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衙役有眼不識泰山,和朱元璋喝大酒稱兄道弟,結局令人意外!

前言

「你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這不是巧了嗎,來來來咱們兄弟倆一起喝點酒,過個除夕吧!」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除夕夜獨自一個人出宮散心,誰承想居然遇到了一個正在值班的小衙役,衙役不認識皇帝,還以為是個可憐的老人,拉著他一起喝了頓酒,還稱兄道弟起來。

要知道天威不可冒犯,朱元璋又是出了名的暴脾氣,天亮以後那個大膽的衙役是何結局,而朱元璋又為何會選擇在除夕夜,一個人出去散心呢?

皇帝也有煩心事

明朝洪武年間的一個除夕夜,全國百姓都在張燈結綵,準備迎接更加幸福的一年,宮外的百姓們歡欣鼓舞,宮內自然更是熱鬧非凡,宮女太監們伺候了主子一整年,如今也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然而在這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有一個人卻顯得格格不入,那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明明是除夕夜,可看著桌子上那些美食,看著那些喜氣洋洋的宮人們,他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自從他的髮妻馬皇后去世以後,能跟他說話的人越來越少了,身邊的孩子們逐漸長大,離世的離世,去封地的去封地,眼見著自己打拚了大半輩子,到頭來連陪在他這個老頭子身邊的人都沒有一個。

平時有大臣們在一旁聒噪著還好,可現在卻連他們都回家團圓去了,鬱悶的朱皇帝坐在龍椅上開始想自己每當皇上的時候,過年都幹些什麼呢,那些百姓和官員此刻的餐桌上擺的又是什麼呢?

想著想著,朱元璋有了個大膽的想法,他想出宮去,想到宮外去看看,去找尋一下當年那些平凡又美好的回憶。

從平民到皇帝

關於朱元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從小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因為吃不飽飯,四五歲就到地主家放牛,父親母親努力耕種,全家人一起努力但也只能換來勉強溫飽。

再後來,蒙古人侵犯中原,天下動蕩民不聊生,母親病死了,父親和哥哥也都餓死了,全家只剩下朱元璋一個人,走投無路的他為了吃飽飯不得已出家做了和尚。

但戰亂年代,即使是佛祖都自身難保,這些僧人又能避世多久呢?無奈的他再次下山,這一次朱元璋選擇反抗,他加入了紅巾軍,憑藉自己的英勇和軍事能力,很快就出人頭地成為了主帥。

但畢竟是在別人的屋檐下,時間久了也會有矛盾,朱元璋思來想去決定單飛,他回到老家召集了當年的夥伴,組成了新的起義軍,而後一路廝殺,不僅消滅了其他組織,還成功建立了大明朝,讓百姓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成為一國之君的朱元璋並沒有忘記一路走來的不容易,他深知農民吃不飽飯有多麼嚴重,登基為帝以後,他頒發了很多有關農業的政策,從鼓勵開荒到減少賦稅,百姓們十分擁戴他。

除了這些百姓上的措施,官場上同樣需要整頓,一個國家要想發展,貪官污吏是絕對不能有的,朱元璋上任以後大刀闊斧的將那些國家的蛀蟲趕出朝堂,替國家清掃了禍害,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朝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做皇帝上,朱元璋是沒說的,可高處不勝寒,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邊的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即使他還穩坐在那把龍椅上,但那種孤獨感卻是誰也體會不到的。

為了讓自己冰冷的心獲得一點溫度,朱元璋這才決定在除夕夜微服私訪,可誰知竟然意外結交到一個「朋友」。

偶遇衙役破格提拔

朱元璋一個人走在大街上,多少有點茫然,他想和以前一樣到路邊攤吃點東西,可大家都去過年了,誰會出來擺攤啊。

他一個人走著走著就到了一個府衙門前,不知怎的他聽到一陣歌聲,除夕之夜誰會在這裡,還這麼有心情唱歌?

朱元璋順著歌聲走進衙門,推開值房的門,只見一個小衙役正坐在椅子上哼著歌,桌上還放了一瓶酒,看起來很愜意的樣子。

衙役聽到開門聲也抬頭望去,他這樣的身份是沒機會見到皇帝的,因此只以為是個無家可歸的老人,衙役倒也熱情,看到朱元璋還熱情的招呼他坐下,邀請他一起喝杯酒暖暖身子,關懷道「老伯,看你這樣子不像窮人家的,怎麼大過年的還一個人出來啊?」

朱元璋隨便找了個理由而後詢問衙役為何不回家,衙役回答「大過年的,同僚們都回去了,我離得近,又擔心衙門無人看守會出什麼事,家裡也有其他孩子陪著老娘呢,所幸就留下來了!」

朱元璋又問,難道你就不思念母親嗎?衙役的回答卻令他意外「我既然是衙役,就得負擔起相應的責任啊,至於思念母親,您聽我剛才唱的那首歌,就是我小時候,我娘經常給我唱的,如今再唱,就等於是老娘在身邊了!」

衙役的話讓朱元璋對他多了點讚賞,兩人一起喝著酒聊著天,臨近子時,那衙役不知道從哪端出來兩盤餃子,嘴裡還說著吉祥話,和朱元璋互拜新年。兩人就這樣互相陪伴了一夜,天亮後,朱元璋準備離開,走之前還留下一句「日後一定會再見」。

衙役也明白這位老先生不是一般人,那句再見他也只當是玩笑話,可沒過多久,朝廷就頒發聖旨要升他的官,還是個比現在高了整整十級的官!

衙役一臉懵的跟隨宣旨的公公來到金鑾殿叩謝皇恩,結果卻發現,那把龍椅上坐的正是上次和自己一起喝酒的老大爺!

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衙役嚇得不知所措,誰料朱元璋竟然當眾表揚了他那天晚上說的話,還說給他陞官不止是為了嘉獎他,也是想讓朝廷多一些他這樣捨身為國為民著想的好官。

就這樣,衙役從一個無名小卒一躍成為一縣知府,朱元璋也沒有看錯人,往後的數十年,衙役不僅沒有居功自傲,反而勤勤懇懇的工作,百姓們的生活也更好了。

總結

朱元璋雖然脾氣不好生性多疑,但在治理國家這方面一向是理智的很,而那位翻身的衙役同樣是個心懷家國的好人,一個國家想要更好的發展,除了優秀的領導者以外,其他方面的力量也同樣重要。

大家在羨慕衙役走運的同時,不妨學習一下他的品性,為建設我們的祖國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