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深交所每年都會發布ETF行業發展年度報告,今年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辦公室也發布了一篇ETF行業研究報告。本文以《上海證券交易所ETF行業發展報告(2022)》、《ETF行業發展年度報告(2021)》、《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三篇報告為基礎,為投資者總結一下當前ETF行業現狀與市場概貌。
01. 全球市場:
ETF規模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
全球的ETF市場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全球的ETF數目由2010年的2,503隻增至2021年的8,553隻,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資產管理規模由2010年的1.3萬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10.0萬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0%。截至2021年底,美國的ETF市場規模為全球最大,共有2,628隻ETF,資產管理規模達7.1萬億美元,其次為歐洲,共有1,928隻ETF,資產管理規模1.5萬億美元。
從1993年全球第一隻ETF成立到2009年ETF規模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全球ETF市場經歷了17年的成長;而到第二個萬億美元,全球ETF市場發展僅用了4年時間;此後ETF規模呈加速增長態勢,2019年規模突破6萬億美元,2021年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

(資料來源:《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
此外,受惠於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整體增長,ETF在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規模中的佔比由2014年的4.1%增至2020年的7.5%,ETF產品在資管行業的滲透率在不斷提升。

(資料來源:《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
從ETF投資的資產類別來看,股票ETF依然佔據主導地位,規模已經突破8萬億美元,在全球ETF資產規模中佔比79%。債券ETF規模增長迅速,達到1.83萬億美元,穩居規模第二位,佔比18%;商品ETF 2021年規模1876億美元,佔比1.8%。股、債ETF總體佔比97%,是最主要的投資資產。

從全球交易所來看,目前ETF資產規模最大的三個還是紐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倫交所,全球ETF規模前十的交易所有三家屬於美國。

從管理人的角度看,全球前三大ETF管理人均為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Blackrock,Vanguard和StateStreet。其中,Blackrock管理的ETF產品數量多達984隻,2021年規模合計3.30萬億美元,佔全球ETF規模的32%。Vanguard的產品數量遠遠少於Blackrock,僅有176隻產品,規模約2.23萬億美元,佔全球ETF規模的21%。全球僅這兩家管理人的ETF規模超過萬億美元。

ETF管理人的規模效應非常明顯,前兩名管理人管理了全球超過一半的ETF規模,並且規模增速還超過了其他管理人。Vanguard去年管理規模為1.61萬億美元,但是2021年管理規模已達2.23萬億美元,增速接近40%。貝萊德2021年增速則為22%。Vanguard在2021年的ETF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根據ETF.COM數據,2021年前10資金凈流入的ETF產品,Vanguard在排行榜上佔據6席。

02. 國內市場:
ETF數量和規模均創新高,跨境ETF表現亮眼
截至2021年底,境內市場共有629隻ETF產品上市交易,資產規模達14046.32億元。其中,非貨幣ETF為602隻,資產規模為11100.85億元,占境內ETF產品總規模的79.03%。分產品類別來看,權益類ETF佔主導地位,產品數量為520隻,資產規模達9472.39億元,占境內ETF總規模的67.44%。
其中,根據Wind分類,寬基指數ETF產品規模佔比最高,占權益類產品總規模的比例接近50%。寬基、主題、行業、策略和風格指數ETF占權益類產品總規模的比重分別為49.63%、29.64%、19.29%、1.41%和0.03%。貨幣、跨境股票、商品和債券ETF資產規模依次遞減,資產規模分別為2945.47、1099.85、288.96和239.64億元,規模佔比分別為20.97%、7.83%、2.06%和1.71%。

分市場看,滬市不管是管理規模還是交易額都大幅領先深市。2021年滬市ETF總管理規模達到1.1萬億,深市ETF管理規模2669億。交易額上,滬市ETF總交易量超15萬億,深市只有2.7萬億,但深市股票ETF交易額佔比更大。

