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2022年10月02日20:41:47 熱門 1068

周恩來的企盼

1956年,正在台北的蔣介石接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國民黨駐香港的宣傳負責人許孝嚴。

許孝嚴帶來了一封信,這封信的署名正是那個和蔣介石爭鬥了二十多年的老對手——毛澤東。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重慶談判時的毛澤東和蔣介石

蔣介石剛接到這封信時心裡便忐忑不安,他不知道作為勝利者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會跟他說些什麼,但當他打開信件,讀著讀著,眼裡就泛出了淚花。

毛澤東的這封信里,並沒有像以往那些勝利者們一樣盛氣凌人,而是在字裡行間中洋溢著中國人傳統的溫情和包容。毛澤東在信中說,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只要台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均可尊重蔣介石和陳誠的意見妥善處理。

毛澤東還提出了著名的「一綱四目」,其中包括「台灣回歸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事安排等悉由蔣介石與陳誠二人處理」、「台灣軍政建設費用不足之處,均由中央撥付」、「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等的原則。

細細讀來,「一綱四目」竟有些幾十年後「一國兩制」的味道。誠然,「一國兩制」最早就是來源於毛澤東對政治制度的創新。

蔣介石沒想到,毛澤東竟能如此大度。

而當他讀到「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歡迎蔣先生在祖國統一後,回家鄉看看」一句時,熱淚頓時浸滿了雙眼。

毫無疑問,這句話準確擊中了蔣介石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老年蔣介石和家人在一起

蔣介石回想起當年兵敗回到浙江老家溪口時,曾在蔣氏祖墳之前痛哭流涕,直言自己今後不能再保護父母了,因為他當年派人掘了毛澤東的祖墳,認為毛澤東一定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但沒想到,毛澤東不僅沒有叫人掘墳曝屍,還把蔣家宗祠修繕一新,而且命人不得破壞一磚一瓦。蔣介石聞之,當即感激涕零。

信的末尾還有一行字:「台澎金馬,唇齒相依,遙望南天,諸希珍重!」

寥寥數筆,徹底勾起了蔣介石的思鄉之情。讀完信後,他只對前來送信的許孝嚴慢悠悠地說了一句「你辛苦了」,便再無其他的話。

但這位蔣先生心裡已經掀起了波瀾,他早就沒了「反攻大陸」的野心,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到了古稀之年還能有什麼奢求?不過是落葉歸根,埋骨家鄉罷了。

這封信末尾的一句話,是周恩來加上去的。

為了兩岸統一,周恩來不知操了多少心。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1975年12月20日,身患重病的周恩來接見了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羅青長。

羅青長在周恩來的病房外一直等到中午,周恩來才蘇醒過來,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樣子的周恩來仍然向羅青長詢問台灣的近況。

羅青長向周恩來彙報了蔣經國的情況,彙報了台灣一眾好友的情況,周恩來點了點頭。

周恩來說:「台灣問題最好是我們的老一代來解決,國共合作嘛,我們都是經歷過的,不然將來可能夜長夢多。」

周恩來和羅青長談話的時候,期間兩次被病痛折磨得說不出話來,他跟羅青長說完這些話後,便陷入了昏迷,這也是周恩來最後一次與中央部門的負責人談話。

周恩來心裡清楚,蔣介石是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推手。但沒成想平日里生活規律、連醫生都認定能活到95歲的蔣介石,居然走在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前面,這使得台灣問題只能留給後人了。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老年蔣介石在開會

台灣,終究是中華民族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武力解放台灣夢想破滅

時間回到1949年3月15日,這一天新華社發表了《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按照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計劃,解放台灣的戰鬥可以分三步實施:

第一步,中國大陸應迅速組建海軍、空軍,儘快掌握制海權;

第二步,儘快解放東南沿海各島,掃清外圍,建立攻打台灣的前沿陣地;

第三步,發起對台全面作戰,完成時間不超過三年。

那時,共產黨提出的對台作戰計劃是下了很大決心的,而且很快便付諸了實踐。

1949年7月,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他告訴斯大林,稱中國共產黨準備在1950年左右進攻台灣,要求蘇聯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並幫助中國訓練飛行員,斯大林同意了。

與此同時,解放軍在華中、華東和東南沿海至少修復了幾十個機場,還在香港、澳門等地加緊購買登陸船隻,準備登陸台灣的作戰。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第三野戰軍備戰台灣

1950年5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前委發出了《保證攻台作戰勝利的幾點意見》,準備讓三野副司令員粟裕帶領50萬人的兵力,投入攻台作戰。

