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2022年11月01日00:30:15 家居 1441

在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里,我們都未曾停止過對「未來的家」的想像。

1911 年,托馬斯 · 愛迪生在《邁阿密都市報(Miami Metropolis)》上預言:「21 世紀的嬰兒將會躺在鋼製的搖籃中搖晃,他的父親將坐在鋼椅上,身旁是鋼製的餐桌,母親的閨房則用各種華麗的鋼製傢具裝飾。」

對當時的愛迪生來說,一個鋼製的房子便是他對先進科技的全部理解。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人們的想像總是受限於當前時代的科技發展,在經歷了電力時代的技術爆炸後,人類開始走出鋼製的籠子,對於未來家庭的想像逐漸變得豐富起來。

會自動訂購牛奶的郵箱、40 英寸的超級大電視、永遠不用拖地的地板……

「未來的家」變得越來越具體,比起「科技」,我們更想用「魔力」一詞來形容這個想像的場景,畢竟我們只在《哈利波特》的電影中才能看到會自己動起來的拖把,和能自動亮起、熄滅的蠟燭。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如今,這些魔法般的場景已經被科技實現,「永不停歇的掃把」變成圓形的掃地機器人,「自熄自亮的蠟燭」則變成了智能燈泡,所有的魔力被我們用一個簡單的詞概括——智能家居。

這場對「未來的家」的改造革命吸引到了全球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參與,走在科技前沿的蘋果也不例外。

2014 年,蘋果在 iOS 8 上正式發布了 HomeKit 套件,為這所「未來的家」打下基礎。兩年後的 iOS 11 上,蘋果發布了家庭 app,增加了對家庭中樞和自動化的支持,勾勒出「未來的家」的大致輪廓。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到了 WWDC2021,蘋果拋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名字—— Matter 協議,蘋果宣布 Matter 未來會被整合到蘋果的智能家居體系中,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就在人們仍對 Matter 似懂非懂之際,蘋果正式在 iOS 16.1 更新對 Matter 設備的支持,並帶來了全新的家庭 app,幫助用戶真正地搭建出心目中的「未來之家」。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 Cecilia Dantas

在這場智能家居變革來臨之前,蘋果家庭產品營銷團隊的 Cecilia Dantas 接受了愛范兒的專訪,分享了 Matter 接下來將如何改變人們看待智能家居的態度。

我們相信,智能家居設備最終會被帶到更多消費者的家裡,這將會是一件真正令人興奮的事。

智能家居需要再一次進化

智能家居從最初的概念萌芽到發展成現在的千億級市場規模的龐大產業,已經歷了近 30 年的發展。

很多過去只存在於科幻片的場景如今已成為現實,例如我們可以只需要給語音音響下個指令,洗衣機就會自動洗衣服;當我們離開家時,所有的燈、窗帘會自動關上,掃地機器人會自己幹活……

這些美好的場景被無數的智能家居廠家描繪過一遍又一遍,大家都在傳遞同一個訊號:智能家居的風潮已經做好準備吹向千家萬戶了。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終於,一些熱衷嘗鮮的人們被這些美好畫面打動,下定決心要對這座住了十幾年的老房子來一次「青春改造」。但正當他們準備下單時卻意外地發現,智能家居這個池子,遠比它表面看起來要深得多。

首先向消費者襲來的是各種協議的名字:HomeKit、Zigbee、藍牙、Wi-Fi……各種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扎堆出現在眼前,看得人們無從下手。

接著是看不見摸不著品牌壁壘:只有同一個品牌或者同一個陣營的產品才能實現設備間的聯動和通信,一旦買錯,「智能」便無從談起。

雖然智能家居想要敲響普通消費者的大門,但顯然消費者們還沒做好準備去接受它。

如果人們需要經過大量的學習才能掌握這份「魔力」,那麼註定會有一大部分消費者只能成為無法使用魔法的「麻瓜」。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而 Matter 協議的出現,便是要用一把利斧,削去這道高不可攀的門檻。

關於 Matter 協議,愛范兒在今年年初與 CSA 聯盟 CEO Tobin Richardson 的專訪文章中有過詳細的報道。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簡單來說,Matter 協議是包括蘋果、Google亞馬遜華為、宜家等超過 280 家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智能家居協議,和過去會構成品牌壁壘的專有協議不同,Matter 可以實現跨品牌間的智能家居設備連接,這在過去幾乎難以想像。

我們很高興成為第一批發布 Matter 支持的公司之一,我們之所以認為 Matter 對行業有意義,是因為 Matter 的配件可以跨平台工作。因此,這意味著用戶將有更多的選擇,製造商也只需要採用一個協議,就可以服務更多的客戶。

Dantas 表示,Matter 對智能家居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蘋果團隊相信 Matter 標準可以給消費者和整個行業帶來好處,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激動。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9to5mac

Matter 的出現到底會給消費者帶來哪些直觀的改變呢?

