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的中途,出現過一個小插曲。
於正一條發飆的微博被頂上熱搜,而他怒斥痛罵的對象,正是當時等著頒發金馬影帝的候選人——
邱澤。
說他見利忘義,說他忘恩負義。
當然,於媽的尿性大家也都知道,熱搜蹭的彷彿一個營銷號。
不過他這條微博,倒是把一個曾經十分熟悉的臉,又重新拉回了大眾的眼前。
很多人都難以料想,一個曾經靠演偶像劇霸總出名的老鮮肉,在糊穿地心一段時間後,居然走到了金馬的頒獎典禮上。
他靠的到底是什麼?
別急,這部電影會告訴你——
《誰先愛上他的》
這是去年最熱門的台灣電影,也是近期評價最好的華語電影。
拿獎拿到手軟。
台灣金馬獎上,提名8項,獲獎3項。
台北電影節上,拿下了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等五項大獎。
票房與口碑齊飛。
800萬的低成本投資,收穫了超6000萬的本土票房。
豆瓣評分也是拿到了開年最佳的8.6分。
遺憾的是,這麼好的電影,我們卻不能在大銀幕上看到。
因為它講的,是一個「騙婚」、「同妻」和「男小三」的故事。
故事裡,小三不是小三,變成了小王。
因為他的性別是個男人,所以比小三多了一根。
在劉三蓮的眼中,小王是個不要臉的同性戀。
他不僅搶了自己的老公,還搶走了他死後的保險金。
現在,她勢必是要追回這筆錢的。
一個奪人丈夫,又搶人遺產的故事,如果放在知乎或者微博上,隨隨便便就獲得上百萬的關注。
但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里,因為性別的對換,我們看到了它的另外一面。
原配劉三蓮,一露面就能讓觀眾看到她的外部屬性:
聒噪。
出場風風火火,嘴裡罵罵咧咧。
她跑到小王家裡,讓他退還丈夫的保險金。
一個字接一個字蹦躂出來的,全是「變態噁心」這樣的詞。
在劉三蓮看來,她所有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憐的女人,覺得全世界都虧欠於她。
真要說起來,劉三蓮也的確可憐。
原以為是自己走運,嫁給了一表人才又是大學教授的丈夫宋正遠。
但相敬如賓了十幾年後,幾夜未歸家的丈夫,突然要和自己離婚。
背後的原因,是平地一聲雷。
丈夫說他是同性戀,喜歡的是男人。
這樣的「騙婚」行為,任誰也無法接受。
可,又能怎麼辦?
在這之後,劉三蓮就把重心放在了兒子宋呈希身上,為他規劃一切。
她心中懷抱著萬千父母對孩子的希冀:
出人頭地。
同時因為丈夫的失格,這個希冀在劉三蓮心裡變得更加執著和強硬。
一步步一筆筆,都被她謀劃的穩穩噹噹,不能出一絲差錯。
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就出在丈夫死後的保險金上。
這筆保險金,本是兒子宋呈希將來出國留學的必備資金。
但丈夫,卻在死前把收益人改成了小王的名字。
事關到兒子的前途,劉三蓮如何能忍?
雖然劉三蓮一心為著兒子,但正在叛逆期的宋呈希,卻並不接受這樣的好意。
在他心裡,他媽劉三蓮是世界上最吵的女人。
從早嘮叨到晚。鬧得他頭疼。
並且,她還是能夠闖入好萊塢的演技派。
前一句還是喋喋不休,下一秒就開始哭訴自己的不容易。
眼淚說來就來。
然後看到自己做的事情被發現,理虧了,又能立馬平靜下來,裝作沒事人的扒拉著碗中的飯。
這即興反應,你說厲不厲害?
