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做「房中房」隔音要多少成本?安靜家隔音提供材料和安裝指導


共振噪音治理,先減震再隔音,減震不行,隔音無效。

懸浮減震降噪工藝「無震」超越「減少震動」的層面。


比如天花板隔音:

1. 外行用吊杆固定在天花板,就是聲橋,一定會傳導共振,導致很多網友反饋「說話聲減小了,腳步聲拉椅子沒減」。

2. 天花減震器原理是減少震動,只能減少,不能切斷聲橋。

3. 懸浮吊頂與天花板無任何接觸,沒有傳導就是「無振」。


懸浮降噪工藝自2012研發和運用以來,升級和改進了多個版本,目前為最新版本。相比經典懸浮工藝,同樣的方案:承重減輕了15斤/平方、厚度減少2厘米、增強了吸音效果、減少了2道工序、安裝更簡單...

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吊頂和牆面僅需9厘米厚度,就能打造整體懸浮結構的房中房,與天花板和牆體徹底隔開,無任何接觸,徹底斷開聲橋,是目前家庭隔音領域「共振噪音」治理的最有效的方案。 新懸浮 也並非完美,跨度大的空間還得用經典懸浮工藝,兩個版本在優勢上實現了互補,後續同步推廣和運用。


做懸浮「房中房」要多少錢?

以10平方、層高2.8米的卧室舉例:


【超薄方案】隔音材料「1棉1氈」;整體降噪5~6成左右。

「吊頂」厚度9厘米;「牆面」厚度8.8厘米;

所有材料成本共1.4W左右。(含利用率10%)


【標準方案】隔音材料吊頂「2棉2氈」,牆面「1棉2氈」;整體降噪6~7成左右;

「吊頂」厚度14厘米;「牆面」厚度9.2厘米;

所有材料成本共1.9W左右。(含利用率10%)


主材:西班牙進口Tecsound環保隔音氈、定製80k容重無甲醛隔音棉、熱鍍鋅鋼材、定製鋁材、副龍骨、豎龍骨、木工板、石膏板、防潮膜等…


浮築樓板、彈性地板、懸浮地面基礎上做「房中房」,效果最理想。


如果地面不做,能不能做房中房?

1、樓上共振噪音,地面傳出很少,主要集中在牆體和天花板;

2. 吊頂和牆面可按「房中房」獨立懸浮結構安裝,同樣實現「無振」的理想效果;

3. 「房中房」可以拆分單獨使用,核心是「獨立的整體」,與天花板和牆體沒有一丁點的接觸,徹底切斷了聲橋,沒有了共振,只要做好隔音層次即可,是很簡單的操作。



「安靜家隔音」——只做高品質的家庭環保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