(資料來源:《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

(資料來源:《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
從管理人維度上看,ETF規模向頭部基金公司集中趨勢明顯,且規模集中度仍在提升。截至2021年底,境內市場共有53家基金公司旗下有ETF產品。其中,規模前10基金公司管理的非貨幣ETF規模合計8920.09億元,占非貨幣ETF總規模的79.21%,較上一年增加1.14個百分點;規模前5和前3的基金公司非貨幣ETF規模佔比分別為60.14%和43.29%。華夏基金在非貨幣ETF和股票ETF規模上都排名行業第一,且大幅領先第二名。

2021年境內ETF產品數量較上一年增加275隻,資產規模增長30.55%;非貨幣ETF產品數量增加275隻,資產規模增長35.83%。
從產品類別來看,各類產品規模均呈增長趨勢,其中跨境股票ETF規模增幅最大,達212.33%,增量資金大幅流入港股主題類ETF。規模增幅最大的跨境產品分別為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513050.SH)和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ETF(513330.SH),資產規模合計由2021年初的132.96億元增長至2021年末的514.80億元,增幅接近3倍,由於以騰訊和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概互聯網龍頭股票行情持續下行,市場持續申購該主題類產品,ETF份額屢創新高。
2021年國內新發權益類ETF以寬基、主題類產品為主。從新發權益類產品類別來看,寬基ETF新發產品數量為39隻,資產規模為701.99億元,佔新發權益類ETF總規模的45.83%;主題ETF新發產品數量為174隻,資產規模為663.13億元,佔新發權益類ETF總規模的43.29%。

分市場看,滬市方面,截至2021年底,滬市共有19隻ETF規模超過100億元,佔比超過76%。其中,滬市規模超過100億的ETF包括8隻寬基ETF、8隻行業主題類ETF、2隻跨境ETF和1隻黃金ETF,合計規模超過4806億元,佔全市場ETF的規模約34%。華夏基金管理的上證50ETF在滬市規模排名第一,基金規模接近700億元。

深市方面,截至2021年底,共有37家基金公司在深市發行了ETF產品。其中,深市規模前10基金公司管理的非貨幣ETF規模合計2240.28億元,占深市非貨幣ETF總規模的85.05%。華夏基金在深市依然是領頭羊,非貨幣ETF規模達到572億元,在深市非貨幣ETF規模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03. 投資者結構分析:
個人投資者數量多,機構投資者持有規模更大
深交所在《ETF行業發展年度報告(2021)》中分析了國內滬深兩市ETF投資者的總體結構。報告指出,機構投資者仍是境內ETF產品的主要持有方,但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佔ETF賬戶總數的比重達到了99.65%。
從投資者持有規模來看,截至2021年6月底,個人投資者持有境內ETF產品4359.62億元,佔總規模的34.01%;機構投資者(含ETF聯接基金)持有8458.05億元,佔比達65.99%,為境內ETF市場的持有主體。
個人投資者持有境內非貨幣ETF規模合計3918.84億元,占非貨幣ETF總規模的39.70%;機構投資者持有5953.36億元,占非貨幣ETF總規模的60.30%。
從產品類別看,跨境股票、境內股票、商品、貨幣和債券ETF的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依次遞減,分別為51.58%、40.11%、16.89%、14.96%和7.24%。
從投資者賬戶數來看,截至2021年底,境內市場持有ETF的賬戶數量為752.99萬戶,較上一年增長25.50%。其中,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為750.33萬戶,占賬戶總數的比重為99.65%;機構投資者賬戶數量為2.66萬戶,占賬戶總數的比重為0.35%。
此外,上交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ETF行業發展報告(2022)》中對滬市ETF投資者的結構進行了單獨分析。
持有規模方面,截至2021年底,個人投資者持有滬市ETF的市值總規模為3563.48億元,機構投資者持有滬市ETF市值總規模為7825.77億元。個人投資者持有滬市ETF的市值佔比為31.29%,機構投資者持有滬市ETF的市值佔比為68.71%。
投資者數量方面,截止至2021年底,滬市ETF個人投資者數量佔比為99.58%,機構投資者數量佔比為0.42%,較2020年同期持平。
從標的資產類別來看,債券ETF、權益ETF機構投資者佔比更高,跨境ETF個人投資者佔比更高。具體來看,寬基ETF、主題ETF、行業ETF、貨幣ETF、商品ETF、債券ETF機構持有規模和份額佔比更高,其中債券ETF中機構持有的規模和份額佔比最高,均超90%;策略ETF、跨境ETF個人持有規模和份額佔比更高。


