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進步,時代也在不斷向前發展,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是卻有更多的人出現了心理問題。
特別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且做出的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舉動舉動來。
為什麼當我們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們的心卻病了呢?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美國積極心理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安妮老師的《心理韌性》這本書中就為我們詳細剖析了這個現象的根源,以及解決的辦法。
安妮老師通過自身的經歷,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與壓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還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會讓我們的身體長期處於一種不利於健康的心理狀態。
而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心理。培養他們的心理韌性,讓他們能夠輕鬆應對壓力。
關注孩子的健康,從養護身心開始。
一是保證孩子有充足而優質的睡眠時間。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學習上,卻忽略了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首先要知道睡眠的重要性。
1.睡眠不足會導致學習狀態不佳。美國心理學和醫學專家艾米·沃爾夫森和瑪麗·卡斯卡頓曾做過調查,發現從周一到周五,成績拿到A和B的學生睡眠時間,要比成績為C和D的學生,睡眠時間要長至少25分鐘。
成績C和D的學生往往晚睡晚起,所以睡眠嚴重不足,導致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不佳,出現白天嗜睡情況。
所以,想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作為家長首先要保證孩子有充足而優質的睡眠,只有這樣才能克孩子「沒帶腦子」聽課的狀況。
2.睡眠不足,孩子的專註力和記憶力都會受損。
孩子無法專註與睡眠質量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睡眠不足,身體內攝取葡萄糖的能力就會下降,而葡萄糖是可以讓孩子專註的能量來源。所以睡眠不足,孩子是無法專註,或者說無法長時間專註的。
睡眠不足還會影響記憶力:一是大腦神經的可塑性會受損;二是影響大腦對信息的深度處理和儲藏。
3.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控制力。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患上多動症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而且這樣的孩子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變得異常的暴怒。
4.睡眠不足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大腦發育。
有科學家推斷,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大腦會遭到永久性的破壞。
睡眠不足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真的很大。如何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呢?
2021年,我們國家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在這個《通知》里,對每個學段的孩子睡眠做了明確的規定:小學生要達到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
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保證孩子的睡眠是培養孩子心理韌性很重要的一環,家長要引起重視。
如何讓孩子有優質的睡眠呢?書里也給出建議。
1.和孩子從小就制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
2.對睡眠有影響的刺激性物質不要讓孩子接觸;
3.多在早上晒晒太陽;
4.帶領孩子多做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5.縮短午覺的時間
6.睡前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品或者飲品;
7.睡前半小時,避免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以上七點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充足而優質的睡眠,而好的睡眠是可以滋養孩子的心理韌性的。
除了以上知識,書里還詳細地為讀者介紹了如何提升孩子心理韌性的9大方面通俗易懂,容易學習。
讓孩子擁有任何挫折都打不倒的力量就從培養心理韌性開始,而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從睡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