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甲醇從多種替代燃料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受船公司關注和青睞的綠色燃料。據最新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台灣集裝箱航運公司長榮海運正計劃加入甲醇動力船訂購潮,已開始向船廠發起招標建造24艘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幾家造船企業表示,長榮海運已向中國、日本和韓國等造船廠尋求對24艘甲醇動力新船進行招標。具體的交易金額沒有披露,但預計每艘船的造價將約為1.75億美元,總計約40億美元。
圖:長榮官網
「這是長榮海運首次尋求訂購雙燃料集裝箱船,其可能被要求為每艘船支付1.75億美元或更多。」一位新造船經紀人說。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目前長榮海運持有的129艘從1000TEU至24000TEU集裝箱船沒有任何一艘使用雙燃料動力,而正在建造的46艘集裝箱船也是同樣如此。
而在4月26日,外媒報道還顯示,馬士基、CMA CGM子公司ANL、墨爾本港、Svitzer、Stolthaven Terminals、HAMR Energy 和 ABEL Energy 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將合作在墨爾本港建立綠色甲醇燃料補給中心,這將進一步推動甲醇在航運業的關注和發展。
據悉,自2021年馬士基訂造首批甲醇動力集裝箱船之後,原以LNG動力為主的集裝箱船新造船市場開始轉向甲醇燃料。儘管截至目前大型集裝箱船搭載的雙燃料發動機主要使用LNG,但去年下半年集裝箱船新船訂單中甲醇動力船的比例已經增加到了48%,超過LNG動力船的38%。
目前,全球前十大集運巨頭中已經有四家加入了甲醇燃料的陣營,包括排名第二的馬士基、排名第三的達飛、排名第四的中遠海運集團以及排名第八的HMM。排名第五的德國赫伯羅特最近也傳出將訂造6艘4000TEU甲醇動力船的消息。全球最大集運公司MSC此前也曾公開表示,正計劃在新船中使用甲醇燃料,從而促進向綠色甲醇的過渡。
4月6日,達飛集團與中國船舶簽訂合作協議,建造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金額超過210億元人民幣,其中12艘15000TEU型船使用甲醇燃料,給本已備受關注的甲醇燃料熱度再添一把火。
4月14日,馬士基宣布首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已於4月4日在韓國現代尾浦造船下水。這艘集裝箱船容量為2100TEU,是馬士基第一艘也是全球第一艘以碳中和甲醇作為燃料的集裝箱船,計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啟正式運營。據預計,馬士基在2023-2025年將有19艘甲醇動力船投入運營。
圖:搜狐
而自2022年以來,中遠海控也在大力推廣綠色甲醇燃料在船隊中的應用。目前,中遠海運集運和東方海外已訂造12艘24000TEU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將於2026-2028年陸續交付使用。
更多行業熱點資訊,請關注本公眾號&視頻號最新發布。
文章內容由運去哪整理自界面新聞、國際船舶網、中國航務周刊等,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