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2021年05月12日19:51:12 國際 1363

隨著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持續變冷,澳國內各商品領域都感到十分不安,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中澳關係的「犧牲品」。如今,中方快刀斬亂麻,果斷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更是讓該國各行各業恐懼。據觀察者網消息,日前美國彭博社透露消息稱,中國可能將對澳大利亞採取新的行動,目標就是液化天然氣,將給澳大利亞致命一擊。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據悉,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目前至少有兩家規模較小的中國天然氣進口商,已經被告知要求暫停進口澳大利亞產品。美媒稱,這是中澳關係惡化後,雙方經貿關係再次遇冷的又一例證。但目前其他大型或小型進口商並沒有改變採購計劃,因此分析認為,中方在該領域並不打算採取更多措施。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商。早在去年,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石油公司就曾透露,該公司和中企的談判被擱置,這其中必然與中澳關係惡化有聯繫。如今美媒再次表示,兩家中企被要求不再進口澳產品,但絕大多數都沒有收到類似消息。為此,美媒還專門向中方相關部門求證,但尚未得到回復。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之一,中國每年進口的天然氣有四成以上都來自於澳大利亞。數據顯示,2020年間,中國進口澳大利亞天然氣2900萬噸,佔到總進口量的46%。目前尚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澳產品會被限制,再者進口數量如此龐大,尋找替代品也有一定難度。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此外,由於中澳關係變冷,澳方屢屢擔憂中方會對其大宗商品出手,還將其稱之為「中方對澳產品的打擊」,但實際上,中國外交部已對此明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既符合中國法律和國際法規,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美媒突然大肆渲染中方要對澳天然氣動手,恐怕是別有用心。

去年中方對澳大利亞煤炭採取限制措施後,美國企業趁虛而入,成功搶佔澳大利亞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如今這番「好意」,很難不讓人懷疑美國在緊盯澳天然氣在華市場,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美國就會順勢而上順便踩澳大利亞一腳。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對於中方是否會對澳天然氣採取措施,國內民眾眾說紛紜,但有網友指出,中國最應該對澳大利亞的教育業採取措施——拒絕承認澳大利亞文憑。英媒曾指出,每年中國留學生能給澳大利亞帶來70億澳元的教育投入,但現在因中澳關係惡化,中國赴澳留學生銳減,還有7所大學跌出世界前百大學名單。

「澳大利亞天然氣要遭殃!」中方制裁再添一記重拳?莫里森急也沒用 - 天天要聞

失去了中國留學生的澳大利亞教育領域哀嚎陣陣,然而莫里森政府並沒有將這當回事。澳教育部長宣布,決定將教育重心放在本國學生身上,然而效果還是大打折扣,如今澳大利亞各大高校都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削減項目、裁員的事件屢見不鮮。但莫里森政府並不願出台政策幫教育行業渡過難關,因此該國的教育行業如何發展,端看中澳關係何時好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車? - 天天要聞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車?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美國人認為超越特斯拉,世界最好電動車是哪家? 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發出這樣振聾發聵的反問,看來美國媒體先覺醒了。 文章作者是一個資....
美國最高法院放行,精兵簡政計劃繼續,政府機構震蕩升級 - 天天要聞

美國最高法院放行,精兵簡政計劃繼續,政府機構震蕩升級

文︱陸棄近日,美國最高法院撤銷下級法院的限制令,允許特朗普政府推進削減聯邦勞動力、重組乃至解散多個聯邦機構的計劃。這一裁決標誌著特朗普政府在繞過國會授權、行使行政權力上的一次重大勝利,也同時拉開了聯邦政府機構改革和人力資源調整的新篇章。
金灣區人大代表履職月啟動,四級代表實地走訪調研解民憂 - 天天要聞

金灣區人大代表履職月啟動,四級代表實地走訪調研解民憂

南都訊 記者李潔瓊 7月8日,金灣區「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萬·人大代表在行動」集中履職月活動全面啟動。省、市、區、鎮四級人大代表深入全區各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聚焦群眾關切和「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實地走訪調研,推動問題解決。人大代表在藤山學校(暫用名)。受訪者供圖紅旗鎮:緊盯民生項目進度在紅旗鎮廣...
美歐角力升溫,德國財長表態,達不成協議就反擊 - 天天要聞

美歐角力升溫,德國財長表態,達不成協議就反擊

文︱陸棄7月初,隨著美國宣布對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14國加征關稅,而對歐盟暫時「網開一面」,歐洲輿論隨即緊繃神經。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的強硬表態則將這一懸而未決的貿易博弈推向風口浪尖。他明確警告:如果無法與美國達成公平貿易協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環球網報道】據韓聯社、《韓民族日報》報道,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韓國要求增加防衛費分擔一事,韓國政府於9日作出回應,表示韓方將遵守此前韓美於2024年達成的第12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韓媒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韓國應該自行支付軍事防衛費用。《韓民族...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 天天要聞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當地時間9日下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韓國特檢組提起的前總統尹錫悅拘留令進行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當天下午乘車抵達法院。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本月6日,正在調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相關案件的韓國特檢組以妨礙公務、偽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總統尹錫悅。這是今年3月8日尹錫悅首次拘留被取消、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