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元帥聽王諍彙報工作,事後單獨留下批評:以後讓錢學森先講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注】成為鐵粉,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不忘歷史,永記先輩!

「錢學森是國家的寶貝。」聶榮臻如是說。

錢學森與聶榮臻,一個,是享譽中外的科學家,一個,是戰功赫赫的將帥。

新中國成立之前,二人之間少有交集。但在建國後,他們共同投身於我國的國防科技戰線,在這條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上,聶榮臻給予了錢學森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這也讓錢學森得以心無旁騖地搞研究。

建國之初,聶榮臻先後被任命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主持總參謀部的工作,將心思都花到部隊上。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聶榮臻一心撲在志願軍出國作戰的部署、訓練、運輸、輪換等工作上,他雖未上朝鮮戰場,為抗美援朝戰爭所做的貢獻卻不少。聶榮臻長期日夜忙碌,終因疲勞而病倒了,聶榮臻不願留在醫院,著急回到工作崗位,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毛主席一再催促,聶榮臻這才決定去休養治療。

痊癒歸來,聶榮臻肩上添了重任,1956年,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自此,聶榮臻踏上了為我國科技事業,特別是我們國家國防科技事業奠基的征程。

與他在這條征程上同行的,還有許多領導人、科學家,其中就有報國心切的錢學森。

錢學森1955年才在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關懷下、在新中國政府的幫助下,順利返回祖國。錢學森回國後,與周總理、毛主席、彭老總、陳賡等領導人都當面相見,對錢學森的歸來,各位領導人都欣慰不已,並對其寄予厚望。

錢學森回國後不久,周總理便叮囑聶榮臻:「錢學森是愛國的,在政治上要關心他,在工作上要支持他,在生活上要照顧他。」

事實上,聶榮臻後來正是如此做的。

作為我國國防戰線上的重要人才,錢學森回國後不僅受到中央領導人的重視,也受到各方力量的關注,有人將其列為暗殺對象之一,如此一來,他的安全便是極為重要的。

聶榮臻對錢學森及其家人的安全極為重視。錢學森一家剛回國時,住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套三居室住房,考慮到錢學森一家的安全和生活便利,經聶榮臻過問,他們一家搬到航天大院的一棟宿舍樓,錢學森一直在這裡住了幾十年,黨組織讓他搬出去,錢學森都不願意。

錢學森是這樣告訴身邊人的:「我住在這老房子里,不願搬家,是因為這是聶老總親自分配給我的。住在這裡,就能想起聶老總對我的關懷。」

錢學森出門少不了用車,新中國成立的前幾年,我們國家的經濟條件並不樂觀,並不是所有的領導人出門都有專用車,更遑論其他人。但聶榮臻專門吩咐:要解決錢學森的專車問題。

經組織安排,錢學森出門配備了一輛美國轎車,這樣的轎車在整個北京只有兩輛。一次錢學森來找聶榮臻時,聶榮臻注意到了那輛轎車,他當即做出決定:要求給錢學森換車。

只因為給錢學森配置的那輛轎車是天藍色的,外觀確實漂亮,但也更為吸引人的注意,聶榮臻擔心的是:「如果被壞人認出來呢?」在聶榮臻的指示下,錢學森出行的車輛被換成黑色,在方便他出行的情況下又要確保他的安全。

聶榮臻(右二)、錢學森(右一)

生活中,聶榮臻對錢學森及其家人已經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工作上更是如此,對錢學森,聶榮臻給足了他尊重與支持。

航空工業委員會於1956年成立,負責統籌導彈研製工作,聶榮臻為主任,錢學森等人為委員。之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即五院,就是經過聶榮臻、錢學森共同商議,中央軍委同意,由航空工業委員負責組建的。

聶榮臻力薦錢學森,擔任五院的院長,他堅定地告訴所有人:「要人家搞,就得信任人家!」

錢學森(右六)陪同聶榮臻(右四)觀看探空火箭發動機熱試車

後來考慮到身為院長的錢學森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行政事務,這也讓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技術工作中,聶榮臻專門作出指示:「技術工作要讓錢學森負責,而日常行政事務,他不擅長,就不應該去麻煩他。」

當錢學森表達出不做院長的意願時,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劉亞樓為五院的院長,而錢學森,則被任命為技術副院長,專門技術工作。

錢學森的職務變了,對他的尊重和支持未有任何改變。聶榮臻不止一次地向五院其他領導人強調:「要繼續尊重錢學森,支持錢學森!」任何時候,他都堅持一點,要尊重錢學森的工作,而對錢學森,他讓其不要擔心,讓其專心抓工作。

聶榮臻的信任與維護體現在各個小細節里。

有一次,錢學森、王諍一同前去給聶榮臻彙報關於導彈試驗的工作。

王諍

王諍,是三十年代就參加了革命的老黨員了,他參與並見證了那個艱苦的革命時期,從中央蘇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到長征,王諍都親身經歷。

王諍是電台起家,他是毛主席、朱老總親自任命的人民解放軍第一個無線電台的隊長,毛主席曾讚揚他是「人民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建國後,王諍擔任國家電信工業局局長、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等職。

到了1957年11月,王諍被周總理親自任命為五院的副院長。同月,五院二分院成立,王諍還是五院二分院的院長,協助錢學森的工作。

這天王諍與錢學森一同到了聶榮臻面前,王諍先開口彙報,將主要情況基本介紹了一遍。錢學森隨後再彙報,他簡單介紹了幾句,彙報就算結束了。

整個彙報過程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就在彙報結束後,聶榮臻將王諍單獨留了下來,鄭重其事地提醒他:「王諍同志,你是我們黨內的老同志,也是黨內的專家,以後彙報工作是不是讓錢學森先講,技術方面,聽聽他的意見。不然的話,你先講了,錢學森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不好講了。」

王諍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當即向聶榮臻承諾:「聶總,我明白了。」

以後每每和錢學森一起彙報工作,王諍總是讓錢學森先講。錢學森與其他人彙報工作時,聶榮臻也常常注意這個細節。

聶榮臻(前左二)、錢學森(前左三)在兩彈結合發射現場

在黨中央的關懷下,也在聶榮臻的一路支持中,錢學森的科研一次次取得重大成果。

常為人熟知的當屬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成功,而錢學森的貢獻何止於此。他為我們國家的導彈事業、航天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位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導彈之父」,這些讚譽,他當之無愧!

許多年後,當人們讚譽錢學森是「導彈之父」時,錢學森卻說:「哪有什麼『之父』?如果一定要找『之父』,那就是聶老總了。」錢學森不止一次地表示:「在聶老總身邊工作,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經歷。」

1992年,聶榮臻元帥與世長辭。2009年,聶榮臻元帥110周年誕辰,高齡的錢學森留下「懷念聶老總」五字絕筆,2009年10月31日,這位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先生也與世長辭!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實的動人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