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2025年02月19日22:00:33 寵物 4101

「歐洲正在背離一些最基本的核心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正是美歐共同捍衛的。」2025年2月14日下午兩點半,德國慕尼黑,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以下簡稱「慕安會」)發言時,緊張的氣氛,一觸即發。

巴伐利亞莊園酒店裡,這位留著絡腮鬍、妝扮成熟的副總統,儼然是一位佈道者,他指責歐洲的威脅來自其內部——失去言論自由、虛假信息泛濫、大規模移民引發的社會問題。

此前一天,一輛汽車衝進慕尼黑罷工遊行隊伍,造成三十九人受傷,其中一對母女因傷勢過重在醫院死亡。嫌疑人是阿富汗籍移民。當地市民在事發地火車站附近擺上鮮花,祭奠逝者。慕安會沿街百米外的安保力度直接提升,即便大雪紛飛,每位參會人員入場,仍要繞過多層圍欄、開包檢測。

萬斯18分鐘的演講,與第61屆慕安會的主題「多極化」關聯甚少。歐洲人努力用「多極化」為慕安會與世界格局定調,萬斯則以「衰落歐洲」的演講,扭轉了整場敘事。

酒店長廊里歐洲人的抱怨與嘆氣、每天出現在街頭的抗議、時斷時續的飄雪,似乎透出美歐關係的絲絲疏離與冰冷。

連日來,「支持烏克蘭軍援」與「反對戰爭、反對慕安會」的兩批訴求相異的遊行隊伍敲鑼打鼓、高舉標語走在積雪的慕尼黑市中心。會場內,這場跨大西洋的分裂還在持續。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6日德國慕尼黑,慕安會最後一天上午,巴伐利亞莊園酒店門口一輛輛豪車路過。圖/顧月冰

「這就是美國優先」

「萬斯講完後,一位看似萬斯安保團隊的高個子試圖領掌,可場下無人歡迎。」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坐在主會場最後一排,她與身旁的德國教授交流,對方一口斷定「這就是美國優先(maga)」。

萬斯給古老的歐洲上起了「民主自由」課,多位現場觀察員看到了歐洲人臉上的震驚。「他的演講令人憤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長丹·史密斯(dan smith)十分不屑。

「萬斯為何高高在上?」當南方周末記者反問丹·史密斯,這位英國人語氣中露出不悅,「萬斯這樣對歐洲盟友,就是在樹敵、損害美歐關係。」他質疑萬斯演講的準確性,「他是引經據典說了一些東西,但細節不夠,比如他提到的一條蘇格蘭法律,早就不存在了。」

在燈光昏黃而擁擠的會場長廊里,政要代表只要提到萬斯的「美歐共同價值觀」時,就時不時出現諷刺、批評和嘲笑。

在慕安會前的巴黎ai峰會上,萬斯就已把歐洲批評了一番,指責歐洲對人工智慧的監管過嚴。「歐洲人對萬斯的演講本就不抱期待,可結果比想像更糟糕。」德國《日報》主編溫柯曼在交流時向南方周末記者感嘆。

「狗哨政治!」丹·史密斯在一場公開演講中如此形容整場演講,「萬斯的演講就是在試圖吸引更多歐洲的極右翼和民粹主義者。為極右翼站台,讓大家懷疑萬斯有干預德國大選之嫌。」

會議期間,萬斯會見德國極右翼納粹色彩的選擇黨(afd)主席愛麗絲·魏德爾,以及大選民調支持率最高的是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主席梅爾茨。萬斯也早就放出消息,慕安會期間不與現任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會面。1月25日,埃隆·馬斯克也以視頻形式出席選擇黨的競選活動。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4日下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美國專場」批評歐洲。 圖/慕安會主辦方

本屆慕安會中,美國代表團有超過二十餘名參議員,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主辦方將二層入口處最佳的會客廳留給了美國代表團。

很多年來,美國代表團來慕安會的目的是「拉攏盟友」。苗綠曾八次參加慕安會,往年很多時候,前美國眾議員議長佩洛西就坐在她身側。「這些年,佩洛西、奧爾布萊特等人,都是來對歐做溝通工作的。可這屆特朗普政府不一樣。」

