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評選2021年娛樂圈的首個塌房事件,國際章下凡的首部電視劇《上陽賦》開播就被群嘲,怎麼說應該也是能擠進參賽席的吧。

有一說一,章子怡倔強清冷又帶有英氣的硬體,出演角色活潑調皮的少女時期也的確是不對味。
也無怪乎會讓網友齣戲,剛開播就飽受吐槽。

網友總結,電影咖下凡拍電視劇是來歷劫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網友的反響這麼大,或多或少也有扼腕嘆息的意思,畢竟,章子怡作為「謀女郎」的代表人物,可是一直被譽為長著一張有故事感高級感的臉。
可以說,「謀女郎」既是娛樂圈內的金漆招牌,又是審美愛好者的素材寶庫。
雖然不走港星里的經典美女們艷光四射的路線,乍一看都是偏清秀淡顏的硬體,卻常常被評價說她們的臉是越看越美的類型,帶有值得細細品味的故事感高級感。

雖然不夠美艷,但觀眾還是普遍承認謀女郎們別具魅力。
且不談已經封神的鞏皇和晉陞三金影后的周冬雨,即使是電影實績不太夠看的倪妮,在近期播放的《流金歲月》里,就感覺一幀一幕、一舉一動都是大美人的即視感。

輪硬體,她不是美艷型,但並不阻礙她身上那種大美人的風情。
可以說,謀女郎的存在就是華語電影圈裡的一個魅力神話,張藝謀的審美也因此常被誇耀獨具慧眼。

無怪乎在張藝謀的《一秒鐘》里出道的劉浩存,被坊間稱為天降紫微星,還跟四字弟弟合作了跨年檔《送你一朵小紅花》。
但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覺得並非張藝謀的審美有獨到之處,而是觀眾倒果為因、跟紅頂白,不夠紅的謀女郎就會被開除謀女郎籍。
譬如在張藝謀的《歸來》里出演女配的張慧雯,雖然在《一秒鐘》官方抖音的謀女郎cut里出現,但是在官博發布的謀女郎剪影里卻被刪去。

董潔和瞿穎也跟她一樣在官博的cut里刪去,感覺成了半個謀女郎
謀女郎的魅力神話有幾分可信?她們身上這種具備故事感高級感的魅力是如何修鍊而成的?
哪類長相更「謀女郎」,而為什麼她們看似清秀耐看,美艷不足,卻總讓人感覺有一種值得細品的美?她們的魅力和成就,歸功於張藝謀的審美獨到么?
今天,就讓鹼鹼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01 謀女郎是怎樣的長相?
要想弄清楚謀女郎們魅力的獨到之處,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張藝謀式審美的特點以及能與謀式審美相適應的美人硬體。
正如在郭式審美里說的,一個人的審美除了受到基因影響以外,還跟個人的經歷和價值觀息息相關,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尤甚(且不論藝術水準,這個道理是通用的)。

謀女郎們長相上的相似性,與其說是張藝謀喜好某一類型的美人,倒不如說是能與他的藝術風格相得益彰。
具體地說,張藝謀的審美可以概括為三個特點:骨肉勻凈的上鏡審美,留白細勒的古典風格,倔強抗爭的年代情緒感。
首先是第一個特點,極致追求「骨肉勻凈的上鏡審美」。
張藝謀本身是攝像師出身,他對畫面美的營造一直很出色,電影里的光影構圖和色彩調度都非常驚艷。

《英雄》和《影》可以說是他的構圖審美和色彩審美的炫技之作。
也因此,張藝謀挑選的演員,往往要求她們的骨肉硬體非常耐拍,能夠在他炫技般變幻的光影角度變化中依舊保有美感。
這種上鏡審美落實在臉的骨肉硬體上,一方面,謀女郎的臉往往額頭和太陽穴比較飽滿,太陽穴-顴骨-下頜骨的過渡比較流暢,顴骨形狀偏低平,即使有顴骨也是偏點狀而不是塊狀,下頜骨也是如此。

