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美德先為中國吵上一架,背後儘是幼稚和無奈

2022年06月30日19:41:27 國際 1405

儘管俄烏衝突還在持續,美國的目光卻越來越多聚焦到中國身上。在最近的七國峰會上,與會各國達成一項協議,即籌措六千億美元的投資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雖然七國集團表現得非常嚴肅,但不得不說,這個決議著實令人哭笑不得。因為所謂的「抗衡」必須是雙方互相排斥且敵對,實施完全相反的措施或政策,類似於冷戰期間資本主義陣營馬歇爾計劃社會主義陣營的莫洛托夫計劃。可中國的「一帶一路」只是國際倡議,並非是有著嚴格標準和明確目的的戰略計劃。同時,「一帶一路」的各種項目建設方式也很複雜。既有中國單方面向參與國的投資或市場開拓,也有參與國對華投資與出口,亦或者雙方或幾方合作等。核心目的只有一個,即大家互利共贏,並沒有排斥某些國家或組織。

這種情況下,歐美國家如果想加入「一帶一路」中國歡迎,如果想啟動別的國際建設計劃中國也不會反對。所以七國集團的所謂「對抗性計劃」從一開始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即想對抗卻找不到對手。

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美德先為中國吵上一架,背後儘是幼稚和無奈 - 天天要聞

理論上,以美國為首歐美國家應該先將很多基本問題搞明白再確定下一步行動。比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到底是怎樣的性質?如果想將中國排除於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那現實可行性有多大?以及怎樣界定同中國的戰略性對抗和一般經濟競爭間的區別?若是無法回答這些基礎問題,那無論出台多少針對中國的計劃最後都會陷入目的不明,效果模糊的窘境。然而,美歐國家似乎更熱衷於提出更多花里胡哨的概念或計劃,而沒有興趣解決最基礎和現實的問題。就在最近的北約峰會上,美國和德國圍繞中國發生激烈爭吵。可令人無語的是,雙方的爭執幾乎是一場文字遊戲。

據德國《商報》報道,由於七國峰會上專門制定出六千億美元的投資項目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又一次成為德國媒體聚焦的話題。德國電視一台報道稱,中國對於七國峰會的決議很不滿並發出抵制信號。中國官媒指出,以美國為首部分歐美國家由此開始聚焦七國集團峰會並加強北約,而具有建設性意義的20國峰會則被趕到邊緣。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七國峰會還是在馬德里北約峰會前夕,都視中國為對手甚至敵人。中國官媒警告歐美國家建立地緣政治陣營的做法是損人不利己,並對此提出激烈批評。中方認為,北約視其他國家為威脅,但實際上是北約在嚴重威脅世界和平和安全。

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美德先為中國吵上一架,背後儘是幼稚和無奈 - 天天要聞

在一片對中國的「關注」中,北約峰會正式召開。據德國《商報》報道,北約峰會對於如何擺放中國的位置表示關注。30個北約國家周三在馬德里確定未來安全政策時,他們將用一個單獨的段落來討論中國,光這一點就是北約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但北約的中國戰略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北約國家間仍有不小爭議。美國尤其敦促北約進一步重視中國政府對權力的爭奪,並就此得到英國的支持。但是應該把中國視為敵手還是挑戰者?北約就此爭論不休。有高級外交官透露說,美國和德國之間為此發生激烈的爭吵。

對此,德國《焦點》周刊認為,德國之所以會和美國有分歧主要是因為德中經貿關係。該刊認為,德國已經陷入「中國陷阱」。雖然德國經濟界對中國的熱情早已消失,而且德國正在考慮重新擺放德中經濟關係。同時,歐洲對華新投資暫時全部凍結,許多人都不斷指責中國的人權問題,導致一些企業開始離開中國。但專家們還是認為,經濟上完全與中國脫鉤是不可能的事情。儘管德國對華新政策里明確說明,不會迴避指出中國產業鏈條中存在強制勞動這一點,但專家們擔心,務實主義可能還是會佔上風。

事實上,德國與美國的爭論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對手還是挑戰者,都會給歐美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帶來重大衝擊。即使挑戰者聽起來更緩和一些,可沒有任何現實價值。換言之,德國和美國的爭論焦點只是表述方式,並不存在根本觀點對立。縱然如此,德媒代表依舊在北約峰會上很認真的爭吵。通過媒體泄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雙方都將之作為很嚴肅的問題進行討論,似乎這個問題將會直接決定北約未來的發展戰略。但不幸的是,這種文字遊戲般的爭吵恰恰反映出歐美國家當前尷尬的政治和安全困境。

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美德先為中國吵上一架,背後儘是幼稚和無奈 - 天天要聞

首先,戰略目的日益「模糊化」。歐洲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著名的國家同盟,即神聖同盟。然而,該同盟多年來一直是被嘲諷的對象。因為其既沒有明確的戰略目的,也沒有清晰的義務條款,同盟條約通篇都充斥著華麗且言語不清的表述。也正因此,歐美國家一度對國際條約的簽署非常重視,以避免神聖同盟式的事件重演。但冷戰結束後,無論是北約這樣大型軍事組織,還是具體的國家,在國家戰略目標的制定上又開始走回神聖同盟的老路,這種絲毫沒有借鑒任何歷史教訓的做法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諷刺。比如曾經被很多國內外專家追捧的高邊疆戰略,就是戰略目的模糊化的產物。雖然美國賦予高邊疆戰略很多內涵,但自始至終也沒有說明該戰略的核心問題,即美國到底要達到怎樣的目的。結果盲目投入巨額資金後,該戰略很快淡出人們的視線。