「萬斯是在給國內表演。到底是歐洲價值觀墮落,還是美國墮落?」苗綠一語道破。

特朗普二次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實際上才面臨著萬斯演講中的重重問題:破壞國際規則、虛假信息泛濫、取消文化的濫用、價值觀倒退等。

可萬斯的慕安會演講,既向特朗普表忠心,又拉攏了歐美極右翼勢力。特朗普迅速在公開場合為萬斯的演講點贊,埃隆·馬斯克在x上轉發並評論「讓歐洲再次偉大」(mega)。

歐洲只是萬斯履新後的第一個外交表演場地。

新maga內閣成員在對歐事務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與萬斯前後腳進行外交首秀的美國新任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於2025年2月12日在波蘭華沙直言:「恢復烏克蘭2014年前的邊界是不現實的,特朗普政府不認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烏衝突的解決方案之一。」

特朗普的maga內閣調動著歐洲人的神經——跨大西洋關係正在發生變化。

「歐洲安全」陰雲

慕安會前夕,特朗普分別與普京、澤連斯基通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電話,俄烏停火「和平計劃」傳出多種猜測。

「歐洲安全」成為一團陰雲,縈繞在慕安會舉辦地的酒店裡。每一場主題論壇、分論壇或者小組會,都能聽到政要學者對這一話題的關切。「未來繁榮的『一切核心』是烏克蘭、歐洲大陸和整個世界的國防安全。」開幕日的首場全體發言中,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態。

防務安全依附於北約的歐洲,沒在演講中等到所謂的「和平計劃」。「烏克蘭危機」被萬斯在演講中一句帶過後,他迅速轉向了對歐洲內部民主、移民等問題的指責。

反倒是慕安會後的2月18日,美國國務卿馬克·魯比奧與俄羅斯外交部長謝蓋爾·拉夫羅夫在沙烏地阿拉伯會晤。雙方談論了美俄關係、烏克蘭問題。而烏克蘭被排除在對話之外。澤連斯基無奈回應「不掌握」「不參加」「不承認」。

在俄烏問題上,歐洲被邊緣化了。同日的會場上,未與萬斯會面、即將結束總理任期的朔爾茨,在被問到「萬斯的演講中有哪些值得反思之處」時,他面無表情地回答,「你是指所有這些關於烏克蘭和歐洲安全非常相關的討論嗎?」現場傳來一陣鬨笑。

「沒有誰必須採用歐洲模式,也沒有誰能夠將其模式強加給歐洲。」法國外長巴羅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難掩失落之意。也是在2月15日,下午主會場「歐洲極點」里,南方周末記者在遙遠的拍攝區望見,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開場強調「歐洲最緊迫的危機便是烏克蘭」時,表情凝重。

萬斯拋下一席演講後,乘坐空軍二號飛回美國,留下了跟慕尼黑天氣一樣暗淡且陰鬱的歐洲。

「美歐共同價值基礎已不再牢固。」2月16日的閉幕式上,慕安會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談到萬斯的演講,現場灑淚。

「一名歐洲學者提到,美國對歐政策的調整已經不止是『叫醒電話』,而是對歐洲的『當面掌摑』。」本屆慕安會青年領袖、清華大學戰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成昊向南方周末記者提到,他與歐洲學者交流時感到了對方的悲觀。

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始終控制著歐洲安全。北約共有32個成員國,而歐盟有27個成員國,很多歐盟國家同時也是北約成員國。

可在交易主導的特朗普「美國優先」政府下,長期對歐洲的防務投資是「虧本買賣」。「美國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歐洲安全上,歐洲人必須承擔起常規安全的責任。」2月13日慕安會前的北約防長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直截了當地說。

他重申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北約成員國需要將國防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並暗示,美國將不再容忍歐洲國家依賴不平衡關係「搭便車」的做法。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5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歐洲極點」環節發言。圖/顧月冰