事實上,用戶在使用時並不會察覺到有明顯的變化。

Dantas 的回答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她進一步解釋道。

在設計 Matter 時,我們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讓 Matter 協議與 HomeKit 等家居系統實現無縫地銜接,這是一個發生在底層的改變。

Matter 真正帶來改變的地方是,當用戶走進一家商店,只要拿起的設備帶有 Matter 標誌的設備,就能帶回去與現有的家居系統搭配使用,而不需要思考兼容性的問題。

Dantas 認為 Matter 最大意義就在於,它還原了智能家居設備本應該有的體驗——購買、使用、享受,和家裡其他的傢具、設備別無二致。

恰恰是這種人們最為熟悉的體驗,在未來將會改寫智能家居市場的規則,開啟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別把智能家居想得太嚴肅

Matter 從最初的立項到如今正式落地,經歷了近 4 年的時間,吊足了智能家居用戶的胃口。

iOS 16.1 作為首批支持 Matter 設備的系統之一,很多關注智能家居發展的用戶們都希望從中能找到與 Matter 協議相關的痕迹,因此愛范兒也針對一些實際體驗的問題向 Dantas 提問。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首先是 HomeKit 設備與 Matter 設備之間的關係,Dantas 表示對於已經基於 HomeKit 系統構建起智能家居系統的用戶來說,Matter 設備可以無縫地添加到其中,在使用上並沒有差異。

這裡的使用體驗,除了設備本身的功能外(例如開關燈、調節亮度),還包括家庭 app 的自動化控制、Siri 操控等蘋果生態的功能體驗,全都能實現無縫銜接。

如果你並不是十分關心智能家居協議的極客用戶的話,你甚至可能察覺不到兩者的差異。

Dantas 笑著說道。

添加 Matter 設備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掃一掃設備上的二維碼,或者觸碰一下設備上的 NFC 標籤,便可以輕鬆地將一個新的智能插座或者感測器「領入家門」,過去要頻繁開關 Wi-Fi、藍牙的繁瑣連接方式被大幅簡化。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除了簡化設備連接,Matter 還能讓用戶擺脫「app 煩惱」——過去,購買一個品牌的設備就要下載一個專屬的 app 來使用,表面上設備上變得更智能,實際上只是把操控面板搬到了手機,分散在了一個又一個 app 里。

現在,Matter 可以讓不同品牌的設備出現在同一個 app 上,不再需要在一眾 app 之間來回跳轉,例如你可以在家庭 app 里看到來自不同品牌的家用攝像頭畫面,又或者讓幾個品牌的燈泡協同工作。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毫無疑問,在 Matter 正式推廣後,用戶們可選擇的智能家居設備將會變得前所未有的豐富,為了適應這種設備擴張,蘋果對家庭 app 進行了重新設計。

我們藉此機會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家庭 app,它有一個全新的外觀,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可定製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

蘋果家居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在你所有的蘋果設備上運行,所以你可以用你的 iPad,你的 iPhone,你的 Mac,甚至是你的 Apple Watch 來控制你的家。

Dantas 稱,無論是對於一個只有很少配件的新手用戶還是有上百個配件的極客用戶,蘋果團隊都想確保他們能在同樣的 app 里得到最好的體驗。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在體驗之外,智能家居設備的隱私保護措施也是許多用戶關心的問題。

Dantas 表示,Matter 的隱私保護措施和 HomeKit 一樣,是從協議開發之初就開始構建的。在蘋果的家庭生態系統中,所有的數據都是端到端加密的,無論是用戶還是廠商都不能讀取到設備里的任何隱私數據。

從 HomeKit 到 Matter,我們一如既往地保護著用戶的隱私信息。

在採訪的過程中,「無縫銜接」是 Dantas 最常用到的一個詞,它無形之中淡化了這場屬於智能家居市場的行業巨變,使得 Matter 看起來更像是智能家居自然而然的一次演化,並儘可能讓用戶察覺不到,這其實是一次源自於底層架構的革新。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這對於已經做了太多「加法」的智能家居市場來說,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減法」。智能家居終於可以繞過繁雜的協議、工作原理,以最簡單的模樣出現在人們面前,改變人們的生活。

聊到智能家居使用體驗時,我請 Dantas 分享一下自己在平時是怎麼使用智能家居設備,以及感受如何。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Dantas 思索了片刻,輕鬆地說。

和那些重度的智能家居用戶相比,我其實還差的有點遠,但作為一個智能家居用戶的粉絲,我真的很享受它帶給我的改變。

我家門口並沒有燈的開關,因此當我晚上回到家時,不得不摸黑走進房子裡面再開燈。

現在我換上了智能燈泡後,我設置了自動化開燈,只要我回到家,等待我的就變成一個亮堂堂的房子,而不再是需要笨手笨腳走進去的黑屋。這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其實,智能設備遠比它那冰冷的名字要簡單,它不像是手機、電腦等需要複雜計算的嚴肅設備,它只是在我們司空見慣的身邊物上加了一點科技。

