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獲取利益,有些事做得有點喪心病狂了,自然界的動物除了任人宰割以外,甚至還對它們做出這些事。
你見過滿身肌肉棒子的比利時藍牛嗎?這種牛身高一米五左右,體重超過1噸左右,最重的能達到3噸,全身上下都是大塊的肌肉,一天能瘋狂生長3斤肉,你可千萬不要羨慕它的身材,它的這身肌肉是用命換來的。
其實很久以前,比利時的藍牛和普通的牛也沒什麼區別,一直到了19世紀,人們為了提高比利時藍牛的產肉能力,就讓它們和英國的短角牛雜交,之後又與法國的夏洛萊牛進一步雜交,從此這種悲慘的動物就誕生了。
它們生存的意義不是去耕地,也不是去拉車,而是被送進屠宰場,成為餐桌上的餐食,剛出生就有著龐大的身軀,接下來的肌肉瘋長,導致它們走路都有點笨重艱難。
它們本來也是乳肉兼備的動物,基因的突變,讓它們變成了單一的肉類動物。雖然這種牛的肉質鮮美口感很好,但是很多都有遺傳性疾病,如果照料不周,就會很快死去。
炸雞是很多人的最愛,尤其是雞排,它是漢堡的主料,沒了雞排,漢堡就失去了靈魂。據統計資料顯示,肯德基每年要殺死8億5千萬隻雞,再加上其他餐館,百姓餐桌,每年對雞的需求量驚人。
德國自由大學和科技大學培育出這樣一種雞,樣子看上去非常怪異,渾身上下沒有一根毛,所以被叫做無毛雞。
據說這種無毛雞是由德國的光頭雞和中國雞雜交培育出來的,產蛋量要比有毛的雞高出10%—20%,長肉速度也要比普通的雞快很多。
但是這種連件外套都沒有的無毛雞,看了著實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有點噁心,又有點可憐。
只是它們被利用起來更省事,省去了吃雞拔毛這一步驟,既節約了用水,又節約了人力和時間。它們的缺點也是有的 ,由於沒有羽毛,所以很難抵禦寒冷,也難以對抗寄生蟲和晒傷,所以在自然界中無法獨立生存。
我們都知道馬和驢的結合會生出騾子。雖然馬和斑馬沒有什麼交集,但是搞科研的學者們卻拿它們實驗,讓馬斑馬誕生了,它們有著馬的身材,身上卻長著斑馬的條紋,性情比較溫順,從而也讓非洲草原上的野生斑馬更有馴服的可能了。
長毛豬,就更有意思了,乍一看你還以為它是綿羊,它是由匈牙利人培育出來的豬,是由野豬和家豬雜交而來,這樣的豬抗病性強,肉質也要比家豬的好,所以在匈牙利大部分地區都是飼養這種長毛豬。
還有虎獅獸,獅虎獸。早在1799年,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英國人有了個奇特的想法,把雄虎和母獅子關在一起,最後成功產出了一個面部像虎,身子像獅子的猛獸,叫虎獅獸。後來他們又把雄獅子和母老虎關在一起,果然又產出了獅虎獸。
還聽說過雜交的魚,比如羅漢魚,鸚鵡魚,更有甚者弄出了長著人耳朵的老鼠。科學的進步,究竟給自然界帶來了什麼呢?
對動植物的各種研究成果,已經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利與弊除了公眾的探討,還需要科學的論證,畢竟對食品安全還是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