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及陝甘回亂叛軍首領,如今皆被洗白和美化成了民族英雄

滇西回亂和陝甘回亂是中國近代史上被歷史淡忘的兩段血淚史,滇西回亂叛軍首領杜文秀企圖先攻佔雲南全境,然後攻佔貴州四川全境,最後逐漸攻佔華夏大地全境,建立「以回為主,漢、夷次之的大一統回教王國」;陝甘回亂叛軍企圖先割據陝甘二省,然後攻佔天山南北廣闊土地,在華夏大地西北建立「回教王國」。

滇西回亂和陝甘回亂如今皆被我國的歷史學家們洗白和美化為「以抗擊清軍為目的的起義」,但滇西回亂叛軍和陝甘回亂叛軍的目的從來不是抗擊清軍,而且割據自立,建立「回教王國」,並把屠刀砍向無辜百姓。他們企圖通過屠盡當地不服從他們的無辜百姓這種方式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滇西回亂的叛軍首領杜文秀長期被我國如今的歷史學家們讚美為「抗清英雄」,這個企圖在華夏大地全境建立「回教王國」的叛軍首領被歷史學家們洗白和美化的如「民族英雄」一般偉大,甚至曾經被歷史教科書定義為正面人物,講述其「帶領滇西各族百姓抗擊清軍」的事迹。


杜文秀畫像(今日頭條:品讀歷史與名著)

滇西回亂被歷史學家們定義為「雲南西部回民起義」,關於這段歷史,流傳的多是關於他們竭盡全力的「抗擊清軍」,多次打敗清軍,給百姓帶來希望之類的讚美之詞,絲毫不提杜文秀叛軍屠戮不願服從他們的無辜百姓之事。

滇西回亂對雲南的不利影響極大,自從他在滇西發動叛亂後,滇南和滇東也發生了叛亂,響應滇西回亂。滇南叛軍首領馬如龍馬德新、徐元吉帶領叛軍攻佔了滇南多地,滇東叛軍首領馬榮、馬聯升則帶領叛軍攻佔了以尋甸曲靖為中心的滇東全境。

杜文秀叛軍攻佔滇西全境後,曾與馬如龍叛軍聯合,使從滇東出發率軍平叛的壯族大將岑毓英吃盡了苦頭。後來,白族大將楊玉科成為了平叛主將,從此平叛大軍反敗為勝,收復了很多被杜文秀叛軍攻佔的地盤。在此期間,滇南叛軍首領馬如龍歸順了平叛大軍。緊接著,馬如龍親自率領歸順的滇南叛軍消滅了滇東的馬榮、馬聯升叛軍,收復了滇東全境,處死了馬榮和馬聯升。

杜文秀叛軍最終被白族大將楊玉科、納西族大將和耀曾彝族大將蔣宗漢、白族大將段瑞梅共同率軍平定,他們率軍收復了除杜文秀的元帥府之外的滇西全部地方。


楊玉科雕塑(今日頭條:品讀歷史與名著)

杜文秀在發動叛亂後期曾勾結過英屬印度,表示願意作為英軍的嚮導,幫助英軍攻佔雲南,並且願意接受英國的官爵。滇西回亂失敗前夕,杜文秀派手下去英屬印度和奧斯曼帝國求援,但遭到了英屬印度和奧斯曼帝國的拒絕。

杜文秀自知大勢已去,於是便絕望的服毒了,他的部下楊榮、蔡廷棟等趁其剛服下毒藥還未死的機會,將他綁至清軍大營內乞降。最終,楊玉科將瀕死的杜文秀處死,滇西回亂至此結束。

楊玉科將瀕死的杜文秀處死後,率軍為在滇西回亂的十八年間被叛軍屠戮的無辜百姓報仇雪恨,用三天時間將杜文秀的殘餘叛軍士兵全部處死,徹底消滅了滇西回亂的叛亂勢力。

如今,由於受到歷史學家對滇西回亂叛軍首領杜文秀的洗白和美化的影響,導致一些人對杜文秀產生了同情之心。這些人認為他死的太可惜了,甚至認為杜文秀如果推翻了晚清朝廷,會讓當時的華夏大地強大起來。