正面看,臉型整體非常流暢但也不失骨骼感。
並且,她們的面部軟組織也普遍偏少且緊緻,較少崩角度或崩表情,能夠駕馭各種角度的拍攝,死角很少。

李安就誇過章子怡,怎麼拍都好看。
這種「清平的骨架+緊緻的皮肉」式硬體感覺就像一張白紙,可以承接各種光影色彩和角度變換,營造極致的畫面美。

在側光之下,面部上的光邊線條清晰乾淨,整個構圖光影和諧,而不會讓人把注意力放在凸出的大塊顴骨上。
反之,顴骨太大塊突兀,某些角度下反而會讓人把注意力放在顴骨上,忽視了整體構圖:

所以往往出現在不極致追求畫面美的電影,譬如《天才槍手》里模特出身的女主
雖說大屏幕鏡頭極端挑剔演員的骨相皮相是普遍認知,但張藝謀顯然把「追求骨肉勻凈」做到了極致。
打個比方,雖然所有「電影臉」都需要較高的骨肉勻凈度,但別的導演可能只要求到80分,張藝謀則要求95分以上。

譬如影后春夏,她的顴骨和下頜骨的大塊感更強烈,沒有倪妮的太陽穴-顴骨-下頜骨的線條過渡流暢。
比起香港電影往往偏好五官明艷的美人,單看臉就足夠奪目,是適合拍大頭照的美人。
攝像師出身的張藝謀,反而更重視演員的硬體能否跟畫面美呼應和諧,選出來的謀女郎,其實是適合拍全景圖的美人。
這種上鏡審美落實在頭身的骨架比例上,即要求硬體上頭小頸長,骨架修長,又要求動態舉止也能保持挺拔的身姿。

頭身比例好,體態修長挺拔,才能夠在電影畫面拍攝全身像的時候,不拖垮畫面的整體美。
一個典型例子是張曼玉,雖非知名謀女郎,但她其實有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優點,頭身比極其出眾,而張藝謀在英雄中的構圖,用色彩和景色很是凸顯了她修長身量的美。

只看背景都亭亭玉立
這大概是為什麼除了本身就頭身比例極佳的鞏俐瞿穎之外,其他的謀女郎基本都是舞蹈出身:章子怡、董潔和劉浩存是舞蹈系,倪妮和周冬雨也有舞蹈特長。
然後是第二個特點,皮相上偏好「留白細勒的古典風格」。
張藝謀本身是一個民族情懷很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題材往往不是現代都市的洋氣格調。
他的早期作品多是描寫封建舊時代的,鄉村的題材,譬如《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等。
中後期出現過古典武俠題材的作品《英雄》《十面埋伏》,也有戰爭時期的《金陵十三釵》,特殊年代的《歸來》《一秒鐘》(唯一一部純都市片是《有話好好說》,不過被評價風格很不張藝謀,像是馮小剛的作品)。

這些題材的畫面要麼是粗糙樸實的美感,要麼是古典寫意的美感。
適合出現在這些題材風格的美人皮相,往往帶有偏古典的特徵,比例上偏舒張,五官中小留白多,線條幹凈小巧。

這樣的美人長相才能與年代背景或古典背景相融合
鼻子的山根不會特別突出,而是恰到好處的挺拔。也不是細窄直+尖鼻頭的精緻洋氣,而是立體下略微帶點溫潤感。

比起立體明艷的濃顏,五官風格更指向舒服耐看。
比起衝擊力強的大五官+立體輪廓帶來的現代風情感,謀女郎的眼睛更偏向慢慢細品的線條留白美,宛若用工筆細描慢慢繪出的中式美人,加之黑白分明的明亮眼珠,別有動人之處。

