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健兒奧運創佳績 炎黃子孫同心圓夢享榮光

2022年07月03日12:47:16 熱門 1368
中華健兒奧運創佳績 炎黃子孫同心圓夢享榮光 - 天天要聞

資料圖:8月8日,日本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東京奧運會閉幕式舉行。圖為中國代表團閉幕式旗手蘇炳添舉國旗出場。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題:中華健兒奧運創佳績 炎黃子孫同心圓夢享榮光

作者:施綰佳

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斬獲38金32銀18銅的好成績,位列金牌榜第二,僅次於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好成績。還有許多運動員雖然沒有得到獎牌,也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網路上還廣為流傳著一張獎牌榜,將中國香港體育代表團、中國台北體育代表團的獎牌與中國體育代表團同列,對所有中華健兒表示祝賀並感到自豪。事實也正是如此,這些比賽佳績的背後,是運動員秉持奧林匹克精神,追求卓越,更是炎黃子孫攜手奮進,踐行奧運會的理念: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百年追夢

本屆奧運會期間,人們更多地回想起中華民族的奧運之路和那些追夢人。

1896年,由英國人創辦的上海英文報紙《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刊登一篇文章,通篇譏諷、嘲笑中國的一切,指稱中國為Sick man of East Asia,即「東亞病夫」。自此,歐美等西方強國都以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態,用這個詞羞辱中國。

就在同一年,第一屆現代意義上的奧運會在希臘雅典召開。賽會開始前,組委會向世界各國發出參賽邀請,其中包括剛剛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當時的中國貧弱不堪,清政府並不清楚什麼是「奧運會」,只派出觀察員參會。

1908年,渴望國富民強的中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天津青年》雜誌上提出「奧運三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我們的運動員什麼時候能夠得到一枚奧運金牌?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能夠舉辦奧運會?"

海內外中華兒女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時間,用行動來回答這三個問題——1932年,劉長春作為中國唯一的參賽選手,站在洛杉磯奧運會百米短跑賽場上;1984年,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摘取男子射擊金牌,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奧運三問」擁有了完整的答案。

「東亞病夫」的屈辱早已一去不返,但回答「三問」並非圓滿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展示國家形象和綜合國力的平台。

2020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率先有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為運動員集訓備戰奧運會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才有了中國運動員在東京賽場上的乘風破浪,更向世界展現了積極向上的中國力量。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能量,正推動著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願景邁進。

同心圓夢

追尋中華體育夢想的路,亦是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的奮進之路,凝聚著港澳台胞、海外華僑華人的赤子之心,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每逢奧運會舉辦,賽場內外都有海外華僑華人為中國健兒加油鼓勁的身影。本屆東京奧運會開賽前,出於防疫考慮,觀眾不能進場觀賽,在日華僑華人為中國健兒加油助威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他們在家門口掛起加油標語、在場館外揮舞五星紅旗,無論身處何處,一心為中國隊加油打氣。

東京奧運會體育展示團隊中唯一的中國工作人員李和林,極力爭取到中國女排「謝幕戰」的播報工作,用中文報出每一位中國女排隊員的名字,並在比賽結束後為她們播放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致以深情的告別語。

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的鼎力支持和積极參与,為中國的奧運樂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收到來自105個國家和地區的逾35萬名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9.4億多元人民幣的捐款,成為全球華僑華人與港澳台同胞為奧運作出貢獻的標誌性建築。

中國的發展進步、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與海外華僑華人長期的支持與貢獻分不開。放眼中國內地的許多省市,都有港澳同胞和華僑捐建的各類體育場館和設施,在廣東、福建等地僑鄉尤為集中,為僑鄉體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近代中國許多體育單項運動也是由歸僑支撐起來的,他們將先進的體育理念、技術與訓練方法帶回國,培養了大批的新中國體育人才。

閩粵地區湧現出一批運動之鄉,如廣東中山被稱為「體育之鄉」、台山被稱為「排球之鄉」、梅縣被稱為「足球之鄉」、東莞被稱為「游泳之鄉」和「舉重之鄉」;福建莆田被稱為「田徑之鄉」、晉江被稱為「籃球之鄉」等等。

2021年8月1日,來自廣東中山的蘇炳添以半決賽小組第一的成績,讓中國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奧運會男子百米飛人大戰決賽的跑道上。9秒83打破亞洲紀錄兩小時後,他以9秒98的成績完成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百米決賽上的首秀。蘇炳添突破所謂人種局限,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能做到」,不僅令中華兒女倍感自豪,更讓許多亞洲國家的人們都為之振奮。

來自廣東汕頭、25歲的中國跳水選手謝思埸,則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跳水男子雙人三米板、男子三米板冠軍,坐擁「奧運雙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作為廣東同鄉,蘇炳添與謝思埸還有另一個「公約數」:暨南大學。蘇炳添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謝思埸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都就讀於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僑生及港澳台生的比例遠超其他高等院校,該校同世界五大洲數十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機構簽訂了雙邊協議或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可謂「聲教訖於四海,俊彥遍於五洲」。

具有重視學生體育鍛煉傳統的暨南大學,為中國國家代表隊輸送過許多體育健將,用奮鬥追逐夢想,用拼搏書寫榮光。1936年,暨南人首次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2016年,暨南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陳艾森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男子雙人10米跳台金牌,是暨南學子在奧運會上首次奪金,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他又獲得該項目的銀牌。正如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所說,暨南人在賽場上展現了大國體育健兒的風采,展現了暨南人「忠信篤敬」的精神風貌,是暨南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攜手築夢

1959年,香港球員容國團通過在廣州的專業訓練提升球技,在德國多特蒙德舉行的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男子單打冠軍,為新中國贏得了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

2021年,中國隊與中國香港隊同時站上了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項目領獎台。儀式結束後,兩隊合影留念,五星紅旗與香港特區區旗交相呼應,金牌與銅牌熠熠生輝,成為中國體育史上又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

東京奧運會羽毛球賽場上,中國台北隊男雙組合王齊麟、李洋擊敗中國隊選手奪冠,女單選手戴資穎不敵中國隊選手陳雨菲,獲得銀牌。網友稱讚兩岸選手帶來精彩比賽,看到兩岸選手同登領獎台,更有人說,這是「兩岸贏了」。

兩岸及港澳體育交流合作的傳統已行之多年,賽場上的對手,也是賽場下的摯友。內地(大陸)奧運冠軍曾多次訪問港台地區;港澳、台灣運動員經常到內地(大陸)參加集訓、比賽,與內地(大陸)運動員交流切磋,相互促進;每年一次的兩岸奧委會體育交流座談會今年已舉辦至第23屆。

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中國香港隊、中國台北隊在很多項目上都取得了超越以往的好成績,相互間體育交流合作發揮的積極促進作用不可忽視。這些成績,值得兩岸及港澳全體同胞共同慶祝、共同自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奧運會是體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於一身的世界級運動盛會,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與團結。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拚搏的每一個瞬間,奧林匹克精神都熠熠生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新時代的中國站在新起點上,中華民族的體育事業正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再過不到200天,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將拉開帷幕。北京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座舉辦夏奧會和冬奧會的「雙奧之城」。東方古國與奧林匹克的再次握手,承載著新的夢想出發,將與世界分享中國精神,令人期待。所有炎黃子孫當更加團結自強,共圓夢想、共享榮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