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也就是1936年左右的德國,發達程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如果我們把同時代的中國實際情況和德國相比較的話,肯定會讓你驚訝不已。
我們先來看看幾張照片(圖1—圖3),也就是1936年左右,當時中國清朝人的日常生活照片: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1)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2)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3)
那麼,1936年,德國的發展情況究竟是如何的呢?請看幾張老照片(圖4—圖8):
1936年德國街景(圖4)
1936年德國街景(圖5)
1936年德國街景(圖6)
1936年德國街景(圖7)
1936年德國人的日常生活(圖8)
看到了沒?震驚到了沒?那個時候的德國領先中國幾年?30年?80年?還是100年?
我們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圖4—圖7),1936年的德國,街上已經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馬路既寬又平整,城市裡綠化帶、草坪、隔離欄杆等應有盡有,都市氣息非常濃厚。如果仔細看,我們還能在馬路上看到雙層的觀光車,簡直和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不相上下啊。
再來看看1936年的德國人日常生活(圖8),他們在和煦的陽光下,悠閑地坐在露天餐廳里,衣著時髦,幸福地享受著美食。這讓同時代的中國人怎麼想?讓今天的我們怎麼想?
看到這些照片以後,我們的網友坐不住了,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評論區里簡直炸鍋了:
01、這位網友說,通過圖片對比,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我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生死離別。同一年代,同一地球,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命運啊
02、這位網友說,1936年,不只德國如此,歐美都如此,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當時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機會接觸歐美國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落後。難怪最後敗在八國聯軍的鐵蹄之下。
03、這位網友說,1916年它(德國)就是發達國家了,只是我們歷史沒這麼說罷了。世界上目前所有商品發達國家都是一直發達,而不是所謂哪個時期發達,哪個時期代表更發達!
04、這位網友說,1936年的德國還成功舉辦了柏林奧運會,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強大。
05、這位網友說,中國基建狂魔沒什麼,只是西方沒發展基建,我們任重道遠。
06、這位網友通過圖片對比,說1936年的時候,大清最好的交通方式是:轎子、獨輪車、扁擔挑子。而德國都是汽車和巴士,令人唏噓不已啊。
07、這位網友說,1936年德國是世界最先進國家之一,領先中國一個多世紀!雖然戰敗,德國仍然是世界工業強國之一。
08、這位網友清醒地認識到並指出,現在的歐美人為什麼排斥中國,其實是骨子裡瞧不起,不服氣。
09、這位網友說的就很好了,他說現如今,我們國家跟德國相比在各個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在很多高科技方面的技術,我們跟德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發展,需要人才,我們要尊重人才,挽留人才。
10、這位網友說,一百多年前就發達到這種程度,不愧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典範。
11、來自加拿大的女網友說,她家德國老公父親在1936年買了一輛轎車,不是甲殼蟲,是四方頭車,這輛車開了15年我老公出生了!過幾年我老公爬進車去玩車。我有照片的。爺爺公司在1890年句有車,像三輪車一樣。(這位網友用事實證明了圖片所展示的情況基本都是屬實的)
12、這位網友說,1936年的德國就很發達,80多年過去,現在許多國家也達不到當時這個生活水平。
13、網友感慨地說,1936年的中國人,如果看到這個景象會怎麼想?
近幾年,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舒爾策曾經表示,中國是德國的重要合作夥伴,但是德國財政部已經通知了中國財政部,稱德國政府決定不再將中國視為發展中國家。不過,我們同德國及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們自始至終都只能算髮展中國家。德國等西方國家或許試圖將中國視為發達國家,以削弱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以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罷了。
我認為,德國是傳統的西方發達國家,中國雖然在努力趕超,但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雙方應該摒棄嫉妒和偏見,以平等和合作的態度,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和平發展,也許這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