「一個弱小且分裂的歐洲對美國有利,而一個強大的歐洲對美國不利。這是他們在處理北約和歐美關係時的根本區別。」美國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在慕安會第一天的會議中,向南方周末記者點出了美歐關係轉動的核心動因。

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便不停「退群」,並向世界徵收關稅。「以前我們認為美歐是最重要的關係,決定了世界安全,這也是慕安會的出發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說。現在美國不是那麼尊重歐洲了。「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開始實施『收費制』。同盟是同盟,但是你要自己多掏錢,我不是免費給你提供保護的。」

「對歐洲來說,確實會感到失落,因為老大哥好像突然沒有了,失去庇護了。」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原國務院參事王輝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隨著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上逐漸將歐洲邊緣化,尋求團結、自主成了歐洲更加緊迫的問題。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025年2月14日刊文稱,「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行為,歐洲必須停止抱怨,去掌握自身命運。」

就在慕安會前不久接受專訪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警告,對於歐盟而言,現在是復興自身防務、經濟和技術的時候了。「這是歐洲加速行動的時刻,歐洲已別無選擇。」

「沒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談,如果我們不承認這一點,不為安全投資,那我們將一無所有。」在一場名為「重大轉變:歐洲要承擔更多防務責任」的邊會上,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發言時,直接點出了歐洲增加防務開支的可能性。

舊秩序的崩潰,新秩序的崛起? 

團結!團結!團結!成為歐洲政要在慕安會上不斷呼籲的關鍵詞。

「歐洲戰略自主」是老生常談的訴求,但數十年來成果寥寥。慕安會席間孫成昊與多數歐洲政策界人士交流時發現,歐洲人要實現真正的戰略自主,就必須擺脫對美依賴,發展獨立的防務體系,加強內部協調和資源整合。

讓歐洲擺脫美國,談何容易。「歐洲戰略自主我們已經談論了三四十年了。」丹·史密斯嘆氣,從蘇聯解體後,歐洲就希望擺脫對美從屬地位。

「在歐洲,即便是英國也很難在防務上獨立於美國。法國尋求防務自主,但說的比做的好聽。」丹·史密斯認為,若歐洲想要戰略自主,它們必須在國際事務中找到自我驅動的方向,如安全、貿易、氣候等問題。「它必須建立在更團結的基礎上。目前,歐洲的分裂正在進一步加劇。」

當慕安會會場內討論抬高國防開支時,每年都會有一隊隊「反戰人士」在街頭遊行,它成為每屆慕安會的必備項目。

南方周末記者剛剛抵達慕尼黑的2月12日傍晚,便遇到了巴伐利亞莊園酒店旁的一小撮遊行隊伍。前進的人群舉著「要和平而不是戰爭」的海報牌,周邊還有成員向行人發放宣傳單頁。

「我們反對北約、反對戰爭!」在慕尼黑擔任治療師的蘇珊娜(susanne)是遊行隊伍中的一員並擔任志願者,她向街頭行人發出一張張藍色的單頁,邀請人們參加周末2月15日的大型集會。南方周末記者細問才知道,這是一家反戰遊行隊伍,每周三晚遊行兩三個小時。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5日下午五點,南方周末記者在慕尼黑工業大學附近遇到了一大批反戰遊行隊伍,他們的標語寫著「我們主張和平,你呢?」 圖/顧月冰

鑒於前一天的市中心出現了一場移民闖入遊行隊伍引發的車禍,慕安會進一步提升了本就森嚴的安保係數。因為慕安會現場超50位國家或政府首腦、150位部長不能出現絲毫安全問題。

普通媒體人拿著黃色的參會證,需在主辦方工作人員「前後監督」下,站成一隊進入會場,每場論壇「先到先得」,最多十人,入內不得超過十分鐘。南方周末記者跟多數同行交流後發現,只有官方團隊指定媒體人才能有限度地進入會場。 

