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十年前,或許也沒多少人可以想到,看起來已經可以歸屬於「傳統行業」的,看起來江湖格局已定的汽車行業,竟然在這兩年這麼熱鬧。是的,那時候你能想到嗎,除了傳統汽車巨頭,各類公司,各類資本都準備跨界進入這個行業。而其中,最熱的兩個技術點就是「電動」和「無人駕駛」,前者試圖改變其動力技術,後者試圖改變其操控模式。在此熱潮下,各路資本也是聞風而動,除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也是無比熱鬧,特斯拉曾經憑藉電動概念股價一飛衝天,但是隨著更多競爭者加入,也承受壓力。或許,在電動車領域,你可以把視線往產業鏈的前端看看,比如電動汽車靠什麼驅動,電池啊,而這個行業也充分受益,如果這個領域對你又太過專業,感覺無從下手,那麼老規矩,看看行業ETF吧,而且這個領域的產品還真有。
美國著名的另類ETF發行商Global X早在2010年即發布了一款「鋰」主題的ETF:The Global X Lithium ETF,代碼為LIT。這支ETF在名稱上,有一定誤導性,會讓人以為這是不是投資鋰礦相關期貨的商品ETF?實際上,不是的,這就是一支股票型ETF,主要投資鋰礦開採和鋰電池業務的公司。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今天不按過去套路來,先看持倉情況。
可以看到,這是一支持倉高度集中的ETF,前兩個公司就佔了三分之一的倉位。其中,FMC佔了22%的倉位,已經可見其在鋰業的地位,是的,這家公司其實歷史悠久,業務廣泛,但是如今,鋰產業成了其最大題材。同時,這也是一家全球鋰行業布局的基金,我們可以看到比亞迪的身影。
從地區分布來看,確實分布很廣。
由於市場分布跨國,所以這支ETF的費率略高,達到了0.75%,而且分紅也不高,近30天統計的年分紅率僅0.57%,而且一年分一次,這類ETF還是需要把握趨勢,從其股價走勢中賺錢。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支ETF持倉較為集中,也提高了風險。說白了,一旦趨勢把握得當,龍頭股啟動,可以賺爽,但是一旦趨勢出現變化,也可能跌的較慘,所以算是一支風險度較高的產品。
那麼近期情況如何?整體來看,近期算是風口,這個大家看新聞都可以感受到,電動車太火了,而特斯拉準備建造的超級工廠,據說理論上,其對鋰的需求量,現在的行業都可能很難高效供應上。
整體看,近一年,鋰的價格處於火箭似的暴漲狀態,這裡需要注意一點,這個情況,對鋰電池廠家,實際上是雙刃劍,畢竟它也不可能把原材料價格上漲完全轉嫁給下游廠商。當然,畢竟這體現的是需求擴大,出於成本,提價也是當然,只是最終不可能產生如鋰本身價格上漲那麼大的效益。
從需求端看,各路在電動車領域躍躍欲試的豪強,對鋰電池本身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我們也可以看到,儘管過去特斯拉是行業內明星公司,但是產業真正爆發,還就在更多玩家加入的2016年間。
而就近期表現而已,LIT表現確實出眾:
可以看到,藍線的LIT,近一年收益達30.62%,大大高於標普500的9.25%。而從目前態勢看,鋰產業風口似乎尚未淡去,將來依然有繼續上揚的空間,畢竟電動車行業還在初期,而技術上基本不存在嚴重問題,更多在商業模式和成本降低上,所以好日子可能還在後頭。更何況,別忘了,在諸如電子產品行業上,鋰的應用也非常多,市場廣度還是很大的。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風險,任何產業在興盛的時候,特別到了供不應求的時候,按照市場規律,我們都知道接下來就是產能擴大(畢竟鋰產業沒有OPEC),資本湧入,而其下游的電動車行業同樣如此。這樣的一來,不排除中間出現市場過熱,甚至泡沫破裂的情況,導致產能過剩,產業蕭條,或者沒到這麼嚴重的程度,也帶來市場的階段性激烈波動,對投資者造成損失。
讓我們看看LIT這款ETF發布以來的走勢,如藍線所示,實際上,在2011年達到高點後,整體是一路向下,且中間不斷波動的。而近期的股價上揚,算是又一個上升周期,但是風險依然存在。當然,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這次上揚和此前幾次反彈不同,那就是交易量的放大。
事實上,LIT長期以來並不是一款活躍熱門的ETF,資金規模也才剛剛過1億美元,不過其勢頭頗旺,今年獲得了5700萬美元的資金凈流入。而理論上,鋰產業繼續表現出色,該ETF有望繼續吸收更多資金,而隨著規模擴大,也會進一步打消一些有意投資但是擔心流動性的投資者疑慮,形成更強的規模增長效應。當然,鋰產業這一中長期被看好的行業,目前也被很多投資者認為虛火較盛,短期風險不低。再綜合其規模和流動性考慮,這支ETF非常適合對鋰行業看好的個人投資者,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小規模參與投資。
近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