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2022年10月09日20:35:44 寵物 1442

人類起源自魚類,正在吃魚的小夥伴放下了手裡的筷子,合著這是吃祖先了?

魚可以放心吃,現在地球上的魚類和我們已經完全分道揚鑣了,它們不是我們的祖先,只是和我們有共同的祖先。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我們吃的紅燒魚是祖先嗎?

從一條魚到人類,到底經歷了多少年?四肢是怎麼進化出來的?

讓我們將時光撥回到4億多年前的海洋,去看看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是如何進化的。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4億多年前的海洋

遠古魚類

中科院古生物學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論文,裡面描述了發現的5種志留紀時期的古魚類,它們補充有頜魚類的重要化石資料。

不管是哪種脊椎動物,都有下頜骨,這個結構到底是怎麼來的,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團。

因為在最關鍵的4.4億年到4.1億年之間,缺少相應的化石資料,彷彿脊椎動物是突然長出的嘴巴。

此次中科院發現的古魚,生活在距今4.36億年前和4.39億年正好可以填補化石上的空白

從復原圖來看,這些古魚已經具有了今天魚類的一切特徵,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魚類在4億多年的時間裡沒有怎麼進化呢?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中科院的古魚類復原圖

當然不是,這魚和魚不能一概而論,就比如海里的鯊魚和沙丁魚,它們都是魚,但卻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演化支

地球上現存的三種魚類分別是:輻鰭魚、軟骨魚和肉鰭魚

輻鰭魚是物種最多的魚類,人類已經發現的輻鰭魚物種數量在2萬以上,今天所泛指的魚類,其實大部分都是輻鰭魚,代表物種四大家魚鯉魚鯽魚。

軟骨魚,顧名思義它的脊椎不是我們認為的一節一節骨頭,而是更偏向於軟組織結構,別看它們骨頭軟,這個家族可是出了有名的「硬漢」——鯊魚。

今天的鯊魚、鰩魚等魚類就是軟骨魚,它們雖然物種數量趕不上輻鰭魚,但是軟骨魚的生態位一般比輻鰭魚高。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軟骨魚和輻鰭魚

肉鰭魚,我們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了,現在僅存的肉鰭魚只有兩種,一種是南非的活化石矛尾魚,另一種是非洲的肺魚

然而,肉鰭魚是最接近我們的魚類,它和今天所有的脊椎動物有著共同的祖先,其中肺魚就是當年魚類上岸過程中的中間態,它們演化出了肺。

所以我們吃魚吃的不是祖先,它們最多算我們的遠遠遠遠親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活化石矛尾魚

魚類上岸

今天如果把一條魚丟到岸上,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死。

魚兒離不開水是大家的共識,就連外形酷似魚,實際上是哺乳動物的鯨類,也不能離開水。

可是在泥盆紀的時候,肉鰭魚說:「我偏不,我就要上岸!」

肉鰭魚,一看這名字就很直觀,魚鰭上長著肉,我們今天吃魚能發現,它們的鰭就是一排長刺,什麼肉都沒有,所以上岸的不是輻鰭魚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肉鰭魚化石

市面上曾經出現過用粉絲冒充鯊魚翅,說明鯊魚也不是肉鰭魚

肉鰭魚的胸鰭上長有肉,起初裡面並沒有骨頭,但是一件事情改變了肉鰭魚的生活。

遠古魚類裡面,還有一個類群叫做盾皮魚,它們已經滅絕,但是卻在生物演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脊椎動物歷史上的第一任霸主——鄧氏魚,就是出自盾皮魚家族,也正是從它開始,之後的地球霸主全部都是脊椎動物。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第一代脊椎動物霸主——鄧氏魚

鄧氏魚統治著泥盆紀的海洋,它是一個殘暴的霸主,不僅橫掃當時的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連自己同宗的輻鰭魚、軟骨魚還有肉鰭魚都不放過

輻鰭魚從這個時候開始擺爛,當食物鏈底層,自此之後3億多年都是這樣,偶有一兩個兇狠的角色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軟骨魚雖然名字帶「軟」,可是性格卻很剛,它們想要取代盾皮魚,於是進化出了鯊魚