陝甘回亂也是一段被我國如今的歷史學家們洗白和美化的歷史,歷史學家們將陝甘回亂定義為「陝甘回民起義」。陝甘回亂從同治元年一直持續到同治十二年,關於陝甘回亂叛軍的惡行,在陝甘二省各縣縣誌中皆有記載,在此我列舉其中七個縣誌中的記載。

《臨潼縣誌》記載:1862年到1869年七年間,30餘萬人遇難,渭河南北無一村一人倖免。

富平縣誌》記載:在1855年的時候整個縣城有46579戶人家,統計起來人數大約是在25萬人左右,但是到了1876年的時候再次統計的結果是僅剩下28543戶人家,人數也變成了12萬人左右。

三原縣》記載:陝甘回亂之前,三原縣的人口在十六萬人左右,在陝甘回亂被平定之後僅剩下了四萬人左右。

高陵縣志》記載:高陵縣在陝甘回亂之前的人口將近七萬,陝甘回亂被平定後再次統計,高陵縣的人口已損失了多一半。

渭源縣志》記載:屠毒生靈以數萬計,滿城官民皆死之。殘殺一日,輒死百姓數萬,血流成渠,屍積如山,傷心慘目。

平涼縣誌》記載:將官死節者百餘,士民死者數十萬。

華亭縣志》記載:陝甘回亂導致華亭縣空無一人,陝甘回亂結束後,僅有七十多個在回亂期間逃難的百姓歸來。

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知名度最高的是白彥虎,但他並不是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最厲害的一個,河州叛軍首領馬占鰲、金積堡叛軍首領馬化龍是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最厲害的,白彥虎甚至都不如董志原叛軍首領馬正和厲害,不過白彥虎卻是被歷史學家們洗白和美化的最厲害的一個。

如今有很多以洗白和美化白彥虎為目的的文章流傳,這些文章將白彥虎洗白和美化成了帶領「起義軍頑強抗擊清軍的民族英雄」,將白彥虎描述的非常厲害。實際上白彥虎是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敗績最多的一個,同時也是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最兇殘的一個。


白彥虎的同族人以美化白彥虎形象為目的畫的白彥虎畫像(今日頭條:品讀歷史與名著)

白彥虎先是被達斡爾族悍將多隆阿打敗,於是便帶領他的陝回叛軍倉皇逃往甘肅董志原,投靠了董志原叛軍首領馬正和。多隆阿殉國後,白彥虎帶領他的陝回叛軍返回陝西,企圖捲土重來,結果被接替多隆阿重任的左宗棠打敗,白彥虎再次逃往甘肅董志原。另外,白彥虎在逃跑的路上曾企圖挖掘黃帝陵,被陝北漢民武裝首領董福祥及其陝北民軍擊退。董福祥後來被左宗棠的愛將劉松山收降。同時,董福祥的陝北民軍也歸順了平叛大軍。

左宗棠肅清了留在陝西境內的陝回叛軍殘餘勢力後,當即向甘肅進發。面對馬正和的二十萬叛軍,左宗棠絲毫沒有感到畏懼(平叛大軍僅有八萬兵力)。左宗棠用兵如神,其以平叛大軍的八萬兵力擊潰了董志原叛軍首領馬正和的二十萬叛軍,馬正和被左宗棠處死。白彥虎帶領他的陝回叛軍逃往金積堡,投靠了金積堡叛軍首領馬化龍。

左宗棠平定了董志原叛軍後,下一個要平定的目標是馬化龍的金積堡叛軍。在平定金積堡叛軍的過程中,左宗棠的愛將劉松山因中了馬化龍的詐降計遇害。後來左宗棠成功平定了馬化龍的金積堡叛軍,馬化龍落得被凌遲處死的下場。緊接著,左宗棠下令將馬化龍手下的八十多個偽官全部處死。金積堡叛軍被左宗棠平定後,白彥虎帶領他的陝回叛軍逃往西寧,在路過河州的時候,白彥虎叛軍大肆屠戮當地的無辜百姓。

左宗棠平定了金積堡叛軍後,率軍向河州進發。在平定河州叛軍的過程中,平叛大軍中的傅先宗徐文秀等二十多位大將戰死於河州叛軍首領馬占鰲對平叛大軍大營發起的一次夜襲中。後來,河州叛軍首領馬占鰲為了保全勢力,主動歸順了左宗棠。左宗棠心胸寬廣,而且愛惜將才,他認為馬占鰲可以被培養成一員良將,於是便寬恕了馬占鰲。河州叛軍後來逐漸發展為割據甘肅、寧夏、青海數十年的西北三馬割據勢力。