張藝謀說過,他選角很重視眼睛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所有細節。
即使是以眼睛偏圓的劉浩存(她在《一秒鐘》里的角色定位偏向小孩,因此長相會幼態些),眼角依舊是古典寫意式的收尖,而不是圓鈍的,總還點中式古典的媚氣。

與之相比,弘中綾香的圓眼睛,內眼角也是圓鈍的
在張藝謀的作品裡,不適合出現漫畫比例的精緻美人或立體輪廓大五官的現代美人。
純都市片《有話好好說》里的瞿穎是謀女郎里長相最洋氣的一個,輪廓更加立體,五官更明艷,但也是偏復古的風格,跟90年代港星的都市女郎感有差距。

後來張藝謀再沒涉足過都市題材和洋氣美人了。
與氣質摩登、五官濃墨重彩的港星相較,謀女郎們的長相耐看但是顯得「淡」,但在張藝謀審美高超的氛圍畫麵塑造下,身上的魅力高光並不次於驚艷掛。
有很多人都有一個觀點,那就是面目模糊的元兇是「淡」。但事實上,面目模糊其實是因為不尊重個人特質,不加思索地進行同質化包裝。
既便是看似不寡淡的濃顏型,在不尊重特質的情況下,也會顯得面目模糊。

網紅臉包裝就是典型例子
反之,即使是謀女郎這類清淡型的長相,也是存在各自不同的特質(關於張藝謀如何捕捉並開發她們的特質,後面會具體分析)。
謀女郎長相的最後一個共同特點是「倔強抗爭的年代情緒感」。
張藝謀的經典電影主題,多是特殊年代下的個體對悲劇命運的抗爭,而這種抗爭故事基調可以說是構成了人物身上的別樣魅力。
無論是鞏俐飾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里與封建家庭妻妾制度格格不入的頌蓮,章子怡飾演的《我的父親母親》里勇敢追求自由戀愛的招娣,還是倪妮飾演的《金陵十三釵》里犧牲自己拯救女學生的玉墨,都有一點倔強的抗爭感。

這種倔強抗爭的情緒感讓她們別具感染力。
一方面,她們是命運多舛的清秀麗人;但另一方面,她們也不是菟絲花,而擁有一種野蠻生長的倔強生命力,這讓她們的魅力區別於常見的楚楚可憐的清麗小白花,形成了一種矛盾又統一的故事美。
落實到具體的硬體上,謀女郎的嘴角往往略有點向下撇的趨勢,不是討喜的微笑唇,將倔強感顯示在臉上。
眉毛也往往帶著折線感強烈的眉峰,帶著昂昂的英氣生機,而不是圓曲眉形帶來的柔和溫婉。

即使是鞏俐這樣天生眉毛走勢偏平垂,也保有眉峰折線的存在感。
與其說她們是清秀,倒不如說是「清正」之美。
而鞏俐、章子怡和劉浩存,她們的面中偏平甚至略凹。凹帶來的是苦感,但是凹面的一點支棱的顴骨,則是一種對命運的反抗的倔強情緒。

而其中鞏俐還略有點反頜,顯得身上的勁感更強了。
也因此,即使是演皇后(鞏俐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貴妃(章子怡的《夜宴》),她們也不是周迅小太平那種被金玉嬌養著長大的,而像是一路屍山血海爬上去的,最低限度做個華妃,多半沖著甄嬛去的,野心家的故事更適合她們。

也無怪乎《上陽賦》里這一幕小郡主章子怡向皇帝舅舅撒嬌,被網友解讀成充滿貴妃娘娘在吹枕頭風的cp感
雖然謀女郎乍一眼看都是輪廓不強烈、五官留白多的清秀淡顏,但是她們身上並沒有那種柔弱可憐的「討好感」,反而是一種不服命運的「抗爭感」和「生命力感」。
正是這種矛盾統一的美感,讓謀女郎們的魅力從清秀耐看晉陞到了層次更為豐富的清正之美。
然而,她們是如何避免了清秀款常見面目模糊且寡淡的困境,形成鮮明而高級的個人風格的呢?
02 謀式審美如何擺脫模糊
營造特質?
正如上文所說,與其說謀女郎們是天生「電影臉」,在電影鏡頭前顯得格外動人,倒不如說是她們作為「清正美人」的硬體恰好符合張藝謀電影的畫面美、古典美和情緒美,兩者又相互映襯,強化美感。
張藝謀作為導演有一個長處,他的電影比起敘事,美感更是亮點(也有人說他某些作品形式大於內容),也因此他非常擅長挖掘美人特質,並與氛圍環境相映成輝。