鯊魚變成今天這副兇殘的模樣,裡面多多少少有盾皮魚的功勞。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泥盆紀的鯊魚

肉鰭魚的位置就有點尷尬了,擺爛吧不服氣,硬剛吧沒實力,那就乾脆離開海洋,去往當時還比較貧瘠的淡水

當時的淡水區域那可是一片荒涼,裡面的食物太少,早在4億多年前,植物和部分節肢動物上岸,它們組成了稀稀拉拉的陸地生態

肉鰭魚每次吃飯都能暫時離開水,爬到岸邊吃一些植物或者昆蟲。

它們帶肉的胸鰭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在陸地上行動,還能幫助它們回到水裡,但是也會出意外,比如胸鰭力量不足導致暴死在岸上。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肉鰭魚:溜了溜了

因此,越是肉鰭越強壯的魚才能安全地回到水裡,久而久之肉鰭裡面出現了骨頭,肉鰭魚開始出現了爬這個動作。

它們上岸的時間越來越長,從最開始的岸邊,到真正的岸上,不知不覺,胸鰭已經變成了一根可以支撐起自己身體的骨骼

除了胸鰭,肉鰭魚的臀鰭也開始變硬,裡面同樣長出了骨骼,這一時期的魚類被稱為四足魚類,四肢的雛形正是形成。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四足魚類

並且為了解決自己上岸時候的呼吸,它們的魚鰾開始演化成肺,能夠直接呼吸空氣,也就不再需要魚鰓了。

泥盆紀末期,地球迎來了一波大缺氧,海洋中的盾皮魚因此滅絕,軟骨魚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輻鰭魚繼續苟在低生態位。

這波缺氧主要發生在水裡,肉鰭魚已經不再依靠水裡的氧氣,而是直接呼吸空氣,它們順利挺過泥盆紀末大滅絕,進入到下一個繁盛之中。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肉鰭魚:我上岸了

迎來繁盛

泥盆紀過後,地球進入到了石炭紀四足魚類也開始演化為了兩棲動物,雖然可以離開水生活,但是不能離開太久,繁衍還是得依靠水。

並且這一時期還有一批兩棲動物重返海洋,比如大海螈,反正都是兩棲,這棲在海水和淡水有什麼區別嗎?

於是石炭紀成為了兩棲動物繁衍的時代,同時也湧現出了諸多霸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兩棲動物中大部分都不是我們的祖先,只有長著五根手指的才是,其他的手指數量的不是。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石炭紀的兩棲類

這一時期有很多兩棲動物的脊椎還沒有完全成型,因此它們被稱之為離片椎類兩棲動物

我們真的祖先在這波兩棲競賽中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反而有點被動,因此祖先決定遠離水裡的這群大嘴怪,進入到了當時還鮮有動物踏足的內陸

為了防止自己失水,祖先的皮膚開始變厚,並分泌出特殊的酯類物質阻止水分的蒸發,四隻腳也開始變修長,不再是肚子貼著地面蠕動。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現存的兩棲類

在大約3.4億年前,出現了一種叫做始祖單弓獸的脊椎動物,它看起來和蜥蜴有點類似,卻是未來哺乳動物的祖先

不過與此同時,一種叫做林蜥的動物也誕生了,它的子孫後代中,會誕生一個叫做恐龍的家族,統治地球1.6億年。

石炭紀同時也是植物繁盛的時期,地球的陸地第一次被染成了綠色,這些植物大部分成為了我們今天的煤炭。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石炭紀茂密的雨林

演化的道路

從魚類誕生到人類誕生,中間跨越了4億多年的歷程,如果算上脊椎動物的前身脊索動物,那麼這條進化之路跨越了5億多年的歷史。

人類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人之前是猿,猿之前是猴,猴之前是長得像耗子的樹棲哺乳動物,再往前是長得更奇怪的像蜥蜴的合弓綱動物。

地球上的每一種動物都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自己的起點,最終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找到了一個共同的祖先,它是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露卡,露卡奠定了地球生物的形式——細胞結構

而露卡誕生於38億年前,這個時候的地球才不過8億歲。

人類祖先變了?《自然》雜誌描述的古魚,證明人類從魚進化而來? - 天天要聞

生命誕生之初

生命就是這樣神奇,地球用了38億左右的時間,誕生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是偶然還是必然呢?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貓咪「挨著」主人睡,你以為是愛?其實是它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貓咪「挨著」主人睡,你以為是愛?其實是它的小心思!

