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對於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的平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到藍鯨、參天大樹一樣的物種,小到小老鼠和微生物一樣的物種,對於自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一個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的創傷。
最近我國科學家經過縝密研究之後發現,人類是在億萬年前由魚進化而來的。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海洋給我們創造了溫暖安全的生態環境,慢慢地就發展到了陸地之上。
作為目前最智慧的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對於自然環境保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任何一種物種的消失,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舉例來說,假如老虎從地球上消失了,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其實當年新疆虎給我們的教訓,不能忘記。
從文明遺迹到百獸之王
老虎在地球上並不是什麼稀罕物種,在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之中也經常出現。這也很好理解,畢竟老虎和獅子,一個統領百獸、一個制霸森林,都是兇猛和勇敢的象徵,至今還有一些原始部落,依舊把老虎當做自己部落的圖騰,外國人給孩子起名「老虎」,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老虎隸屬於貓科動物,算是在食物鏈非常高的地方了,大多數的老虎都生活在叢林、沼澤地、草原等地。因為這些地方能夠讓老虎獲得充足的能量,大量的野生動物都是老虎的目標。
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之前存在於我國的新疆虎,卻和這些棲息地沒有任何關係。作為老虎的一支,這群新疆虎此前一直在新疆地區生活,羅布泊地區也有它們的生活痕迹。要說清楚這個百獸之王,還要從我國的文明遺迹的發現談起。
上世紀初,雖然各個地區都有戰亂,但是這也給很多冒險家非常豐富的探險機會。現代歷史上著名的探險家斯文赫定就是其中之一,當年他在很多地方進行過探險,大多數都是以考古挖掘的方式,他曾經就來到過中國。
在新疆地區探險的時候,斯文赫定偶然之間在沙漠中發現了樓蘭古城,這是存在於一千年前的古代樓蘭國的都城。無論是世界歷史還是中國歷史,這都是影響深遠的巨大發現。
滅絕在戈壁灘的新疆虎
斯文赫定自己都沒有想到這趟新疆之旅能夠有這麼大的收穫,回家以後斯文赫定就將這次探險的全過程記錄了下來,除了樓蘭古城的歷史風貌之外,他還詳細介紹了塔里木河流域周圍居民的情況。在這些介紹中,他有寫到當地居民獵殺老虎的形象。
正是因為這些內容,使得斯文赫定所寫的書不僅僅受到了考古學家們的關注,更有生物學專家對其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斯文赫定的書籍中記錄到,當年的新疆虎一直在羅布泊等地活動,主要棲息地是灌木叢和胡楊林,那裡有野豬等生物供老虎食用,但是這些並不夠。
沒吃的了老虎就只能朝著居民區行進,當地居民的的家禽,有很多都被老虎獵殺了。居民們平時養牛養羊不容易,老虎一吃他們就沒吃的了,居民對於新疆虎因此也沒有什麼好感。
時間長了之後,人們就開始想辦法獵捕這些新疆虎。相比於一般的老虎,新疆虎體型不太大,因此獵捕起來也比較方便。人們在熟悉了新疆虎的行動軌跡之後,就開始在沿途設置捕獸夾。
中了陷阱之後的新疆虎,就基本上沒有什麼行動能力了,人們就將這些奄奄一息的老虎擊殺。死後的老虎,肉會被吃掉。只不過,這並非新疆虎最大的價值,任何老虎,經濟價值最大的就是身上的皮。
當地居民也意識到了新疆虎皮的經濟價值,對於新疆虎的獵捕行動也越來越多,當時光一張皮就能換來他們好幾年的經濟收入,這種誘惑非常大。就這樣,在大肆捕殺之後,新疆虎在1979年就從地球物種名單上消失了。
很多人都從新疆虎身上得到了大量的利益,新疆虎沒了之後,他們生活也相對安全了,並且還獲取了不少的人民幣,因此大家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是不久之後,當地的生態開始轉變了。
首先,缺少天敵之後,戈壁灘上的食草動物開始大肆繁殖,就如同澳大利亞的兔子一樣。這些食草動物數量急劇增加,導致本來就沒多少植被的戈壁灘,連一片綠洲都找不到了。
生態不容破壞
物種的存在是大自然的造化,這些物種之間相生相剋,才能夠保持生態環境內部的平衡。然而新疆虎別倔之後,食草動物沒有了任何威脅,沙漠綠洲植被的更新換代,根本跟不上動物們食用的速度。
就這樣,新疆地區的大片生態遭到了最為嚴重的破壞,沙漠面積增加,當時賣虎皮的經濟收入,沒過幾年就全部都損失了,當地居民這才意識到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最穩定的生態圈,千百萬年來都一直保持著平衡狀態。當年有一些生物學家,嘗試處理一些生態問題,他們想知道人造生態圈究竟可不可行。
他們建造了好幾個模擬地球的生態環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組成了一個閉環的生物圈。然而幾年之後這些生物圈還是崩潰了。
結語
這種分說明,人為的「自然環境」根本不可能等同於真正的自然生態圈。無論事先有多麼完備的生物條件設置,最後依然會崩潰。自然界的生態圈才是我們的福音,除了現存的自然界,沒有什麼東西適合人們生存。
我們也應該深刻理解這一點,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刻不容緩。目前各個野生生態區依然存在不少的偷獵現象,各個國家也推出了相應的保護性措施。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是每個地球人的責任。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