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未改變,歷史只在反覆,很多未來的答案都是歷史裡,讀懂了歷史,就讀懂了未來。
回顧2021年鋼材價格走勢,一場驚心動魄的過山車遊戲。上半年在國家提出碳中和、碳達峰以及壓減粗鋼產能,疊加下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預期的背景下,鋼市迎來近幾年大幅上漲的行情。下半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下游產業鏈成本大幅上升,加之「煤荒」,各地限電頻頻,在國家保供、穩價等一系列政策干預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一路下行。
2021年鋼價的跌宕起伏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話出自《桃花扇》,講的是明末興亡。但用在別的地方,也很合適。比如2021年5月和10月份兩輪鋼價的暴漲和暴跌,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數據顯示,2021年5月鋼材價格曾創出歷史新高,5月12日國常會後,國家三度點名大宗商品過熱,螺紋鋼三周時間從6200元/噸急跌到4600元/噸,正在黑色系大宗商品在此位置選擇漲跌方向的關鍵時刻,動力煤粉墨登場了。
煤炭價格在突破歷年的高點600元/噸之後,國慶節前動力煤主力合約已漲至1408元/噸。焦炭、焦煤價格在強勢上漲後,也屢破歷史記錄。國慶節後,全國多地因煤價暴漲導致電廠虧本發電,開始拉閘限電。10月19日動力煤上演「最後的瘋狂」,主力合約拉升至1982元/噸,直逼2000元/噸大關。
動力煤的強勢上漲,帶動了鋼鐵原料價格的上漲,國內大規模限電預期,更使得鋼材期貨市場多頭有恃無恐,在經過五月份暴跌過後,10月11日螺紋鋼期貨價格再次站上5800元。
此時動力煤價格的暴漲已經嚴重影響到國計民生,國家重拳出擊做好煤發保供穩價工作,打壓煤炭價格力度空前,並上升到法律層面。動力煤價格從10月19日的1982元/噸跌到11月2日的841元/噸,11個交易日下跌1100多點。
動力煤價格大跌,焦煤、焦炭自然也會跟隨下跌。加上房產稅試點政策的推出,螺紋鋼、熱卷、鐵礦石等進一步跟著大跌。整個黑色系大宗商品全線坍塌。數據顯示,螺紋鋼期貨價格一個月內從5800元/噸大跌至最低點4000元/噸,慘不忍睹。
2022年鋼價的信心崩潰
其實,鋼材市場的頹勢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經顯現。雖然當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但在粗鋼產量壓減政策及能耗「雙控」的雙重壓力下,鋼鐵供給端收縮幅度更大,粗鋼日均產量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54萬噸,降幅達到17.3%,成為推動2021年第三季度鋼價大幅走高的重要因素。
2021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市場需求偏弱、國家對大宗商品價格管控加嚴及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等利空因素影響下,鋼價再次出現每噸上千元的深跌。之後,在秋冬季環保限產、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下,鋼鐵供給端再次大幅收縮,鋼價隨之震蕩回升。到2022年3月、4月份,俄烏衝突與國內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對經濟造成衝擊,由此引發的強政策刺激預期成為支撐鋼價在供給迅速回升的情況下依然走強的主要因素。
不過,隨著強預期向弱現實迅速轉換,鋼材庫存快速增加,疊加美聯儲激進加息縮表重挫資本市場,鋼價最終回歸現實,自今年5月份以來已經下跌近1500元/噸。尤其是熱軋卷板價格已經跌回2020年6月份的水平,距離當時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的價格低點僅剩400元/噸左右。現在的鋼鐵行業再次走到了全行業虧損的關口,鋼價一跌再跌、市場信心一挫再挫。
從近一年來的鋼價走勢變化看,每一次重要的變化節點都伴隨著供應端擴張與收縮狀態的轉換,而且每一次收縮都有行政的「手」在起作用,帶來的是行業運行情況的好轉,每一次擴張都是行業自發無序的行為,帶來的都是行情的惡化,甚至導致全行業虧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即使在鋼鐵行業利潤處於歷史最好水平的2021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也僅為4.39%,而當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81%,製造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53%,鋼鐵行業的利潤率仍偏低。儘管如此,「鋼價大漲」「鋼鐵行業暴利」等新聞仍經常見諸網路,有的下遊行業也對鋼鐵行業頗有非議。但實際上,鋼鐵行業連平均利潤水平都沒達到。
歷史總在不斷的輪迴,今年10月份會重現去年暴跌的行情嗎?中鋼網首席分析師張豪表示,今年不會出現去年大跌的行情,首先主要原因是去年在大跌之前焦煤焦炭當時供應短缺,導致了當時「雙焦」價格瘋漲,從去年7月份開始一直漲到十一節假日之前,市場上出現了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國家在十一過後重拳出擊做好煤發保供穩價工作,打壓煤炭價格力度空前,這也導致了當時鋼價瘋狂的下跌。那今年的行情處於一個低位,焦煤焦炭期貨價格都維持在2000元/噸左右,鋼材價格在4000元/噸之間波動,在沒有大漲的情況下,大跌的概率也就不會存在。
鄭州鋼貿商會常務副會長、鋼管分會會長、河南大道至簡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向軍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去年的走勢是顛倒W走勢,九月份達到第二波價格峰值,從十月開始一路下跌,為冬儲做好鋪墊。而今年從四月份開始價格始終沒有提振,反而在十月份有一個集中利好的釋放。
任向軍從宏觀、原料和需求三個層面進行了分析,他說道,從宏觀面來看,不斷接續利好的政策應出盡出,前期利好政策集中在10月份落地發力。從原料端來看,焦炭在節前擬提漲100元,鐵礦石價格維穩有支撐。從需求端看,隨著保交樓政策的倒計時發力,對鋼材利好顯現,二十大召開之際,京津冀地區環保限產加劇,採暖季錯峰生產,對供需關係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任向軍認為,今年10月行情走勢和去年正好是相反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