解放軍50萬大軍在福建沿海磨刀霍霍,枕戈待旦,而龜縮在台灣的蔣介石整天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1950年6月25日,台北士林官邸

蔣介石正目光獃滯地吃著早餐,鮮美的雞湯在他的嘴裡好似味同嚼蠟一般。蔣介石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能維持多久,美軍要放棄台灣和中共幾十萬大軍要來進攻的消息已經傳來,小小的台灣島物價飛漲,達官貴人和名流商賈們紛紛拖家帶口倉皇逃命。

當初跟著他逃到台灣的官兵連飯都吃不飽,又怎能拿起武器和解放軍作戰?只怕是解放軍一登岸,他們便要舉槍投降了,大家都是中國人,誰會守著這麼個小島負隅頑抗呢?

「你們美國人可以用台灣做你們的文章,我蔣某人也可以用台灣做我的文章,」蔣介石心裡嘟囔著,「那一天我們就又可以相互利用了......但是,你們再不來可就晚了......」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右一)和宋美齡、美國客人在一起

突然,兒子蔣經國衝進來,沖父親高聲喊著:

「爸爸!韓戰爆發了!」

「天父偉大!」蔣介石如同條件反射一般振臂高呼,雞湯潑了他一身。

對蔣介石來說,「好消息」不止一個,粟裕因為沒日沒夜地研究戰術,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這場病過了整整一年才好。

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武力解放台灣的機會,就這樣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和主帥的病倒而宣告破滅。

風雲變幻的台海局勢

屋漏偏逢連夜雨,幾乎在同一時間,一場駭人聽聞的血雨腥風刮遍了整個台灣。

為了解決台灣問題,中央不僅在東南沿海整軍備戰,周恩來在還沒有解放的時候就在台灣島安插了1800多名(可能比這還多)情報人員,這些情報人員以熟悉台灣民情的「台灣共產黨」創始人蔡孝乾為書記,全面負責台灣地區的情報收集工作。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在台灣被捕的「紅色特工」

但這1800多名情報人員在1950年3月被國民黨當局全部逮捕!那時還對中共充滿敵意的國民黨當局貫徹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態度,只有酷刑之下的偷生者才可活命,「冥頑不靈」者則被押到了台灣馬場町刑場槍決。

令人氣憤的是,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不是國民黨當局,居然正是紅色特工首腦蔡孝乾。這個人貪圖享樂,不幸被國民黨抓捕後忍受不了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無恥地供出了在台灣所有的中共特工名單。

然後,就是一場席捲整個台灣省的大搜捕。

這場搜捕的力度完全不亞於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共老地下黨員嚴惠先,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劉晉鈺,中共華東局特派員朱諶之,還有聯勤總部第四兵站中將總監陳寶倉等特工都被國民黨當局殘忍殺害。其中,潛伏在台灣軍政界級別最高特工、國民黨「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吳石將軍也於1950年6月10日被殺害。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中共特工吳石在台灣受審

那些逃過一死的情報人員,無一不對蔡孝乾咬牙切齒。這個噩耗傳到北京,周恩來總理在震驚和傷心之餘,也得出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結論:

共產黨想要在50年代就解決台灣問題的計劃怕是實現不了。

周恩來的推斷沒有錯,當中國好不容易打贏朝鮮戰爭,準備轉過頭來對付台灣時,發現國民黨已經和美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而且在台灣島內完成了「土地改革」,穩定了島內的政局,贏得了台灣百姓的民心。

毫無疑問,「土改」這一招絕對是蔣介石從毛澤東那裡學來的。

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了建國以來首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攻克了有著「台灣門戶」之稱的一江山島。美蔣軍事集團慌了,美國開始在台灣海峽集結兵力,共同對抗中共可能會採取的登島作戰。

雖然雙方有一份《共同防禦條約》,但美國和蔣介石卻是各打各的算盤,蔣介石希望美國幫自己贏得生存空間,美國則是想利用這份條約攛掇著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左)和史迪威、宋美齡

周恩來認為,如果此時出兵收復台灣,先不說解放軍對跨海登島作戰有沒有把握,首先台灣老百姓就不會站在我們這邊,還可能引發中美的直接衝突,這都對當時還很貧窮的中國造成負面影響。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蔣介石雖仍然和中共敵對,但他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人在台灣借著「民主」的幌子搞選舉也好,在背地裡耍手段讓蔣介石下野也好,但蔣介石就是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說什麼也不讓美國人得逞。

對蔣介石不想當千古罪人的行為,毛澤東曾坦言:「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台海局勢雖急轉直下,但蔣介石「一個中國」的態度卻讓周恩來在外交方面找到了機會。