家人們!是不是一直覺得貓咪貼著你睡,是愛你愛到 「瘋狂心動」,純純把你當 「夢中情主」?打咩!別太天真了!貓咪挨著你睡,說不定真不是因為喜歡你,背後全是 「小九九」,別再被 「表象」 忽悠啦!安全感 buff 疊滿咱喵星人主打一個 「保命要
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9日返回成都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9日返回成都

四川在線記者陳俊伶 5月8日,記者從青島市市級公園管理服務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青島市級公園中心」獲悉,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5月9日離開青島返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大....
「狸奴書生」去世後,那100隻貓怎麼樣了?網友:看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狸奴書生」去世後,那100隻貓怎麼樣了?網友:看完潸然淚下

文:知識分子李一編輯:知識分子李一還記得那位靠賣書養貓、家裡收養了上百隻流浪小貓,最終卻倒在肝癌晚期的「狸奴書生」嗎?他的故事至今讓人動容。他是一個善良而又熟悉的人,在他曾經的賬號裡面,給大家留下了滿屏的書香和滿屏的貓咪身影。他已經離開快三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 天天要聞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隨著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互助託管」這一共享新模式在部分年輕人群體中興起。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的案件。基本案情是這樣的:張女士通過社交媒體找到「愛寵人士」李女士,雙方約定李女士在法定假期間免費住家,幫助照顧寵物貓並使用房屋,李女士向張女士支付押金2000元。後...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 天天要聞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前一秒還在散步,後一秒便血染褲腿!」就在湖南安化的街頭,一名推著嬰兒車的母親突然遭到惡犬撲咬,腿部腰部多處撕裂傷,打了13針疫苗,醫藥費全部是自掏腰包。更令人揪心的是,這條狗竟在短短時間內連傷多人,而狗主人至今還沒有找到。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5月6日,青島市市級公園管理服務中心發布信息稱,目前居住在青島動物園的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5月9日離開青島,返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信息顯示,因大熊貓借展協議到期且需對大熊貓....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 天天要聞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養貓的你,總會希望自家的毛孩子是幸福快樂的吧。但是,這樣的期盼也並非每個養貓人都能如願。貓的行為模式和其心理健康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貓咪幸福時,它會做一些事。而當貓感覺不幸福時,它又會做另一些事。也就是說,貓幸不幸福並非是你感覺或者你覺得,而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 天天要聞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19歲清華本科,23歲普林斯頓博士,46歲中科院院士……」這樣的履歷,你眼饞嗎?以上信息,是互聯網上流傳的知名科學家顏寧的「成長軌跡」。可是,當人們在羨慕天才的「超能力」時,顏寧本人選擇親自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
「狗狗麻辣燙」喜提2500萬美元融資 - 天天要聞

「狗狗麻辣燙」喜提2500萬美元融資

因「滬上小狗」實現麻辣燙自由而火爆社交平台的上海寵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鮮生,最近有了大動作。記者獲悉,該品牌已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寵物經濟正風生水起。近年來,全球寵物市場規模穩步上升,預計到2030年全球寵物產業收入將突破50
養狗久了才發現,幼犬帶回家後真正適應期竟是這幾天 - 天天要聞

養狗久了才發現,幼犬帶回家後真正適應期竟是這幾天

帶著憧憬把小汪星人接回新家,第一天的「探險」狀態很可愛:不停地東聞聞、西嗅嗅,還會用小腦袋撞你的手,彷彿在試探「這是誰?這是我的地盤嗎?」可轉眼第二天,卻開始出現躲藏不吃、連續嗷叫的「失魂癥狀」。這時,許多鏟屎官就慌了:幼犬到底要幾天才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