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圖,才明白為何李瑁拱手相讓,李隆基卻狠心賜死

楊貴妃李瑁唐玄宗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悲劇,也是盛唐的一個縮影。三個人的愛情,既美麗又悲壯,被後人津津樂道。

遺憾的是,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通過歷史的碎片,窺見那個時代皇家愛恨情仇。

楊玉環的模樣一直被很多人質疑,直到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才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形象,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瑁要將她拱手讓出,李隆基卻能狠心賜死。

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當時楊家的巔峰已經不復存在。父親去世後,住在叔父家,對她也很好,她從小就在琴棋書畫上展現出了天賦。據史料記載,她精通胡旋舞,身姿搖曳,旋轉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有一次,咸宜公主舉辦宴會,楊玉環也去了,而壽王李瑁則在這場宴會上一眼就注意到了楊玉環,就立馬跑進宮裡,請求他母妃幫忙賜婚。

這時的惠妃可以說是十分受寵,很容易就讓兒子娶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唐玄宗下詔,封楊玉環為壽王妃。

在一起之後,兩人琴瑟和鳴,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美女的一生總是坎坷的,楊玉環也不例外。他們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他們結婚沒幾年,壽王的母親惠妃因病去世了。唐玄宗李隆基傷心欲絕,身體日漸消瘦。因此,李瑁經常帶著玉環進宮探望李隆基。唐玄宗一看到這個兒媳婦,就產生了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後來,唐玄宗以祈福為借口,命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這只是唐玄宗為迎她入宮而設計的借口。李瑁雖然不願意,但他不能違背皇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被帶走。

後來,回歸世俗的楊玉環被直接迎進皇宮,封為貴妃。再加上後宮沒有皇后,她的地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楊玉環獨得恩寵。想吃荔枝,唐玄宗下令從嶺南運來。

據記載,楊貴妃有700多名刺繡工人為她縫製衣服。不僅是她,還有她的三個姐妹、兄弟和其他人都得到了聖眷。甚至就連去世多年的父母都進行了加封。

在李隆基的縱容和保護下,楊家變得更加囂張,尤其是楊國忠私售官位,密謀刺殺忠臣,引起了整個朝廷的恐慌。此外,李隆基晚年對政事的忽視,進一步加劇了唐朝的衰落。

沒過多久,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毫無準備,只好倉惶出逃。

唐玄宗不得不帶著楊貴妃和他的大臣們逃往成都,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士兵們叛變,憎恨楊貴妃和楊國忠等人,認為他們是造成國家危機的罪魁禍首,並要求唐玄宗殺死他們。

唐玄宗無奈之下,下令將楊國忠等人斬首,楊貴妃被迫上吊自盡,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悲痛欲絕,時常追憶她,可惜為時已晚。

幾千年後的今天,通過技術手段,我們可以通過楊玉環的復原中看到她的眉眼含情。一雙深情的杏眼彷彿會說話,鼻子挺拔,脖子修長。

讓人第一眼就難以移開目光。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李隆基要從兒子那裡 「搶妻」了。

後人認為李隆基薄情寡義,無法理解。然而,作為一個殘酷無情的皇帝,面對將士的叛變,連自己都保全不了,自然不會以卵擊石。

而認為楊玉環是紅顏禍水,但在皇權和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她又能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