統計數據還顯示,私募基金、一般機構、公募基金在ETF日均持倉規模排名中處於靠前位置,2021年全年日均持倉規模分別為1576億元、1509億元、1407億元。

報告認為,機構投資者佔比越高,產品規模越大。當產品市值高於80億元時,機構投資者持有意願較高,佔比超七成。

另外,機構投資者交易活躍度略高於個人投資者,其中私募基金、券商自營、券商套保交易最為活躍。2021年全年,滬市個人投資者ETF交易金額7.25萬億元,佔比47.49%,機構投資者交易金額8.01萬億元,佔比52.51%。

04. 結語
港交所在《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意義與機會》中指出,ETF得以受追捧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資成本相對低、實現多元化的機會、產品流動性、透明度及潛在稅務優惠。ETF可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包括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
憑藉以上特點,ETF產品在全球投資者中越來越受到歡迎,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上升通道,而ETF產品在其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期待中國的資管行業迎來大發展,也期待ETF產品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對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而言,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幸事。
- end -
上下滑動閱讀更多內容
安 昀 | 鮑無可 | 賁興振 | 薄官輝 | 畢天宇 | 曹 晉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亞橋 | 常 蓁 | 常 遠 | 崔建波
陳璇淼 | 陳 平 | 陳 媛 | 陳立秋 | 陳 軍 | 陳覺平
陳文揚 | 陳 宇 | 陳金偉 | 陳國光 | 陳 瑋 | 陳樂天
陳軼平 | 陳良棟 | 程 彧 | 程 洲 | 程 琨 | 程 濤
崔 瑩 | 蔡嵩松 | 蔡 濱 | 蔡志鵬 | 代雲峰 | 鄧炯鵬
董偉煒 | 董 超 | 董 梁 | 杜曉海 | 杜 洋 | 馮明遠
傅奕翔 | 付 斌 | 付 娟 | 費 逸 | 范 潔 | 范庭芳
方鈺涵 | 方 緯 | 方 抗 | 高蘭君 | 剛登峰 | 葛 晨
顧耀強 | 谷琦彬 | 歸 凱 | 郭 銳 | 郭 堃 | 郭相博
鞏懷志 | 韓 冬 | 韓海平 | 韓 冰 | 郝旭東 | 郝 淼
何 帥 | 何曉春 | 何 琦 | 何以廣 | 賀 喆 | 侯振新
侯 梧 | 侯 傑 | 洪 流 | 胡昕煒 | 胡魯濱 | 胡宜斌
胡 濤 | 胡 偉 | 胡志利 | 胡 喆 | 黃 峰 | 黃 力
黃立華 | 黃 波 | 黃 晧 | 姜 誠 | 蔣 鑫 | 蔣 璆
江 勇 | 江 琦 | 紀文靜 | 焦 巍 | 賈 鵬 | 金晟哲
金笑非 | 金梓才 | 季新星 | 季 鵬 | 匡 偉 | 孔令超
勞傑男 | 雷 鳴 | 李德輝 | 李 琛 | 李曉西 | 李曉星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剛 | 李健偉 | 李 建 | 李佳存