「只有一個中國!」

「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談論和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的問題,特別是緩和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講話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人民堅決反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任何國際會議和任何國際組織,只要有可能出現『兩個中國』的局面,中國絕不參加;任何國際協議,如果沒有中國代表的參加和簽字,將對中國毫無約束力。」——周恩來駁斥美國的「兩個中國」說法

「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周恩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凡是願意回到大陸省親會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陸上來;凡是願意回到大陸來參觀學習的,也都可以回到大陸上來;凡是願意走和平解放台灣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不管他們過去犯過多大的罪過,中國人民都將寬大對待,不咎既往。」——周恩來對台灣同胞的公開聲明

「蔣介石如果願意將台灣歸還祖國,就是一大功勞,中國人民會寬恕他的。」——周恩來在會見印尼外賓時說的話

......

整個50年代到70年代,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周恩來用他那無與倫比的責任心向世界作著最響亮的呼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和陳毅一起喝酒

很顯然,周恩來把解放台灣的呼喊變成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對蔣介石的態度,也比過去緩和了不少。

這種說法毫無疑問打動了蔣介石。

1956年,蔣介石主動把過去和國共兩黨私交甚篤的政治活動家曹聚仁派到了北京,讓他和周恩來談談具體的,蔣介石再三囑咐曹聚仁:「一定要摸清大陸方面的真正意圖。」

在那之後的時間,曹聚仁接連去了兩次北京,周恩來對他說:「國民黨和共產黨曾經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戰的勝利,這都是事實。為什麼不可以有第三次合作呢?」

「台灣是內政問題,愛國一家,為什麼不可以合作建設呢?」周恩來對曹聚仁侃侃而談,「我們對台灣絕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談,只要政權統一,其他的都是可以坐下來共同商量安排的。」

後來,在周恩來的推動下,毛澤東將對台灣蔣氏父子的寬大政策整理了一下,並書寫成信件,讓張治中託人帶給蔣介石。

這封信里的內容,便是著名的「一綱四目」。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與鄧穎超

1965年,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再次讓曹聚仁赴京。這一次,周總理獨具匠心地交給曹聚仁一封信,囑託他帶給蔣介石。此信中有毛澤東親筆寫的一首《臨江仙》,其中有兩句:「明月依然在,何日彩雲歸?」

已快進入耄耋之年的蔣介石看到這兩句詞,不禁老淚縱橫,當場失神。

從這個時候開始,兩岸統一的問題開始出現曙光。

周恩來以他超人的智慧和驚人的精力,在接下來不多的時間裡,努力推動著台海關係向前發展。儘管他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自己的努力會不會有朝一日付諸東流,但周恩來那顆堅定的中國心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變過。

1960年,周恩來專門請人將浙江奉化和蔣母之墓的照片寄往台灣,還專門照會有關部門照顧蔣介石和陳誠在大陸的親戚,蔣介石得知後再次老淚縱橫,感佩不已;

從1959年到1964年,中央先後特赦了六批國民黨戰犯,共計296人。他們對共產黨心懷感激,將黨的對台方針傳到了海外;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解放軍和國軍戰犯

1961年,周恩來專門照會屈武,讓他以女婿的名義為于右任的夫人高仲林祝壽,因為于右任老先生在台灣,周恩來怕他的夫人孤單;

......

周恩來經常對身邊的人說:「對台灣的工作要耐心,要多做些工作,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在做工作的同時不要太急,不要挖苦,要以民族利益為重,一切要從長計議。」

兩岸關係的緩和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周恩來的智慧和才能,沒有這場十幾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美國不會在承認台灣是我國神聖領土的條件下和我國建交。——原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

就在兩岸關係如火如荼地發展時,中國大陸進入了歷史特殊時期,遠在台灣的蔣介石聽說溪口老家的祖墳被人破壞了,心裡十分氣憤,於是對中共產生了很多疑慮,好不容易緩和下來的台海關係眼看就要有倒退的跡象。

周恩來同樣十分惱怒,便親自出面保護蔣介石老家的祖產和房屋,還出資修好了蔣家的祖墳,這讓蔣介石很是感激。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蔣氏宗祠

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這使得台海關係打開了新局面。美國終於在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大條件下與中國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這相當不容易,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台灣回歸祖國的希望。

中美關係緩和之後,為了使台海關係不被大陸特殊時期所影響,同時也為了安撫蔣介石,周恩來派了92歲高齡、曾經在中華民國政府當過參議員的章士釗去香港疏通人脈,聯繫台灣事宜。章士釗當時自信滿滿,說自己只需要三個月便可完成任務。

