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少龍 廣東省名中醫,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曾任肇慶市華佗醫院院長、端州區人民醫院院長、肇慶市中醫院副院長。從事中醫臨床近40年,擅長診治中醫兒科、中醫內科雜病。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葯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張某,男,時年62歲,初診時間:2018年7月25日。
1周前感冒發熱,自行服藥,發熱消退後咳嗽加劇,影響睡眠,胸悶,胸痛,脅痛,咳嗽痰白,痰粘難咯,口苦,口酸,泛水,納差,二便尚正常,舌暗淡紅,苔白厚,脈細弦緩。
【首診證候】
主訴:發熱後咳嗽5天。
既往史:無。
過敏史:無。
【辨證論治】
西醫診斷:上呼吸道感染。
中醫診斷:咳嗽。
證候診斷:濕熱內蘊,肺氣不利。
治則:清熱利濕,宣降肺氣。
處方:甘露消毒丹加味:
茵陳10g、滑石10g、連翹10g、黃芩15g、薄荷15g(後下)、蒲公英30g、蒼耳子10g、白蔻仁10g、浙貝母10g、杏仁10g、大腹皮10g、藿香10g。
【隨診過程】
複診:
服藥5劑,諸症悉除
按語:
外感咳嗽,一般分風寒犯肺、風熱襲肺、風燥傷肺等,然而時下感冒咳嗽,常常先用西藥消炎,甚或靜脈給葯,或平素飲食多肥甘,故病多夾濕。時值夏季,儘管著涼外感,亦多為暑濕所犯。故本例用甘露消毒丹治其濕熱,使肺恢復宣降之職而咳止。
指導老師評語:南方7月天,仍潮濕,加之正值暑夏,天氣炎熱,外感多為「濕溫」,常熱重於濕或濕熱並重,治療無論發熱、身痛、鼻塞、咳嗽等,如抓住濕熱之邪浸淫而清熱利濕除之,兼以除濕之行氣消滯,功清化之手段,多效。不需見熱退熱、見咳止咳之對症治療,此非上工也。抓住根本、整體治療,諸症悉除。
(本案編寫:孔令強)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葯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肇慶市中醫院,指導專家:謝少龍 主任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