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被國內朋友拜託給他買兩瓶正露丸寄回去,才知道日本的正露丸居然也被國人知道並認可了。其實,以個人經驗,實事求是的講,正露丸的效果確實不錯。筆者可謂是初識正露丸,就得益於正露丸,就那幾粒苦巴巴黑褐色的小藥丸,曾經「立特靈」(痢特靈)的止住了我的腹瀉。據日本《百科事典》介紹:正露丸的主成分是一種具有強力鎮痛作用的殺菌藥劑,對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的治療有強效。日本人稱它「クレオソート」(漢字寫作:結麗阿曹多)。查翻譯辭典才知,我們叫它「雜酚油」或「木榴油」。
說起正露丸的歷史,日本醫藥商家往往都會自豪的介紹正露丸的百年歷史。據說它的製造契機是緣由甲午戰爭,當時由於日軍使用了不衛生的水源,而導致軍中流行下痢、牙痛等症,日本陸軍醫學院的教官就用此種藥劑研製出了最初的「結麗阿曹多丸」供應軍中。而後來擁有的喇叭商標,據傳則是為紀念在甲午戰爭中雖身中數槍但直到戰死倒下前,仍然不停地吹響進軍號的士兵木口小平而設計的商標。而主張自己才是正露丸元祖的日本大阪大幸藥品公司,一直以大阪藥商正露丸開發者中島佐一的中島藥房的開發銷售時期為正露丸正式面世時間,那是1902年。也是那家中島藥房,同樣是出於紀念意義,當時就命名這種藥丸為「忠勇正露丸」。
不過,熱賣至今時的正露丸真正得以一夜揚名,卻是得益於在1904年由日本與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進行的一場戰爭。那一年5月,日本「黑木第一軍」6萬人首先由朝鮮半島強渡鴨綠江,擊敗沿江沙俄守軍攻入中國境內。隨後,隨著日軍大批登陸遼東半島,日軍開始全面挺進東北,欲求進而攻佔「露西亞」(日本音譯俄羅斯國名),不想,日軍大部隊正雄赳赳氣昂昂的北上之時,卻突發「集體拉稀症」,直把眾皇軍的羅圈腿瀉的差不多直接括弧了,武士道精神當然也早已跑到爪哇國去了。據當時統計,共有25萬士兵病倒,約三分之一人感染上了腹痛、腹瀉和腳氣等症。據戰後日本軍部統計,日俄戰爭期間,僅腳氣病一項,日軍中每三個士兵里就有一個患上了該種病症,死亡人數則高達27800人。為此,日軍部緊急徵調大批徵調「結麗阿曹多,配布全軍,從而使日軍腹瀉疾患立解,戰意高昂起來,終於打的北極熊不得不坐下來談判了。
得勝的日軍回國後,盛讚「忠勇征露丸」,是「打敗露西亞的萬能葯」,日本軍中也美其名曰「征露丸」,意即「征服俄羅斯之藥丸」。而後,在與俄羅斯的四年戰爭期間,一直使用「征露丸」這個名稱代表該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因顧慮戰勝國之一的俄羅斯對此藥名不感冒,才將其更名為「正露丸」,殊不知,「正露」、「征露」本就意近,日語發音亦相似,北極熊若認真計較,日本的一番苦心,根本就沒啥意義。
不過,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中,傳說的征露丸能治腳氣,據後來回國的士兵們證實,則是子虛烏有之事。現在我們都知道,腳氣病其實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然而當時日本陸軍高層卻認為腳氣病是細菌感染的傳染病。正好當時軍中配布的治療腸胃病的藥丸「結麗阿曹多」以殺菌聞名,日本陸軍上層認為該葯也可治腳氣,於是,便開始給士兵使用這種藥丸,想要以其殺死「腳氣病細菌」。不過,正應了那句「理想很豐滿,現實是很骨感」之說,士兵們吃下這種藥丸。對預防和治療腳氣病並沒有什麼效果。為此,還被同樣患腳氣但卻因採取了正確的食療方法使得腳氣病成功得到抑制的日本海軍嘲笑陸軍傻帽。
話有點扯遠了。不過,經過了百餘年,正露丸倒是不僅經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還有那麼一點譽滿東南亞的感覺了。如今,在日本共有30餘種正露丸熱銷,正露丸也已不僅僅是日本人的家常必備葯,即使在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正露丸也是極受歡迎的常用藥品之一。據說,正露丸現在還成為了來日旅遊的中國遊客購買日本常用藥的必買藥品之一,其實,就是筆者個人,正露丸也是家庭必備葯,即使出國旅行,也是必攜藥品之一,沒別的,就因為胃腸一不舒服,吃下幾粒正露丸,那是真的「立特靈」呵!
不過,正露丸雖好,想起它的製造和成名史與中國那匪淺的尷尬關係,吃著它,就不僅僅只有那麼一點苦味了。但怎麼看它,又都有點像我們的中藥,沒準兒,與咱中醫漢方還有點什麼不清不白的關係呢。呵呵!權當阿Q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