所以,宋呈希一點也不喜歡劉三蓮。
他看著她一點到晚只會談錢錢錢,就認定她是因為這個才嫁給宋正遠的。
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劉三蓮是個壞人。
在一次被「壞人」扔掉了父親送的禮物後,宋呈希離家出走了。
他去的地方,正是小王家裡。
他不想再去面對那個暴躁吵鬧的母親,也想留在這個搶走老爸的男人身邊,尋找自己的答案。
小孩的世界,向來都是非黑既白的簡單。
一開始,看到小王並沒有因為老爸的離開而傷心。
宋呈希同樣覺得,小王也不是個好人。
但在日漸的相處中,在一次次的摩擦下,他發現一切和自己想的並不一樣。
小王當然不叫小王,他的名字叫阿傑。
阿傑是一個同性戀,他整天刁著一根香煙,穿著睡衣亂跑,看起來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劉三蓮帶著兒子闖到家裡,指著鼻子罵他不要臉臭變態。
他並不生氣。
宋呈希固執的待在他家樓下不肯走。
他選擇接納。
忍受著愛人妻子的騷擾,照顧著愛人的兒子,這樣的「小三」,看起來和想像中的好像並不一樣。
而事實上,阿傑不是小三。
他認識宋正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大家都是男孩的時期。
一個是劇場打雜的小工,一個是平易近人的教授。
兩個人,就在劇場昏暗迤邐的燈光下,擁吻相愛了。
但開心的時光並沒有維持多久,作為家裡的獨子,作為大學的教授,宋正遠最後決定結束這段感情。
他需要回歸正常,娶妻生子,去過正常人的生活。
面對決然離去的宋正遠,阿傑放手了。
而十幾年後,當宋正遠拖著病重的身軀重新出現在阿傑面前,說想要在死前做回自己時。
他還是選擇用愛去接受這個人。
故事講到這裡,就已經回答了片名提出的那個問題,也是宋呈希想要探尋的那個問題——
誰先愛上他的?
愛情里先來後到的順序似乎很重要,彷彿誰先來了,誰就佔據了感情的道德高地。
但在這部電影里,並不是這樣。
她是先遇見的那個,他是先愛上的那個。
她是和他結婚的那個,他是陪他死去的那個。
誰先來了,誰先愛了,這些都不是這部電影真正想要訴說的重心。
只是,愛才是。
就像阿傑說的那句——
愛最大。
在電影,無論是阿傑還是劉三蓮,都愛的純粹,愛的強大。
一個,為愛隱藏了十年。
這十年對阿傑來說,每一天都像一萬年那麼長。
而即使曾經被放棄,再次擁有時,他還是能愛的義無反顧。
陪愛人剃掉自己的頭髮,借高利貸幫他做手術。
為他送一籠包子成為了慣性,客廳的桌上依然放著他讀過的《人間失格》。
甚至還執拗的想要在他百日之時,重新編排那場讓他們相識的話劇。
阿傑的愛,是成全和犧牲。
而另一個,被愛欺騙了十年。
劉三蓮是社會上傳統妻子的縮影,被傳統思想攜裹,害怕輿論的指責和白眼。
她的愛是掛在嘴邊的那句「我為你付出了多少」。
她的愛是不要尊嚴的妥協,即使知道了丈夫是同性戀,依然想要把他留在自己身邊。
這兩個人都在用力愛著,同時,他們也都被現實所侵略著。
阿傑是不被大眾所承認,躲在陰暗地下的同性戀。
他的愛,是擺不上檯面的東西,是會傷害至親之人的利刃。
劉三蓮是在歧視和逼迫下產生的、病態式的「同妻」。
她的愛,將會變得像是笑話一樣,有,還不如沒有。
所以看到最後,你會理解這個女人的歇斯底里,她的憤怒暴躁。
因為她所付出的愛,所渴望的愛,最後都成為了謊言中的泡沫。
就連一點點回饋,都難以得到。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就是這樣,一點點剝開了這個社會最難以言說的痛處。
它包裹我們以往所觸及過的同性戀,和對同性戀的歧視、不認同等問題。
又更深層次的摸到了在這種不被認同之後,所造成的更嚴重的後果。
是我們所謂的「同妻」「形婚」,也是一個虛情假意、沒有愛的家庭。
而這樣的故事,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內地曾經統計過的中國「同妻」人數,高達1600萬。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它意味著,有1600萬的女孩,跌入虛假的婚姻之中。
她們並不知情,或許還為之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和愛情。
就像電影里的劉三蓮一樣。
聽到這裡,可能你會憤怒,會痛恨宋正遠這樣的「渣男」角色。
但如果看過整部電影,就能體會出它真正傳遞出的情緒,是原諒。
就像劉三蓮最後原諒了宋正遠,理解了阿傑。
這也是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
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原諒,但是從那一天開始,你變得比之前更加快樂了。
放過對手,其實也是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