雖然張曼玉不是謀女郎出身,但在《英雄》里的場景也是美得讓人心醉
整體上來說,謀女郎們的硬體的確是有共通之處,但也是有各自的特質。
而張藝謀的審美出眾之處在於他非常能識別、尊重和渲染不同特質的美感。
接近素人時期的謀女郎們在一些人眼裡,可能就是清純耐看。在張藝謀眼裡,可能鞏俐是大氣風情,章子怡是倔強秀氣,倪妮是嫵媚清正(就像上文說的,模糊的問題不是由於濃顏淡顏,而是沒有意識到尊重特質)。

如果謀女郎這類清正美人,落到審美不行的導演手裡,估計就是黑色長髮白裙飄飄,個個持身端正,表情波瀾不驚,感覺拿上講義就可以cos女教師——各具特質也能搞成面目模糊。
要將特質發揚光大並形成差異化的個人風格,最好先從硬體中提煉出個人特質,再根據特質規劃風格,並用畫面美氛圍美烘托特質將其美感放到最大。而非先框定具體風格,再在每個細節全數照搬風格處理。
當然,這樣說有些抽象,以謀女郎為例說明:
章子怡出道時被稱為小鞏俐,兩者明顯都是清秀倔強款,但實則個人特質並不相似:

有相似之處,但各自的特質非常清晰。
鞏俐的臉型更接近方正有骨骼感的鵝蛋臉,略反頜更強勢,眉眼走勢偏平,整個人的能量是沉穩的、溫和的、有底蘊的,形狀是「方」的,感覺是成熟大氣的女皇氣場,稜角是內藏的。
章子怡的臉型更接近有骨骼感的瓜子臉,下巴更尖,眉眼更挑,也因此更有一種俏生生的少女感,整個人的能量是尖銳的、外刺的、燙人的,形狀是「尖」的,感覺是拼著一股勁往上爬的女奮鬥家的氣場,稜角是外放的。

因此,她一開始演的角色都是這種倔強感的清秀少女,很少有人會將清秀端正的章子怡與艷麗的成熟風情聯繫在一起。
如果照搬「清秀型攻略」,章本應隨年齡增長轉投溫婉懷抱,具體說來,頭髮改成端莊的盤發,淡眉飽滿卧蠶,紅潤的臉頰與淡雅的唇色,這也是很多清秀型的升級思路,喬妹是典型。
但根據前面的分析,章的特質是銳與尖,若忽視特質照搬風格,往往難以避免硬凹感:

這個造型感覺是想往溫婉的方向上引,但是很不章子怡。
「銳」與「尖」是倔強的,但也是小家子氣的,這點艷到范冰冰那個份上也依然如此。因此章在大氣和沉穩上永遠無法比肩鞏俐,因為後者才是其中翹楚。
但《十面埋伏》中,張藝謀顯然捕捉到了一種尊重特質的風格解法:
人物設定上,章的角色一方面是楚楚動人的教坊司紅牌舞姬,另一方面又是隱藏身份為父報仇的堅韌少女,因而氣質上既嬌媚楚楚,又清冷倔強。

