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博物知志
(ID:bowuzhizhi2021)
除了手機、鑰匙,現在要出門,還有一個必備,那就是口罩。隨著疫情常態化,口罩已然成為了生活必需品。

那麼,在一片白色、藍色口罩中,什麼樣子的口罩是既時尚又有文化,能夠彰顯你的品位與審美呢?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款由博物館出品的口罩,保證是有顏值、有底蘊、有格調。
*在此提醒,口罩再好看,最重要的也得是符合標準,才能用得安全,用得放心。
(根據館方介紹,以下口罩均符合標準,三層過濾,請放心使用~)
故宮博物院
此次故宮博物館出品的口罩,分為織綉類和器物類兩大主題,挑選出故宮院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織綉和器物藏品,提取文物元素和圖案後進行了平面設計延展。包括萬壽如意紋、雲龍紋、萬字紋、雲鶴紋、百蝶紋等等。

這口罩小小一個,背後承載著的可是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就拿雲鶴紋來說吧,圖案提取自清光緒時期的寶藍色短袖雲鶴紋袷便袍。
此衣為蘇州製作,絲質。圓立領,大襟右衽,窄平袖,不開裾。面料在寶藍色緞地上運用平針、纏針、釘線、平金等針法綉制飛鶴、祥雲紋樣。

你能在右圖中找出對應款式的口罩嗎?
這樣的口罩,不僅會起到防護、裝飾作用,更會讓你成為行走的傳統文化傳播者。
敦煌博物館
別看敦煌博物館的口罩只出了一個花色,這裡邊包含的信息可是很多。
敦煌石窟第25窟描繪的是彌勒經編的場景,哲理性地表現了人生無常。
壁畫中,左右對稱的守寶神龍,寓意著守護和賜福。但特別的,此處的守寶神龍是「坐」於彩雲之上,要知道,在敦煌壁畫中,飛舞的龍常見,但靜態的坐龍卻是很少見的。

取其福祿吉祥、富貴顯榮的象徵含義,敦煌博物館用扁平插畫風格進行了再創造,保留傳統圖案華麗精巧特質的同時,也使其更符合當代審美。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之中,展現不一樣的敦煌瑞獸。

這樣大氣又時尚的口罩,不想來一盒嗎?
上海博物館
提到上海博物館,不由就會想起大盂鼎和大克鼎:
大盂鼎,鑄造於西周時期,是迄今所見西周最大的青銅器之一。立耳、圓腹、粗壯三足。口沿下飾有一圈饕餮紋帶,足上鑄獸面並有扉棱及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銅鼎的典型式樣。


大盂鼎(左)大克鼎(右)
而同樣鑄造於西周時期的大克鼎,整器威嚴厚重。它詳細記錄了膳夫克的家族史和因功受孝王賞賜的故事,無論是文物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這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器珍品。
上海博物館將這兩件寶鼎合在一起,帶來了這個「鼎盛千秋」口罩。口罩採用Q版插畫方式,保留大盂鼎的秀美、大克鼎端嚴的同時,將雙鼎可愛年輕化,穿插青銅器的英文bronze,和雙鼎排列組合成圖案。

這裡有個小知識點,其實青銅器剛製作出來的時候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裡生鏽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這款口罩里的大盂鼎、大克鼎也是使用了金色和綠色兩種顏色,寓意著鼎的前世今生。

蘇州博物館
「紫藤花開」「口福常在」「以樂其志」「建築物語」「山水有靈」,蘇州博物館的這套口罩厲害了,集合可愛、俏皮、雅緻、現代、簡約,是平凡生活的點睛之筆,助你成為人群中靚麗的風景線。

分享最喜歡的兩款吧!
「紫藤花開」,靈感來源於文徵明手植紫藤,藤飛花放時,爛漫綽約。


「以樂其志」,靈感來源於祝允明《草書樂至論軸》,恣意人生,勁健豪放。


江南四大才子,一下就佔了兩個。兩款口罩,一個溫婉,一個曠達。更有來源於蘇博建築、福壽雙全錢褡和龔賢《山水卷》的設計。別問,問就是必須買!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刻絲鳳穿牡丹團花、鏤空地三藍打子綉八仙過海馬面、白緞地杏林春燕挽袖……是不是聽不懂?沒關係!入手了清華藝博這款口罩,就都認識了。

以清華藝博館藏代表性藝術藏品為靈感,該系列口罩共有5款樣式,而且每一款都意味深遠。
比如杏林春燕款口罩,「杏林春燕」源於科舉制度,因春二月大比(科考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為「大比」),恰逢杏花盛開時節,登科及第者由天子賜宴,舉為盛事,「燕」與「宴」同音,因此以杏林春燕比喻科舉高中,仕途暢達。非常適合要升職、考試的朋友!

在民間信仰習俗中認為小孩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可健康無病,因此有積百家碎布拼縫童裝之舉,也就是所謂的「百衲衣」。百衲衣口罩,那就非常適合有寶寶或即將迎來寶寶的朋友了!

三星堆博物館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
剛剛提到了寶寶,在這裡不得不誇一誇三星堆博物館出品的口罩,充分考慮到了兒童的需求,專門設計了粉小堆和綠小堆,兩款兒童款口罩,可以說是非常貼心。

與兒童款的鮮艷軟萌不同,成人款的設計盡顯低調奢華,選用深色底色,金色圖案或線條,以青銅假面為設計靈感,將三星堆文化,融入日常。
三星伴月,一眼萬年,獨有的神秘氣息躍然於口罩,開啟新的潮流風尚。

和孩子帶著同系列口罩出門,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呢?
以上幾款口罩在各博物館的天貓旗艦店均有銷售。分享了這麼多,總有一個是你的菜!帶著這樣的口罩去博物館,看起展覽一定也會更有趣~
如果你還看到其他博物館的口罩,也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喔!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