赫爾松軍民行政機構負責安全事務的第一副指揮官在烏軍的襲擊中死亡。這就表明烏軍意圖儘快在東部和南部對俄軍實現兩線反攻。
第二,俄羅斯到底這次部分動員後,能徵召多少退伍軍人前往烏克蘭戰場,這是十分關鍵的。如果俄羅斯能夠順利實現徵召30萬人的目標,而且對烏宣戰,那很可能對整個衝突局面帶來一個巨大的扭轉。當然,前提條件是,這些退伍人員的培訓要到位,而且俄軍武器彈藥也要到位。
第三,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會繼續,當然規模可能會逐步減少,因為隨著冬季的到來,歐洲接下來要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本國的民生領域以及經濟的改善上。如果這個時候還把大量的資源投向烏克蘭,可能丟掉的將是自己的政權。
德國方面已經表示,10月將提供烏克蘭一批IRIS-T「中層防空系統」,其防空能力比之前歐洲提供給烏克蘭的防空武器強大數倍。這種中程地對空防禦系統,可攔截方圓40公里內各種空中威脅,包括戰鬥機和來襲導彈,並且精準度極高,比烏克蘭現有的俄式防空系統更加可靠。
德國方面第1批將提供4套這種「中層防空系統」,並希望在今年年底能完成部署,其餘的在明年初完成。因此,只要俄羅斯不動用戰術核武器,俄烏衝突雙方的戰術打法就沒有太大的變化,現在關鍵的問題就看俄羅斯是否能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