李 巍 | 李 競 | 李 君 | 李振興 | 李 欣 | 李少君
李 瑞 | 李文賓 | 李 彪 | 李宜璇 | 厲葉淼 | 黎海威
梁 浩 | 梁 輝 | 梁 力 | 梁永強 | 梁文濤 | 廖瀚博
林 慶 | 林劍平 | 劉 斌 | 劉 波 | 劉 輝 | 劉格菘
劉 江 | 劉曉龍 | 劉 蘇 | 劉 銳 | 劉 平 | 劉 瀟
劉 兵 | 劉 曉 | 劉開運 | 劉元海 | 劉心任 | 劉志輝
劉偉偉 | 柳世慶 | 柳萬軍 | 陸 彬 | 陸政哲 | 陸 欣
陸 航 | 陸 奔 | 羅春蕾 | 羅世鋒 | 羅佳明 | 駱 瑩
呂佳瑋 | 呂越超 | 樓慧源 | 馬 翔 | 馬 龍 | 毛從容
莫海波 | 苗 宇 | 牛 勇 | 倪權生 | 彭凌志 | 潘中寧
潘 明 | 蒲世林 | 齊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棟榮
邱 傑 | 錢偉華 | 秦 毅 | 秦緒文 | 曲 徑 | 饒 剛
任琳娜 | 宋海岸 | 石海慧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史 偉 | 是星濤 | 蘇謀東 | 孫 芳 | 孫 偉民生加銀
孫 偉東方紅 | 孫軼佳 | 孫浩中 | 邵 卓 | 唐頤恆
唐 華 | 譚冬寒 | 譚鵬萬 | 譚 麗 | 田彧龍 | 田 瑀
田宏偉 | 屠環宇 | 陶 燦 | 萬建軍 | 王大鵬 | 王東傑
王 剛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鵬
王 栩 | 王延飛 | 王宗合 |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詩瑤
王曉明 | 王奇瑋 | 王筱苓 | 王園園 | 王 垠 | 王文祥
王 睿 | 王海濤 | 王登元 | 王 健 | 王德倫 | 王浩冰
魏曉雪 | 魏 東 | 翁啟森 | 吳 星 | 吳 達 | 吳豐樹
吳 印 | 吳 渭 | 吳 越 | 吳 弦 | 吳 堅 | 伍 旋
武 傑 | 肖瑞瑾 | 肖威兵 | 謝書英 | 謝振東 | 徐荔蓉
徐志敏 | 徐 成 | 徐 斌 | 徐 博 | 徐志華 | 徐習佳
許文星 | 許 炎 | 許望偉 | 薛冀穎 | 夏 雨 | 顏 媛
閆 旭 | 楊 棟 | 楊 浩 | 楊 瑨 | 楊銳文 | 楊 帆
楊岳斌 | 楊 明 | 楊曉斌 | 姚 躍 | 姚志鵬 | 葉 松
葉 展 | 易智泉 | 於 渤 | 於 洋 | 於善輝 | 於浩成
於 鵬 | 俞曉斌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 袁多武
余小波 | 余芽芳 | 余科苗 | 張丹華 | 張東一 | 張 凱
張 峰富國 | 張 峰農銀匯理 | 張 鋒 | 張漢毅 | 張 暉
張 慧 | 張金濤 | 張 駿 | 張劍峰 | 張 萍 | 張 帆
張延鵬 | 張迎軍 | 張益馳 | 張鴻羽 | 張 弘 | 張 寓
張宇帆 | 張 堃 | 張仲維 | 張 勛 | 張 靖 | 張 亮
章 恆 | 章 暉 | 章旭峰 | 章秀奇 | 章鴿武 | 詹 成
趙曉東 | 趙 強 | 趙 劍 | 曾 剛 | 鄭澄然 | 鄭慧蓮
鄭 科 | 鄭 磊 | 鄭巍山 | 鄭 偉 | 鄭澤鴻 | 鄭 日
周應波 | 周克平 | 周 良 | 周雪軍 | 周 雲 | 周 楊
周 崟 | 周寒穎 | 朱 平 | 朱 贇 | 朱曉亮 | 鍾 贇
朱 熠 | 左金保 | 趙 蓓 | 鄒立虎 | 鄒維娜 | 鄒 唯
鄒 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