重重限制與慕安會「搭建橋樑,始於1963年」的標語相對比,稍顯諷刺。

看似有序卻又混亂的節奏,出現在慕安會的多個流程。過多的參會方讓巴伐利亞莊園酒店堵得水泄不通。酒店一樓側翼光線昏暗,指引模糊,步入者如同進入迷宮。連廊狹窄,個別通道僅容兩人並排走過。

若萬斯沒打亂歐洲人的節奏,歐洲人本想按慕安會的主題「多極化」,釋放「歐洲正在走向客觀理性,面對世界多極現實」的信號。

「貿易戰和懲罰性關稅毫無意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慕安會主題演講時直接批駁,但她也不敢對美歐關係放太多狠話。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13日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

關稅大棒砸在每一個參會國的頭上,慕安會的與會者開始批評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將損害全球經濟。「這是一場生存威脅。」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提醒世界。

「特朗普將一切都視為交易,這是他的新常態。」伊恩·布雷默作為美國政界最重要的政策建議師之一,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加征關稅將成為美國外交和經濟政策最重要的工具。

「美國優先」滲透至政治、經濟等全方位,不難看出冷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已不復存在。

「我們早就脫離了單極世界。這很清楚。」丹·史密斯認為,當前世界上有不容忽視的三個大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正在崛起,俄羅斯經濟上存在問題,但卻熱衷戰爭。美國相對穩定,試圖找到一種自己的方式。史密斯認為,中美俄都有可能對現有秩序帶來改變,但「它會如何變化,以及它會改變什麼」仍然是未知數。

當舊秩序崩潰,新秩序如何崛起?「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印度、日本、巴西、南非」是慕安會主題報告《多極化》給出的八個極點,是世界權力聚集之處。

伊恩·布雷默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防務仍是美國單極化,因為美國有能力在全球範圍內投射其軍事實力。全球經濟更是多極化。「但大多數科技公司主權越來越不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是科技巨頭。」

慕安會報告認為,多極化會讓全球共同威脅變得更加困難,如軍備競賽、暴力衝突、經濟增長、氣候變化等。不過大國與中等強國的合作至關重要。

「多極化代表著世界國際治理不再是『一股獨大』,而是更多的國際社會來民主協商,同時也離不開幾個核心國家的參與。」王輝耀分析。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4日,大雪過後慕安會會場控制區。圖/毛淑傑

「中國捍衛國際體系」

「多極化的世界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正在成為新的現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清楚指出世界運轉的方向。

當萬斯的演講讓歐洲冷臉後,王毅的演講迎來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以及會後多位現場嘉賓的簇擁。王毅以「堅定做變革世界中的建設性力量」為題闡釋了中國在關鍵國際問題上的立場與態度。

「中國是在現行秩序中發展起來的,是這一秩序的受益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大多數國家的願望,推動這一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他坦言。

中國、美國分都是《多極化》報告中的極點。王毅認為,大國要帶頭講誠信、講法治,堅決摒棄言行不一、零和博弈。「中國正在堅定維護國際法治權威,積極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從不搞例外主義,更不搞『合則用不合則棄』,為當今不確定的世界提供了最大的確定性。」

面對不可預知的「美國優先」,王毅直接闡明了中美關係的三大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 、合作共贏。

王毅說,「如果美方不願意,執意還要打壓中國、遏制中國,我們必將奉陪到底,必將堅定回擊美方的單邊霸凌行徑,必將堅決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正當發展權利。」

裂痕與「狗哨政治」: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 天天要聞

2025年2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國專場」發表主題演講。圖/慕安會主辦方

全球化時代,大國應發揮領導作用,而不是給世界豎起「小院高牆」。

演講中,王毅的一段話傳播最廣:「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巋然不動」。

「這幾句話可能翻譯起來不容易,可能又會出來很多翻譯的版本,大家可以相互切磋,也可以找deepseek來幫一幫忙。」在演講的最後,考慮到古文翻譯的難度,王毅在歐洲場域給中國最火的人工智慧軟體deepseek打了一則硬核廣告。

「美國正在遠離國際體系的同時,而中國正在捍衛它。這種局面很不尋常。」西班牙ie大學全球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馬努·穆尼茨(manuel muniz)告訴gdtoday記者,「中國外交部長的演講捍衛了一個多邊體系。」

