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作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我是如何囤貨的?
我在囤貨的過程中,是按照以下方式進行的——出一進一,按時間節點確定囤貨量。
在開始極簡生活以後,我就養成了一個新的生活習慣,就是給我生活中的物品做一個簡單的檔案,直白點兒說就是在本子上記錄上物品的購入時間、使用頻次、用完的時間等信息,這樣就可以大概的總結出來我對每類物品的需求情況。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2022年4月5號開始使用一瓶200毫升的爽膚水,基本上每天使用一次,這瓶爽膚水在2022年8月13號使用完畢。這樣我就可以知道:我每四個月使用一瓶200毫升的爽膚水,我就知道在下單的時候選擇怎樣的量和頻率了。因為我的護膚品每年都在大促的時候買,所以在雙11購買的時候,我會選擇下單一瓶爽膚水,再加上購物時所贈送的中樣和小樣,就可以很安心的到第二年618再下單了。
其他物品的囤貨思路也是這樣子的,下面我將分類介紹我各類物品的囤貨情況。
第一是米面糧油等食物:
米面糧油等這樣能保存時間較長的食物,我一般保證家裡有一個季度的用量,等到快吃完的時候,才會購入下一個季度的量。
像是木耳、豆皮、干蘑菇等食物,我家裡有專門放這些食物的保鮮盒,我每次都會等到保鮮盒內的食物快到底的時候再購買,因為這些食物吃的頻率並沒有那麼高,所以我並沒有把他們放在角落裡,而是放在冰箱冷藏里。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我每一次採購的時候都不會買太多,按我家的消耗情況保持三天左右的量,防止它們因為來不及被吃而發生腐爛。
至於一些凍在冰箱里的素食和肉,我還沒有找到特別好的節奏去把握它們,能做到的就是在本子上記上不同冷凍食物的名稱和購買日期,盡量再買來一個月內吃掉。
第二是洗護用品:
我感覺洗護用品是一個特別容易囤多了的品類,看直播或者是逛超市的時候很容易買下超量的洗護用品,感覺他總會用得上,當時看到的價格又比較合適,所以就會攢下一堆。
我的洗護用品大部分是按照一個季度的使用量進行囤貨的,如果沒到時間,我看到再便宜的價格都不會入手。
或許極簡到後期,都會思考生活和環保的問題,我現在的洗護用品囤貨比較簡單,我一般每次囤兩斤的無患子,三塊冷制皂,這是我一個季度的使用量了。
我逐漸放棄了使用塑料包裝的一些物品,比如說塑料瓶裝的洗衣液、塑料瓶裝的洗手液、柔順劑、護髮素等等。
第三是衛生用品:
衛生用品我一般也是只讓家裡有一個季度的用量。因為我現在在逐漸用棉麻手絹代替抽紙,所以我的抽紙使用量比較小。
至於其他的衛生用品,我也是按照我家裡日常使用的情況來準備一個季度的量,不到時間的話,我是不會再買的。
剩下的其他方面就不一一舉例了,但是總的來說,我的囤貨情況就是大部分物品只在家裡囤一個季度的使用量,只有到了該替換的時間才會繼續買進新的,不到時間的話是不會買的。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會不會提前用完的問題,在我這裡是從來沒出現過這種狀態的;還有人擔心來了客人怎麼辦的問題,我準備了一套,專門給客人使用的物品,但因為我家真的很少很少會來客人,所以他到現在還在我的家裡柜子里存放著。
在我看來,極簡併不是說生活中的物品要保持怎樣的一個數量,而是說要減少外界聲音對自己生活的干擾,擺脫對物品的過度依賴,讓物品能夠真的為生活服務,而不是說生活圍繞著物品打轉。
所以適當地囤貨真的有利於我們的生活保持穩定的節奏。
我的囤貨原則基本上就是出一進一,不盲目大量購入自己未使用過的物品。
作為一個極簡主義者,現在使用的物品真的越來越少,就拿以前的洗護用品來說,我真的有一柜子,但是現在用得品類很少了,而且我盡量選擇使用不給環境造成過多負擔的洗護用品,還總結到一些比較好用的方法,比如用橘子皮煮水來清潔灰塵。
雖然我現在也囤貨,但是身邊的物品確實不是很多,最起碼比起一年半前,真的是少了很多很多。
因為我慢慢地消耗掉之前自己的囤貨,而在那些物品消耗掉之前,我都沒有再購入過它的同類物品,所以我雖然也囤貨,但現在所有的物品都保持著一個使用周期的存量。
這樣既可以應對一些突發的情況,又不會造成浪費,更不會讓自己為了收納和整理花費大量時間。
總的來說,給自己的生活物品建立一個檔案,對於囤貨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幫手,那會讓生活保持一種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