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極具名氣的西敏聖彼得皇家書院(英語:The Royal College of St· Peter in Westminster),簡稱西敏公學表示,已經放棄在華設立6間姐妹學校。
這6間姐妹校包括由2017年開始籌備且已經興建好的四川成都學校。在原本計劃中,這間新學校會錄取2000多名3至18歲學生,以雙語教學;其餘5間學校則計劃會在2028年前完工。
西敏公學有接近900年歷史,對華擴張計劃是該學校首次在倫敦市中心、國會旁邊的著名校舍以外,成立姐妹學校。近年來,不少收費高昂的英國私立學校都嘗試在內地拓展。德威學院(Dulwich College)最早在2003年就在上海設校,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則在英國外營運超過10間學校。
西敏公學董事會主席巴坦(Mark Batten)昨天向學校社群發信表示,因受疫情及教育政策近來的轉變,校方無法繼續推行計計。
巴坦表示,計目標是在內地建立6間雙語學校,推廣西敏公學的學習方式,以及發展文化和科技交流,並且將在華賺取的收益補貼倫敦及英國其他地方的窮困學生,因此有多方面的好處。 他說:非常不幸地,現在興辦這種學校的環境跟2017年時非常不同。
在2017年,西敏公學表示會教授內地國家教學課程,並在課程中加入學校自己的元素。當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對華研究院院長曾銳生已對英國媒體表示,當局不會容許有人教導學生一套有別於非現實歷史和形態知識。 今年4月,根據新頒布法例,不再批准由外國實質控制、提供九年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一些省市更限制課程中使用外國教科書。
由於西敏公學是註冊慈善團體,校方透過英國全資子公司Floreat Overseas Holdings Limited(簡稱FOHL)授權一間香港公司使用其校名,以及提供教育諮詢服務,並由該香港公司營運內地的姐妹校。西敏寺中學表示,學校和FOHL都沒有向內地姐妹校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