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Mintina
白唇貒豬
照片提供:Jose Fragoso
發表在《PLOS ONE》雜誌的合作研究記述了南美洲和中美洲九個國家的白唇貒豬短暫消失(和重新出現)的故事。報告作者表示,動物的存在波動或許是新熱帶哺乳動物自然數量周期性的首次系統研究。
由巴西利亞大學動物學系帶領,超過20間其他機構,包括野生動物保護群體(WCS)共同完成了一項研究。
白唇貒豬(Tayassu pecari)是長相如同豬的有蹄哺乳動物,生活在中南美洲熱帶叢林。它們是極度社交動物,形成多達數百隻動物的群體。來自墨西哥的貒豬研究人員去往亞馬孫叢林,對大量區域白唇貒豬數量的突然消失充滿興趣,此前也有關於動物消失,隨後再次出現的報告。
研究顯示在20-30年的數量周期期間,貒豬消失出現在7至12年的低谷。這或許涉及部分區域,或甚至是大陸的整個10,000-500百萬平方公路(3,861-190萬平方英里)。
研究建議,神秘的限制或許因為群體數量過度,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因為不同原因導致,其中包括疾病爆發,而且這也強調了更好了解相關事件的更為長期的研究。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依靠群體合作和監測工作記錄了九個國家38處地點43群動物的消失,此外,還配有88年間商業和生存糧食作物收穫的數據。這確認讓人們了解了鮮為人知的種群,有著大量群體及長期數量周期的動物在新熱帶森林生態角度的關鍵意義,及對本地族群和生活在雨林群體在文化和社會生態方面的重要性。
從生態角度,白唇貒豬被視作是關鍵物種,通過吞食種子,覓食和清理樹葉垃圾,它們影響著森林再生和植被數量,尤其是棕櫚樹。它們還被視作是環境工程師,藉助舔食和打滾,維持和散播叢林的礦物質,這使得大量野生物種受益。此外,這些動物也是拉丁美洲食物鏈頂端捕獵者,美洲豹(Panthera onca)喜愛的食物。當貒豬消失,美洲豹數量也會就此下降。
從社會文化角度來說,白唇貒豬至關重要,是區域本地族群,河流或偏遠群體鍾愛的生存狩獵目標。其關鍵意義反映在故事,口述歷史和大量拉丁美洲本地土族的藝術之中。的確,部分本地族群族群講述了貒豬消失和重現的故事。
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巴西巴西利亞巴西利亞大學動物系,巴西Manaus地區Instituto Nacional de Pesquisas da Amazonia機構(INPA/MCTIC)和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加利福尼亞科學學院的Jose Fragose博士表示,「這項分析強調了廣袤,持續發展的自然區域能夠保持與資源相關的動物數量活性,而且確保對新熱帶森林極為關鍵物種或從時間和空間角度的重新佔領及本地物種的持續性。」
「這也展示出本地群體在解決生物謎團中的作用。我們的工作解答了熱帶生態學的一個關鍵問題,當白唇貒豬消失時發生了什麼。」
資深作者,來自亞利桑那州Prescott學院環境研究系的Mariana Altricher博士相信,「這項研究解釋了熱帶雨林一個持續已久的謎團。這會指導熱帶未來的研究和保護方向。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持續監測貒豬的數量,尤其是劃定的保護地點。」
Harald Beck博士,IUCN貒豬專家組共同負責人,也是報告的作者之一說到,「這份獨樹一幟的研究成果圍繞大片區域(中南美洲),使用歷史性和近期數據,及全新建模技術回答關於新熱帶統領哺乳動物時空數量波動的關鍵生態問題。報告會指導新熱帶未來的研究方向,此外對保護和相應政策產生影響。」
Rob Wallace博士,WCS機構資深環保科學家和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評論到,「WCS機構依然專註於拉丁美洲Nature's Strongholds機構一系列的地貌範圍保護,這對於廣泛區域的物種,例如白唇貒豬,尤其認為這些數量循環非常關鍵。」
「了解這些自然周期對於解讀我們的數量監測努力至關重要,這為評估我們的保護努力,不僅是白唇貒豬,作為關鍵物種和社會文化的試金石設定了出色標準,同時還有那些與它們共存的野生動物 - 低地貘,花斑貒豬,清理樹葉的多樣性生物,大量棕櫚樹種類,豐富的植被,顯然還有美洲豹。」
更多信息:José M. V. Fragoso et al,大量白唇貒豬,一種熱帶叢林哺乳動物的消失和循環,《PLOS ONE》雜誌(2022年)。數字對象識別碼:10.1371/journal.pone.0276297
信息來源: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