王義桅提到,多極化不該是有等級的、失序的、不可持續的。中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與世界做朋友,是未來世界鏈接的最好方式。當特朗普政府試圖「吞併」加拿大、買下格陵蘭島、為巴拿馬運河改名,大肆推進「門羅主義」時,中國正在積極謀求夥伴關係的建設。

短短不到三日的慕安會日程,王毅進行了十四場雙邊會晤,在這場外交閃電戰中,王毅會見了德國總理朔爾茨及其保守派對手、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以及來自歐盟、德國、西班牙、法國以及烏克蘭等國外長。

歐洲已然認清了世界多極化的現實,慕安會的中國濃度逐漸提高。開幕前的2月13日晚,慕安會舉辦了中國議題招待會,中國外交部長的演講發言也從往年的大會第二天,提前到了第一天,與美歐政要同一時段。

「美國的單邊主義長遠看會讓世界受損。」王輝耀在巴黎與歐洲學者交流時發現,如果世貿組織建立起來的全球貿易體系崩塌,一些歐洲學者希望中國、歐洲和其他國家能扛起這桿大旗。

在國際秩序調整的當下,慕安會讓跨太平洋關係暫時冷凍。但鑒於歐美共同的文化根基和歷史,美歐不會因一次慕安會就墜入冰點。

「歐美有著歷史聯繫,中歐關係很大程度上也受制於美國。」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在一場邊會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方有自己的態度和主張,歐洲如果只跟著美國跑,那我會用王毅外長的話回復「任你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南方周末記者 顧月冰 毛淑傑 gdtoday 劉曉迪 鄧穎恆

責編 姚憶江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狗狼同籠」涉事景區致歉:責令動物園限期整改,小狗將繼續作為看守犬 - 天天要聞

「狗狼同籠」涉事景區致歉:責令動物園限期整改,小狗將繼續作為看守犬

▲網友反映一景區動物園將犬類與狼類混養。視頻截圖4月6日,廣東一網友發視頻稱,其一行人4月5日到韶關乳源雲門山景區遊玩時,發現景區內一個動物園中有一隻小狗和一群狼關在一起混養,「小狗嚇得一直嗚咽,一動不敢動靠在一邊」。該視頻發出後,引髮網友關注。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6日,韶關雲門山生態文化旅遊區就此事...
草魚看見就瘋搶的餌料,你家門口可能正長著 - 天天要聞

草魚看見就瘋搶的餌料,你家門口可能正長著

春日的陽光剛爬上蘆葦梢,老張頭就蹲在河邊搗鼓他的秘密武器——幾根剛從岸邊割下的蘆葦嫩芽。同行的釣友笑他摳門:「老張,你這玩意兒能釣到魚?還不如買兩包商品餌!」可話音未落,老張的魚線猛地綳直,竿梢彎成一道弧線。十分鐘後,一條12斤的草魚翻著水
最讓人心疼的5種貓,看到忍不住想抱抱! - 天天要聞

最讓人心疼的5種貓,看到忍不住想抱抱!

流浪貓 (Stray Cats)蓬亂的毛髮、瘦弱的身體、警惕的眼神,流浪貓的生存環境艱辛,它們需要不斷尋找食物和住所,還要面對疾病和危險。看到它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或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真的讓人心疼不已。殘疾貓無論是先天缺陷還是後天意外導致
熱議 | 喪葬店開在小區樓下,你同意嗎? - 天天要聞

熱議 | 喪葬店開在小區樓下,你同意嗎?

近日,四川達州某小區居民樓下的喪葬服務店引發爭議。有媒體報道稱,部分小區業主將喪葬服務門市的廣告牌砸掉,與店方發生衝突。當地派出所介入處理,喪葬服務店老闆受傷住院。有居民表示,該喪葬店處於小區出入口必經之路,對住戶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孩子經過都覺得害怕。還有居民認為,小區地處城市主幹道,喪葬服務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