但章士釗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92歲的高齡,外加身患疾病,也可能是因為兩岸關係的緩和使他太過興奮,章士釗於1973年7月1日在香港去世。

章士釗先生詮釋了什麼才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那以後,由美國回國參觀的台灣愛國人士漸漸地變多了,周恩來多次在病重期間接見他們,讓很多台胞深受感動。同時,人民大會堂台灣廳也在周總理親自的關心下設立。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人民大會堂台灣廳

台灣廳建好後,周恩來感覺太小,經過考量之後,大家決定把一樓較大的浙江廳改為台灣廳,位置也很顯眼。之後,周恩來在台灣廳接見過很多美籍台胞,他們都說周總理十分親切,台灣廳也很有家的感覺。

有一次,旅美學者李南雄等人來國內訪問,周恩來對他們說:「蔣介石是浙江人,他現在統治著台灣,我們把浙江廳改成台灣廳交給你們,這樣很好嘛!」

李南雄等人哈哈大笑。

周恩來又說:「毛主席說寄希望於美國人民,這是從全世界範圍內說的,在台灣範圍內我要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周恩來「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話被發表在海外的刊物上,讓海外無數僑胞感慨不已。

周恩來的努力沒有白費,兩岸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融洽過。

1975年,蔣介石通過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傳出了一條驚天新聞:「可以請毛澤東來台灣訪問。」

毛澤東聽後很高興,他找來鄧小平說道:「你可以代表我去台灣,兩岸可以以此為契機,儘快實現『三通』。」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和尼克松碰杯

陳立夫也興奮地在香港發表了一篇《假如我是毛澤東》的文章,裡面說道:「歡迎毛澤東和周恩來到台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

兩岸和平統一終於有希望了!

但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突然去世了。

周恩來因為過度操勞,早已一病不起。

周恩來最後的遺憾

1975年清明節的夜晚,88歲高齡的蔣介石在台北的士林寓所與世長辭,醫生們足足搶救了三個小時,但還是無濟於事。

第二天,毛澤東在杭州西湖得知了蔣介石的死訊。他心裡頓時五味雜陳,中午飯只吃了一點,把唱片機里張元千的送別詞《賀新郎》聽了一遍又一遍。

沒有人能體會毛澤東當時的心情,除了他剛聽到消息時說出的「知道了」那三個字。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老年毛澤東

蔣介石的去世導致海峽兩岸失去了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推手,意味著在毛澤東、周恩來這一代解決不了台灣問題了,這個遺憾只能讓後人彌補了。

周恩來十分揪心,他怕時間不夠;他怕那些經歷過國共合作的老一輩革命家相繼去世,導致台灣問題長時間懸而未決;他不了解蔣經國,擔心台海關係會隨著蔣介石的去世而倒退;他最怕的,是對不起子孫後代。

香港《七十年代》月發表了《訪蔣經國舊部蔡省三》,新華社《參考消息》將這篇文章分成4期連載了出來。文中提到,蔡省三對蔣經國上台之後對台、對大陸的政策態度做了判斷,即「三不會」:

第一、不會出賣台灣,向外國賣身求榮;

第二、不會投降大陸;

第三、不會把台灣搞亂,能有一番作為。

那時,周恩來已經病入膏肓住進了醫院,平均每40天左右就要動一次手術,他雖身在病榻,但仍然心系那令他魂牽夢繞幾十年的寶島台灣。對新華社任何關於台灣的消息,周恩來都是期期必看。

75年周恩來病重時在紙上寫了什麼?旁人一看:為台灣操碎了心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1975年9月4日,周恩來請了羅青長、錢嘉東對《訪蔣經國舊部蔡省三》一文的真實情況做了分析,並在病榻上做了批語。在批語的最後,周恩來拖著病體,用已經顫抖得很嚴重的手費力地寫下四個「托」字。

這四個「托」字包含了周恩來為台灣傾注的大半輩子心血,也是他將台灣問題誠心誠意拜託給後人的象徵。

可想而知,當周恩來在生命最後的時日里寫下四個「托」字時,內心是有多不甘吶!

1976年1月8日,飽受病痛折磨的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周恩來的遺體火化後,其骨灰還在他親自下令設立的台灣廳放了一天,然後才轉移到追悼會會場。

按周恩來的遺願,工作人員將他的骨灰分成了三份,分別灑在祖國的大地上。第一個地方是象徵著中華民族智慧的萬里長城;第二個地方便是北京的密雲水庫

周恩來的最後一份骨灰撒在了天津的梅河入海口,企盼自己的骨灰能順著海水流向台灣,讓台灣人民切實感受到他身體里永恆不變的熾熱溫度。

(全文完)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