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飛
魏如萱,出生於台灣省花蓮縣,曾是自然卷的前女主唱。想必大家都聽過《坐在巷口的那對男女》吧?這就是她主唱的。2006年才退出自然卷,宣布單飛。在我看來娃娃(粉絲給的別稱)單飛是必然的結果。
這是為什麼呢?
娃娃是一個自由多過規則的人,她需要自己去決定很多事情。比如說歌要怎麼唱,歌詞用什麼,配樂怎麼配。但同時她有一點不自信,這個是她在音樂很可愛的地方。這點不自信讓她以後不管在20歲還是30歲甚至以後40歲音樂里,都帶有一點俏皮,一點小女孩。也就是說她需要自己拿主意,同時需要有人站在旁邊支持她,鼓勵她。
細膩
魏如萱的父親是竹聯幫太極堂前堂主魏懷良,她在家排行老大,還有一個比她小2歲的妹妹魏如昀。魏如萱自幼父母離異,她從小由祖父母帶大,直到高中才和父親一起生活。
我想正是這種經歷,家庭背景,造成了娃娃的內心敏感細膩,表面越看上去大大咧咧,內心越柔軟溫熱。你不知道這個瘦弱女生內心有如何磅礴的世界。
魏如萱有一張專輯《不允許哭泣的場合》,乍一聽名字很扯淡,其實透露著濃濃的悲傷,捆綁著自己許多不經意傷害。其中一個作品《飛鳥》旋律優美,歌詞細膩,但給人感覺是「我只要你把我放在你的鞋子就好了,哪怕腳很臭」,一般人看了覺得有點做作,但是加上她時不時有意修飾的音。你就會感覺,這就是她啊,她感受到了其他人不會因某事而受的傷,她不想別的辦法,她只會說「我這樣就好了」。
她的聲音,就好像在你心頭吹氣,溫柔地掀起顫抖,觸及到了內心最隱秘最敏感的那個角落。
成熟
但是她也逐漸在變得成熟,許多歌都變得穩重起來,無論是曲風還是唱歌情感都變得成熟化。比如《你啊你啊》、《晚安晚安》、《香格里拉》等等。「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她的作品能夠真實地反映她的生活,有快樂,有悲傷,張力,有生活,有哲思。愛笑,活潑,樂觀,開朗。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喜歡現在做的事情。
「還有挺多人在意是不是獨立,流行了,沒有以往的質量,就會寫一些口水歌敷衍一下聽眾,」
我認為陳建騏有句話說的挺好,
「歌手應該把握自己當下對音樂的感覺和熱情。」
魏如萱就做到了,她的樂隊,合作人,優美簡單的體現出她嗓音特質,在她的歌曲里,你能聽到很不同樂器的交響,互相搭配又不影響主次,分明。非常認真做音樂。
跨度大
娃娃的音樂很有想法,很難只用一種標籤去定義她的音樂。《l will be fine》的放克流行,《我爸的筆》的調皮可愛,《你啊你啊》的小清新,《還是要相信愛情啊混蛋們》《末路狂花》的另類搖滾,《tokyo》的前衛腔調,《賈科梅蒂》的夢幻飄渺,《被雨傷透》《愛在波西米亞》的音樂劇,風格多樣,讓人很難相信這都是同一個人的作品,是一個非常有自己想法的音樂人。
力量
娃娃的歌總是能夠帶給人們力量,例如,《香格里拉》中「多想有人衝破疑惑帶我向前走」,《Don』t cry don』t cry》裡面的「暴風若來會吹散狂妄的阻礙」,她的歌總是讓我感受到我自己,總在向外界尋求幫助,然後又堅強地長大。
聽魏如萱的歌 ,你遲早會被迷得如痴如醉, 嗓音清澈, 性格洒脫 ,猶如在人世里打滾了幾十年 ,依舊保存了一份柔軟的坦率和天真 。
她的雙手是恆溫的蝴蝶結,給人溫柔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