等了 4 年,iOS 16.1 終於迎來了這個大更新|專訪蘋果 Home 團隊 - 天天要聞

但正是這一點不起眼科技的加入,原本已形成定式的生活才有了變化的可能,我們過去未曾遇見過的美好,便蘊藏在這細微的可能之中。

Matter 協議對智能家居來說,即是發現這份美好的「放大鏡」。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黑武士釣箱秒變雙炮台 - 天天要聞

黑武士釣箱秒變雙炮台

下面我們對黑武士釣箱做一個升級改造,由單炮台改為雙炮台。從網上買的一個炮管把魚護架改造成炮台。有釣友問為什麼不用魚護架作為炮台?因為魚護架的管太細,支架放不進去。這個改造很簡單,我們就把支架卸下來換成炮台支架就可以了。這就改造完成了,你說簡
雷軍稱紐北廣告牌空出來一個搶一個:已在紐北租用辦公室 - 天天要聞

雷軍稱紐北廣告牌空出來一個搶一個:已在紐北租用辦公室

站長之家(ChinaZ.com)7月3日 消息:小米董事長雷軍開啟返場直播,在直播過程中,他著重談到了小米SU7Ultra在德國紐博格林賽道刷圈的相關事宜,引發廣泛關注。雷軍表示,有人認為家用車無需如此大費周章地在賽道上折騰,但縱觀全球,每一家世界級的車企,像寶馬、賓士等,它們的豪車也都在賽道上刷圈。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通...
人養3花,命比紙薄,這3種花再漂亮也不能養,看到就要躲遠 - 天天要聞

人養3花,命比紙薄,這3種花再漂亮也不能養,看到就要躲遠

養花圖個清閑自在,誰承想有些品種就是「隱形炸彈」,擺家裡純屬自找麻煩。仙人掌看著堅毅,實際滿身尖刺,沙發縫裡藏幾根,孩子小手一划就出血,清理起來全家折騰。蓮花優雅?陽台擺一盆,水盆沒幾天就成蚊子溫床,換水比伺候月子還累人。夜來香夜裡香得熏人
入住新房前,這3個「講究」不能少,裝修完就可以做! - 天天要聞

入住新房前,這3個「講究」不能少,裝修完就可以做!

裝修完新家那股子興奮勁兒,我太懂了——盯著牆面刷漆、看著地板鋪好,最後連窗帘都選了三回,就盼著趕緊搬進去過新生活。可咱過來人得說句實在話,這搬新家可不是把箱子往屋裡一扔就完事兒,有些「小功課」提前做了,往後住著才踏實。頭一樁,換鎖。
第一次見玉蘭花在七月開放 - 天天要聞

第一次見玉蘭花在七月開放

今天在北京某小區見到一株玉蘭樹鮮花怒放,光彩奪目,引來許多路人圍觀。玉蘭花一般都在開春後三、四月份開放,屬於北方較早開花的樹種之一,但在七月份開放,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而且不是星星點點,而是滿樹燦爛,著實讓我有點大驚小怪。
機場充電寶新規落地,安全與便利從來不是單選題丨九派時評 - 天天要聞

機場充電寶新規落地,安全與便利從來不是單選題丨九派時評

文/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 近日,機場充電寶話題持續引發關注。旅客自棄的充電寶如何安全規範處理?上海機場集團表示,針對旅客自棄的充電寶,兩大機場將統一交給具備專業資質的處理企業進行處置。針對不屬於召回批次,品牌、容量、型號等信息清晰,沒有鼓包等外觀損壞的充電寶,兩大機場均提供7天暫存服務。 民航局實...
《蝸居》宋思明「原型」——秦裕,出獄(曾涉30億大案) - 天天要聞

《蝸居》宋思明「原型」——秦裕,出獄(曾涉30億大案)

近日,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秘書、上海市寶山區區長秦裕刑滿出獄。他曾因涉及「上海32億社保案」,履職期間受賄682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後因獄中表現良好,被多次減刑,於近期出獄。2009年熱播的電視劇《蝸居》中,那個風度翩翩、儒雅睿智,有實力又不失幽默的宋思明疑似就是以秦裕為原型創作的。(別說,張嘉譯老師和秦...
亞太區辦公室平均裝修成本為每平方米1524美元,東京最貴 - 天天要聞

亞太區辦公室平均裝修成本為每平方米1524美元,東京最貴

來源:美通社(財見2025年7月3日訊)仲量聯行近日發布《2025亞太區辦公室裝修成本指南》,統計覆蓋亞太區14個市場、27個城市的平均辦公裝修成本數據(以美元計價)。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亞太區平均裝修成本為每平方米1,524美元,整體
《室內裝飾評價規範》實施,家電業就一家參與,是誰? - 天天要聞

《室內裝飾評價規範》實施,家電業就一家參與,是誰?

隨著室內裝飾需求持續攀升,用戶對服務企業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牽頭制定的《室內裝飾企業水平評價規範》於6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集結13家單位參與起草,旨在建立一套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對室內裝飾企業在室內設計、陳設藝術、家裝家居、綠色環保等專業領域的服務水平進行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