這種「清而不過淡,艷而不近妖」的美感,無疑極具矛盾感、層次感和故事感,也因此成就了章的顏值巔峰
張藝謀敏銳地捕捉到,硬體的「尖」感除了帶來「銳」感以外,其實也給章子怡帶來了一種女性化的「俏」感。
在《十面埋伏》里張藝謀利用妝容的顏色美,將這種「俏」感提升為了「艷」感,與章子怡硬體的「清」和「正」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又兼備故事感和層次感,值得細細品味的「清艷美」。

「清」中和了「艷」的膩人,「艷」讓「清」擺脫了單調。
落實到妝發造型上,一方面,用嬌艷飽滿、線條圓尖的花瓣唇營造了女性化魅力,膚色帶著柔潤健康的粉調,顯出了「艷」的要素。
另一方面,眼線也沒有畫成非常嫵媚的S形,而是略略延長,保持了清透乾淨。目的更像是為了突出眼珠那種黑白分明的水潤純凈,眉毛也沒有畫成古典仕女的柳葉彎眉,而是採用了折線感的挑眉,保留了「清」的要素。
這套妝容的設計理念,跟另一位清艷美人的代表宮澤理惠不謀而合,她也是從清純少女的路線修鍊出來的。

區別是章子怡面部骨骼感強直線偏多、顯得冷一些;宮澤理惠面部骨骼感弱曲線偏多、顯得暖一些,因此不需要像章子怡一樣膚色顯粉調,折線眉也從細挑變濃垂。
服裝的理念也是如此,選用端正的藍和鋪金的粉,在「清」和「艷」中保持平衡,而不是用紅色一味加強艷麗的氣場。
章子怡的特質不夠「穩」,過多的「艷媚感」只會將「銳」調和成「妖」,反而失去「清正感」的美。

反之,別人穿起來容易顯俗的粉色,反而能被她的「清正感」調和得很雅清。右邊馮小剛的《夜宴》妝容打扮就是極尖極銳的「妖」了。
落實到環境氛圍上,「清艷美人」自帶光風霽月的氣質,她們身上的「風流感」不足,更適合光明恢宏的場景,方正的殿宇內盤滿古典花紋的圓形舞台,光線明凈的場所,才能相得益彰。
迷離陰暗的光影,風月場所的靡靡感,那是屬於王菲和王家衛的氛圍。
表情也不能有「討好感」和「撩撥感」,才能美得沒有喧囂之意。
不比春花嬌,不若秋葉華,自有秋花靜美之好處。

名場面《佳人曲》可以說是極妙地詮釋了章子怡的特質美。張藝謀真的做到了人、景、情無一不在線。
另一典型的例子是倪妮的玉墨。
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里,玉墨是一個風月場上的老手,秦淮河上的佳人,既有精明通透,手段玲瓏的一面;又有純粹堅韌的一面,願意為了女學生犧牲自己。

這個人物的美是複雜立體的,但跟倪妮的硬體相適應。
倪妮眼間距寬,屬於自帶慵懶感的魚系長相,眼睛細長,內眼角下勾收尖顯得嫵媚。可以說她「媚」的一面,跟玉墨身上的嫵媚風情與遊刃有餘的通透相互呼應。
另一方面,倪妮跟其他謀女郎一樣有端正的腮部,但同時軟組織飽滿,五官曲線感強,這又為本身的端正感帶來了一種溫吞親切的軟和感,並不因其媚就不像好人。

但早期倪妮的問題是她顯得太乾淨乖巧了,「正」的一面多於「媚」的一面,她的提升方向是要加強「媚」。
風格往往與特質有關,本身特質鮮明強烈且獨特的,如小松菜奈,只需要找到個人特質加強即可,如小松菜奈。
但謀女郎的共同特性也是困境是清秀型,倪妮帶點媚,但單獨嫵媚路線下她也無法天下第一。硬要就路線棄特質,需要把清正感的方腮去除,這樣一來妖媚是妖媚了,但跟許多網紅臉也就同質化了。

