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開始實施,進一步加速行業升級提質

嬰幼兒奶粉,是根據不同生長時期嬰幼兒的營養需要進行設計的,以奶粉、乳清粉、大豆、飴糖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經加工後製成的粉狀食品。

備受關注的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已正式實施,這一國標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的奶粉「新國標」。此次「新國標」較之前相比的變化主要為充分保證嬰幼兒配方食品營養有效性,修訂或增加了產品中營養素含量的最小值;為充分保障嬰幼兒營養的安全性,修訂或增加了產品中營養素含量的最大值等。

眾所周知,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嬰幼兒奶粉的市場空間巨大,因此行業競爭也十分激烈。再加上近日起開始實施的號稱國內「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的影響,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洗牌與結構升級將進一步加速。

新國標的出台,備受行業關注,但由於新國標對嬰配粉的配方要求更細更高,且疊加第二輪配方註冊,通過的門檻有所提升。主管部門也給予了近兩年的緩衝期,奶粉新國標到2023年才正式實施。據全拓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3月,全國共有31家乳企合計133個品牌及373個配方通過新國標註冊,按通過註冊品牌數排序,前五分別為飛鶴、君樂寶、貝因美、惠氏、伊利。通過此次新國標的實施,多家乳企借新國標調整展開一場配方競賽,大量使用新技術和臨床研究成果,希望在存量競爭中佔得先機,推動行業「卷度」加劇。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嬰幼兒奶粉行業發展有著天然優勢,市場需求更是逐年遞增,從消費者購買偏好來看,近六成的消費者在購買嬰幼兒奶粉時更加偏向於購買國產奶粉,其首要因素是國產嬰幼兒奶粉更加適合中國寶寶,佔比為48%,其次是國產嬰幼兒奶粉性價比更高,佔比為38%,對國產品牌有天然的信賴感、國產嬰幼兒奶粉更豐富,選擇更多、成分/配方更加安全健康也是消費者購買國產奶粉的動機。

隨著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奶粉銷售渠道也逐漸多樣化,消費者在線上以及母嬰店買奶粉的比率逐年上升。據全拓數據顯示,消費者自2011年至2021年間,在母嬰店購買奶粉的比率從36%增長至60%,從電商購買奶粉的比率從15%增長至33%,從商超購買奶粉的比率從49%降低至7%。由此可見,消費者更加傾向於從母嬰店以及電商渠道購買嬰幼兒奶粉。

全拓數據認為,自新國標實施以後,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會進一步加速洗牌,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同時隨著我國三孩政策的頒布,行業市場發展空間較大,同時龍頭乳企將科研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國產奶粉企業在奶源、加工技藝、質檢等方面具備更大的主導權,未來,高端奶粉或將成為行業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