左宗棠平定了河州叛軍後,率軍向西寧進發。他用六個月的時間成功平定了西寧的馬桂源、馬本源叛軍,左宗棠下令將馬桂源、馬本源押解到蘭州處斬。白彥虎帶領他的陝回叛軍僥倖逃往南疆,投靠了當時已經佔據天山南北廣闊土地的中亞浩罕汗國「屠夫」阿古柏,淪為了中國近代史上不容洗白、不容美化的歷史罪人。

左宗棠平定了西寧叛軍後,率軍向肅州進發。平叛大軍即將在肅州迎來陝甘平叛的決戰。在平定肅州叛軍的過程中,平叛大將楊世俊在一次攻打肅州城的戰役中戰死。在此期間,肅州叛軍首領馬文祿曾派人到南疆請求阿古柏出兵支援,阿古柏派白彥虎及其陝回叛軍和部分浩罕兵去支援,結果被平叛大將徐占彪金順、宋毅、宋慶等人率平叛大軍打敗,白彥虎及其陝回叛軍和部分浩罕兵倉皇逃回南疆。後來,左宗棠成功平定了肅州叛軍,下令將馬文祿及其手下的每一個叛軍士兵全部處死。

左宗棠平定肅州叛軍標誌他成功完成了平定陝甘回亂的壯舉,同時也標誌著陝甘回亂的結束。左宗棠和平叛將士們苦戰十年,付出了三十餘位平叛大將戰死的代價,為華夏大地永遠牢牢的保住了陝甘二省,同時也挽救了陝甘二省的百姓。


左宗棠銅像(今日頭條:品讀歷史與名著)

左宗棠平定陝甘回亂後,回京駁斥了李鴻章等主張放棄天山南北廣闊土地的大臣。左宗棠據理力爭,稱如果天山南北不保,那麼與其毗鄰的甘肅、青海、蒙古、藏地都將被列強吞併,沙俄將以其傀儡勢力,即阿古柏攻佔天山南北廣闊土地後建立的「洪福汗國」為跳板,逐漸向東侵吞甘肅、青海、蒙古、陝西甚至山西。通過左宗棠的據理力爭,很多原本主張放棄天山南北廣闊土地的大臣都開始支持左宗棠的主張。緊接著,左宗棠又竭盡全力的勸說慈禧,使慈禧同意了他西征復國土的主張。

左宗棠率領劉錦棠、董福祥等將士踏上了西徵收復天山南北廣闊土地的征程。他採用「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作戰方針,先收復了北疆,然後兵鋒直指南疆,收復了南疆的多個城池。阿古柏自知大勢已去,而他的祖國中亞浩罕汗國此時已經被沙俄吞併,他走投無路,於是便在庫爾勒服毒自盡了。不久,左宗棠率軍肅清了已經服毒自盡的阿古柏在南疆的殘餘勢力,收復了南疆全境。至此,左宗棠成功完成了收復天山南北廣闊土地的壯舉。左宗棠和平叛將士們在天山南北的土地上共計奮戰了一年半的時間,為華夏大地永遠牢牢的保住了天山南北166萬平方公里廣闊土地。

左宗棠收復天山南北廣闊土地後,白彥虎帶領他的陝回叛軍逃往中亞,投靠了當時已經吞併了中亞各國的沙俄。白彥虎投靠沙俄後,慈禧曾多次要求沙俄交出白彥虎,但自然遭到了沙俄的拒絕。白彥虎和他的陝回叛軍的後代就是如今中亞的東幹人,分布在如今的中亞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白彥虎作戰屢戰屢敗,卻對無辜百姓極其兇殘,是陝甘回亂叛軍首領中屠戮無辜百姓最多的一個,並且兩次投靠當時的敵國,這樣的歷史罪人卻被我國如今的歷史學家們洗白和美化成了以「抗擊清軍為目的的民族英雄」,實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我是品讀歷史與名著,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品讀歷史與名著,每天在今日頭條創作精彩的歷史與名著方面的文章,品讀歷史與名著,每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