有一說一,我覺得有些人遇到這種(甚至是面對自己的)問題,真的會是這種解決方式。
而張的解法依然是尊重個人特質的,雖然清正與嫵媚都不算獨家風格,但可調和成一種男女皆宜的風情感(倪妮的風情女性也不討厭,因為有清正感打底)。
不僅如此,倪妮早期飽滿的軟組織,也讓她有了不同於章鞏倔強苦情款的軟和明快感,一種自帶溫度感的活色生香:

范冰冰臉型太v,嫵媚得近似妖姬款,需要冷感來顯得不討好。但不像很多人覺得的,嫵媚只有加上冷感才能顯得更高級不討好,倪妮的嫵媚是另一種解法。
這種嫵媚,是遭遇了命運磨難之後,不會屈服也不會墮落,反而淺笑曼曼,依舊把自己收拾得精緻妥帖的女性力量。
內心充盈著勃勃生機,對自己的嫵媚風流不帶有絲毫拘謹自慚。(反之,范冰冰對自己的嫵媚感的處理方式,其實是有一種擰巴不自信的)
可以說,范冰冰的嫵媚,是冷的硬的鋒利的,而倪妮的嫵媚,是暖的活的流動的。

這種明快感的嫵媚,倪妮活色生香的動態美貢獻了很大功勞
而且張還通過光影氛圍的「風月感」,來強調倪妮的怡人又撩人的表情美和體態美:

光是活的,人是活的。
在一開始,便讓她的身影出現在琉璃窗的洞口上,讓人窺探到她淺笑飛吻的活力,嫵媚動人中感覺還帶著一些歡快的俏皮。
讓彩色琉璃窗上流動的彩光,跟倪妮身上的鮮活明快是相互呼應的。
又會用昏黃的燈光和繚繞的煙霧營造迷離的光影效果,與倪妮風情萬種的姿態相結合,垂首抬眸,挑眉吐煙,恍若媚骨天成。

倪妮柔和的面部輪廓和五官細節,雖然精緻不足,但也因此顯得不冷,有種八面玲瓏下的親切活力。
最為驚艷的氛圍美,莫過於通過彩色琉璃窗口投射出的一片迷離彩光中,表情帶著勃勃生機,步態款款風情的玉墨。

這種浪漫璀璨又不可捉摸的氛圍美畫面美,可以說是將秦淮歌妓的煙視媚行徹底展現出來,全面放大了倪妮身上充滿生命力的風情美。
可以說,人們雖然對謀女郎們身上清秀耐看的硬體共性津津樂道,並分析這有多麼高級臉多麼電影臉。
但事實上,真正讓她們的魅力在大屏幕發揮到極致的,其實是謀式審美對她們身上各自特質的挖掘,並營造成別具一格的特質美氛圍美。
由此,不難理解離開張藝謀後的她們,為何有些面目模糊,有些一路走高,有些高峰翻車。
03 謀女郎的魅力
如何自我修鍊
正如上文所說,謀女郎的魅力在於能夠將特質挖掘成了氛圍美和故事美。
也因此,她們在脫離張藝謀的電影后的成就和魅力,取決於是否能夠認清自己,是否能繼續鑽研自己的風格,在其他語境詮釋自己的特質美。
畢竟她們雖然能在張藝謀的電影里大放異彩,但往往不是當下流行的驚艷掛和漫畫臉,也有著不被時代偏好的局限。

也有一些人覺得謀女郎不夠洋氣。
當她們盲目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特質去適應流行,反而會喪失自己的獨特的魅力。
現階段的劉浩存就是這樣,沒有堅持自己靈動清澈的風格,反而梳著勒頭皮的髮髻強裝嚴肅成熟,沒有尊重自己的特質。

同理糊掉的謀女郎張慧雯,大眾髮型+妝容下面目極度模糊,沒辨識度很難大火。
另一方面,無論是拍電影還是拍電視劇,她們在不適應的氛圍也會失去魅力。
章子怡的《上陽賦》開播被嘲,與其說是她的硬體不再適應少女角色,倒不如說是她的硬體特質與角色的活潑調皮是相違背的。
畢竟在她皮肉狀態不錯的階段,在小妞電影流行時拍的《非常完美》里,她演沉迷戀愛的傻甜白,也是十分違和,沒有感覺到她的魅力。