如今美德圍繞與中國對抗的爭論也陷入這種戰略目的模糊化的困境,雙方根本沒有考慮對抗方式、具體目的及現實可行性等很現實的問題,反而糾結於中國的角色名稱。在這樣務虛討論基礎之上形成的協議到底有多少實操性,恐怕稍具政治和經濟嘗試的人都不會抱樂觀態度。

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美德先為中國吵上一架,背後儘是幼稚和無奈 - 天天要聞

其次,執行能力和組織能力的「雙下降」。通常而言,帶有對抗性質的計劃都要優先討論標準和目的,因為這牽扯到執行和組織。標準或目的越高,所需要的執行和組織能力就越強。可從七國峰會制定的所謂「對抗計劃」不難看出,他們既沒有目的也沒有標準。而北約峰會上,美德之間爭論的主題更是和標準或目的毫無關係。如果這樣的狀態就可以稱之為和中國「對抗」,那對真正的國際政治研究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侮辱。

歐美國家之所以如此兒戲的對待戰略級政治問題,很重要原因是自身的執行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已經無法和冷戰期間相比。如果標準和目的太過明確,那就意味著要有更加明確地負責人,還要有成熟的組織協調團隊。可這樣不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還要擔負責任,歐美的政客們根本無法接受。在他們看來,只要不影響自己的政治生命,其他都不重要。這也是為何當俄羅斯減少對德天然氣供應後,德國領導者會奇葩的呼籲民眾「少洗澡」而不是紮實的推動能源進口替代或新能源補貼。以當前歐美國家的政治運行水平,不要說北約這種國際級軍事組織的執行和組織,就是保證每個成員國自身的有效執行和組織都非常困難。所以美德間大玩文字遊戲與其說是嚴肅的討論北約對華戰略,不如說是政治困境下的無奈自嗨。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南醫大救人遭處分事件:人命還不如一堂課? - 天天要聞

南醫大救人遭處分事件:人命還不如一堂課?

負責任的醫生被懲罰,是病人最大的損失。01先說一個故事。1921年,林巧稚遠赴上海報考協和醫院預科,前面幾門發揮得很好,最後一堂考試,是她最擅長的英語。結果考試途中,一名女生突然中暑暈倒,林巧稚顧不得多想,放下試卷上前急救,最終導致考試沒能考完。本來以為會落榜
西藏昌都市國家糧食儲備庫原主任朱紅英接受審查調查 - 天天要聞

西藏昌都市國家糧食儲備庫原主任朱紅英接受審查調查

據廉潔昌都消息:西藏昌都市國家糧食儲備庫原主任朱紅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昌都市紀委監委駐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丁青縣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瀟湘晨報綜合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
聯合國將國防軍列入罪犯名單,巴勒斯坦兒童受苦受難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將國防軍列入罪犯名單,巴勒斯坦兒童受苦受難

聯合國將以色列國防軍、哈馬斯和吉哈德列為侵犯兒童罪犯名單的一部分。這是由於加沙地帶八個月的戰火造成了眾多巴勒斯坦兒童的死亡。現在聯合國已向安理會提交了這一罪犯名單,安理會將進一步審議。以色列方面對此反應強烈,常駐聯合國代表甚至公開指責聯合國
陝西咸陽舉行「習語潤咸·匠心築夢」勞模精神報告會 - 天天要聞

陝西咸陽舉行「習語潤咸·匠心築夢」勞模精神報告會

原標題:陝西咸陽舉行「習語潤咸·匠心築夢」勞模精神報告會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宏軍 西濱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毛濃曦6月19日,陝西省咸陽市勞模精神報告團一行,走進咸陽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習語潤咸·匠心築夢」勞模精神報告會。報告會上,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咸陽市先進工作者、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雷根平,...
美媒:拜登在洛杉磯參加活動期間,一美國特勤局特工遭遇持槍搶劫 - 天天要聞

美媒:拜登在洛杉磯參加活動期間,一美國特勤局特工遭遇持槍搶劫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8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參加活動時,一名美國特勤局特工遭遇了持槍搶劫。加利福尼亞州塔斯汀警方稱,這起事件發生在涉事特工下班回家途中。圖源:美聯社據報道,洛杉磯南部塔斯汀警方表示,警方在15日晚接到了一起搶劫報警,隨後發現受害者是特勤局的工作人...
「中國速度」助力馬東鐵路!中國馬來西亞紮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 天天要聞

「中國速度」助力馬東鐵路!中國馬來西亞紮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環球時報赴馬來西亞特派記者 張矜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中馬建交50周年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正在對馬來西亞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19日上午,李強在與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的會談中表示,過去半個世紀,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馬始終以心相交、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兩國關係不斷穩步向前,走在地區國家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