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們推薦此景點後,我先後在今年8月中旬、下旬和今天(2021年9月12日)三次探索法雨寺,其中第一次的第一條道路選擇是對的,但那天山裡霧蒙蒙的找不到位置,所以也沒有堅持走下去,而且一塊電板的割草機電力也不夠,第二次依照兩步路走了歷史軌跡,攜帶兩塊電板的割草機開路,結果鑽茅草叢、過溝壟、過草地,碰一鼻子灰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氣力幾乎耗盡,前兩次為了節約體力還取巧用電踏車騎過去。這是第三次,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在重裝備情況下騎純人力小輪過去,騎行2小時才到法雨寺進山口,根據指點走去香城林場的黃土道,這次能見度極好,路上可以隨時觀測到法雨寺門頭遺迹的位置。
走不多時,上坡的黃土路出現了一條台階岔路,大致方向也對,可以通過走台階路繞到法雨寺的後面,但直線距離大概有300米。接著就是離開台階路用割草機開路走進梯田,目標前往殘牆(法雨寺後院倒塌的圍牆),下了大概6級梯田就可以抵達殘牆。同時,在這條路上可以清晰地仰望觀景台,甚至可以聽到上面傳過來的歡聲笑語。或許觀景台上的人可能也會發現我在穿越這裡,因為我穿著非常顯眼的「鮮亮黃」騎行服。
從殘牆翻越進入後院,此時的路難度等級提高,需要鑽過小竹子叢林,割草機好難切斷堅韌的小竹子而且小竹子和荊棘互生,非常難穿越,我只能用割草機勉強開個「洞」再往裡鑽,鑽下去還有2米的土坡,下了土坡又是荊棘林,劈開荊棘還有3米多高的茂密茅草叢林等著你,非常密的交織在一起,還好在茅草叢林還能找到早先驢友開路留下的痕迹。循著痕迹繼續開路,但非常艱難。最後離目的地10米左右,割草機電力耗盡,剩下的路只能鑽茅草洞,最後5米採取人體壓路機方式硬是在茅草叢上爬出一條路抵達法雨寺遺迹。
根據記載,寺廟門坐北朝南,具體時間無法考證,網上有介紹說是在明朝以前就有,據介紹寺門前應該有10米石台階,但被茂密的茅草全覆蓋,現場無法探查,寺廟山門長11米、寬4米,高5米,由麻石塊磊成,風化較嚴重,能屹立到今天著實不易。法雨寺三個字還非常的清晰,寺門門頭比較小巧,估計原來建築物也不會太大。由於平時少有人到訪,周邊的茅草將遺迹裹得嚴嚴實實,感覺它已經快被遺忘了,大家在觀景台可以俯瞰到雨法寺,可能大家都沒有留意過,也希望大家路過香城時可以過來看看,需要等級較高的徒步驢友才能成功進入哦,因為現在比2014年那會兒進入的難度等級升級了,需要一些穿越器械和穿越技巧,特別提醒要注意安全。
今天全程耗時7個小時,全程往返60公里,能夠成功要感謝車友、網友和途中偶遇的徒步達人的指點,也感謝關心支持我的粉友們,讓我提升了探索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
秋天的早晨有涼爽的山風
背著割草機、電板、單反.....重裝騎著純人力的小輪上山
遙看洗葯湖山頂的雲海
觀景台和雲海
田尾
觀景台
洗葯湖山頂
觀景台、帳篷
洗葯湖山頂的爛尾樓
走進法雨寺
清晰的文字
門頭造型
敬上香以表謝意
茅草基本全覆蓋 植物會破壞遺迹嗎?
在行者實時記錄的準確路徑
702電視塔
走到殘牆 階段性勝利
用攝像頭舉高高拍攝
2021年的遺迹近況
慶賀勝利
回顧艱辛的開路過程
漿果液體灑到身上點點紅
開路過梯田 目標殘牆
梯田的植被 也有很多帶刺的植物
下殘牆 穿越難度提高 荊棘叢生
割草機沒電 開始人肉推進
人體壓路機開到法雨寺門前
從觀景台下山的驢友隊伍
返回的路上與單車匯合 在石頭沙發上小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