所以真的不是因為電影臉不適合拍電視劇,遇上不適合特質的電影角色也一樣。
早期的倪妮也有過這個模糊的階段,違背自己的特質飾演單純懵懂女學生。

拍小妞電影的章子怡和拍校園電影的倪妮,就感覺喪失了自身的魅力。
如果能尊重自身特質,並以此為出發點規劃路線,即使是在電視劇里,謀女郎也能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情魅力。
譬如後期的倪妮就在其他語境里很好地詮釋了自己的特質美,那種慵懶嫵媚又帶著充沛生命力的獨特風格,
她會選擇合宜的剪裁凸顯身材優勢,或者用鮮艷明快的自然色塊,或者用充滿復古感的女人味造型,感覺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笑著面對,心力充足能把自己打扮得精緻妥帖,感覺總是帶著勃勃生機。

她對自己風格的詮釋就很巧妙。
在《流金歲月》里,整體呈現出一種她即使是住在出租屋裡,也能每天朝氣蓬勃地打理好頭髮,穿上勾勒身材的紅底白波點的復古緊身裙,張揚的茶色墨鏡和圈圈耳環,配上誇張的海灘草帽,每個細節都不會出錯。

滿臉寫著:「老娘活著一天!都要是這條街最靚的女仔!」。
謀女郎們的魅力秘訣其實跟張藝謀的成功之道共通,比起隨波逐流地去順應環境大潮,將自己的特質經營到了極致才能獲得經典的美。
即便是貴為國師的張藝謀,當他帶著討好的心態,強改自己的特質去拍不適合自己的電影作品,也會慘遭滑鐵盧。

和面目模糊的謀女郎一樣,張藝謀評價不佳的作品往往是討好市場熱度的東北喜劇風格或討好國外刻板印象的東方風格大片。
這其實也揭示了一個道理,所謂的天降紫微星的謀女郎神話,或許並不存在,又或許它的確存在,但並不是一個神話。
我們過於在意她們身上那些看似被上天厚愛贈與的魅力與演技,強調她們是「天生不同」,似乎是要塑造一個「永遠的贏家」,表示她們的與眾不同。
於是,當她們表現不佳時,便也覺得是神話破滅,然後就會從這個贏家名單中刪去。

一旦從神台跌落凡人,便會覺得把她們的成功歸因為他人的作用。
這種心態其實錯把「消解努力思考的價值」這種行為,當作「雲淡風輕的瀟洒態度」。
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美和幸運,更底層的本質的是「適合」,在適合的角色、適合的氛圍、適合的時間,將個人的美放到最大,這才是唯一的路。
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真覺得自己全靠美貌或演技,看不到局限,即使是國際章也會翻車。

章子怡一直重申的信念感,倒不如說是努力思考的沉澱。當她不經思考地塑造角色,為動作而動作時,也就喪失了讓人信服的魅力。
所以人必須去思考「自己是誰」「憑什麼站在這」,而核心是「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長期發展必須要摸索清楚這些問題來進行規劃。
當然,嘗試也是可貴的,不嘗試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和邊界在哪裡,也是一種寶貴的經驗——但靜下心從過往細細梳理,肯定比不斷靠運氣撞南牆要方便有效得多,這點明星和普通人都該切記。
合作者:簡妮
—想看更多關於謀女郎的個人分析?
倪妮 / 周冬雨 / 章子怡
—想看更多鹼鹼的文章?
最美蜘蛛精張慧儀 / 為什麼大帥哥大美人越來越少 / 甜劇臉如何變美 / 真人間富貴花 / 豪門貴公子 / 郭敬明的審美 / 怎麼描述風格才能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