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2025年05月09日21:40:29 歷史 3673

2025年3月23日,農曆二月二十四。河南柘城縣。

料峭春風中的王集鎮趙樓村,迎來一位72歲的逝者,他就是曾震驚全國的冤案當事人趙作海,在商丘去世後,按照趙作海的遺願,他被送回老家安葬。

遺體被送回柘城縣老王集鎮趙樓村時,村民們望著靈車嘆息:"老趙這輩子,活得比黃連還苦。"

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 天天要聞

蒙冤入獄的11年

1999年5月8日,趙樓村東頭的機井旁驚現一具無頭無肢的屍體。這個本該春耕忙碌的清晨,卻成了趙作海命運的轉折點。時年43歲的他正在田裡侍弄麥苗,突然被衝進田裡的民警按倒在地。

"他們說我殺了趙振晌。"多年後,趙作海仍記得那個悶熱的審訊室。鐵棍敲擊頭部的悶響、電棍在身上遊走的刺痛、辣椒水灌入鼻腔的灼燒,這些刑訊逼供的細節像刀刻般留在記憶里。最令他崩潰的是,辦案人員竟用鞭炮在他耳邊引爆,"震得耳膜像要裂開,整個人昏死過去又被涼水潑醒"。在連續十天的折磨下,這個目不識丁的農民被迫在九份認罪書上按下手印。

2002年12月5日,商丘中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趙作海死緩。判決書上"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冰冷字句,掩蓋了案件中13處明顯矛盾:死者身高與趙振晌不符、血型鑒定缺失、關鍵物證缺失……當法警給他戴上18公斤重的腳鐐時,趙作海望著鐵窗外的天空呢喃:"等真兇回來,我就能清白了。"

這一等就是11年。2010年4月30日,已"死亡"的趙振晌突然回到村中——當年他因爭風吃醋砍傷趙作海後畏罪潛逃,村民發現的屍體實為另一名失蹤者。當省高院法官在監獄宣布無罪判決時,趙作海握著判決書的手劇烈顫抖,布滿老繭的指節泛著青白:"我等了3982天,終於等到這句話。"

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 天天要聞

賠償金背後的生存困境

2010年5月13日,商丘中院院長將65萬元賠償金交到趙作海手中。這筆當時創下河南紀錄的國家賠償,本應是他重啟人生的希望,卻成了另一場悲劇的開端。

出獄後的趙作海發現,家園早已物是人非。前妻帶著小兒子改嫁,大兒子在磚窯做苦力,二兒子在建築工地打工。當他為長子操辦婚宴時,酒席上竟無一張全家福——這個曾經四世同堂的家族,在11年光陰里支離破碎。

更致命的打擊接踵而至。2011年,大兒子以"代管"為由取走14萬元;2012年,小兒子結婚又花去4萬;2013年,李素蘭聽信"朋友"蠱惑,將20萬投入所謂"高息理財";2014年,夫妻倆在寧夏開旅社被騙5萬;2015年,權健傳銷陷阱又吞掉10萬……當最後一筆養老錢在股市蒸發時,趙作海蹲在法院走廊里,把判決書揉成團又展開,淚水浸透了泛黃的紙頁。

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 天天要聞

困在時光里的老人

一身傷痕的趙作海,如今行走在商丘街頭的趙作海,總讓人想起風中殘燭。他騎的那輛二手自行車,車筐里裝著從菜市場撿來的菜葉;花襯衫下藏著因腦梗塞變形的右手,走路時右腿不自覺地畫著圈。每月3600元的工資,要支付房租、藥費和李素蘭的保健品開支,以至於夫妻倆最奢侈的消費,不過是兩塊錢一碗的油茶。

在梁園區法院的會議室里,趙作海每天重複著機械的勞作:擦拭28張會議桌,清理4個衛生間,彎腰120次以上。這份被李素蘭稱為"體面工作"的差事,實則是法院對冤案當事人的特殊照顧。當記者問及為何不申請更多補償時,他摩挲著判決書邊緣的毛邊:"現在這樣,總比討飯強。"

李素蘭的境遇同樣令人唏噓。這個曾夢想通過婚姻改變命運的女人,如今在法院走廊里整理舊報紙,每月收入1800元。她梳著精緻的髮髻,卻穿著十年前的舊裙子;家裡最值錢的"傢具",是花20元買的元寶雞。當推銷員向她描繪"居家養老"藍圖時,她仍幻想著用2980元換取晚年保障,全然不知這不過是新型傳銷的誘餌。

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 天天要聞

司法進步背後的個人悲劇

趙作海案無疑推動了中國法治進程。2010年,最高法將該案列為"精神損害賠償第一案",明確刑事冤案受害者有權獲得精神撫慰金。此後,河南法院系統建立冤案糾錯機制,商丘中院更設立了"趙作海幫扶基金"。

但在這些冰冷的制度進步背後,是一個個被碾碎的人生。趙作海出獄後,前妻至死不願相見;大兒子因父親"殺人犯"的標籤,40歲仍未成家;二兒子在工地墜落導致殘疾;就連收養的元寶雞,也因營養不良遲遲不下蛋。當記者拍攝他們租住的房屋時,李素蘭突然抓起抹布遮住電視——那是房東的舊家電,她不願讓人看見家徒四壁的窘境。

清明節,趙作海的墓前擺著幾樣簡單的祭品:一包紅薯葉、兩碗油茶、三粒降壓藥。李素蘭在墓碑前喃喃自語:"老趙,法院又給漲工資了,現在每月能拿2200……"春風掠過麥田,捲起幾片紙錢,彷彿在訴說那個未竟的春天:如果1999年的機井旁沒有那具屍體,如果當年的辦案人員多些審慎,這個農民或許正在田埂上數著賣芝麻的收成,兒孫繞膝,安享天年。

72歲的趙作海走了,帶著蒙冤11年的屈辱和出獄後的狼狽 - 天天要聞

趙作海走了,但他留下的追問仍在繼續。在商丘中院的老檔案室里,趙作海的案卷依然封存著,泛黃的紙頁上,一個農民的血淚與一個時代的陣痛,永遠定格在2002年那個寒冷的冬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高規格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背後的三重深意 - 天天要聞

中國高規格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背後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李曉喻)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是習近平時隔10年再次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當地時間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 天天要聞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英國曾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巔峰時期(1922年)控制著約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全球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統治人口超過4.58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體系覆蓋了全球多個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國曾經殖民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聞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媒體評測公布,IGN給出9分的好評。短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或許摒棄了《毀滅戰士:永恆》的機動性核心,卻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戰鬥風格取而代之。這種充滿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獨特的方式帶來了同樣令人血脈僨張的極致體驗。總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紀元》絕非簡單的"更多毀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