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菲國總統叫囂離南海很近,鄧小平狠話應答,讓對方後背發涼

20世紀後期,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有兩次重要的轉向。

第一次是1972年和美國接觸,中美兩國漸漸達成關係正常化;第二次則是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走上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國家走向富強。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對中國的發展居功至偉。

小平同志善於搞經濟,這在大家心中已經是根深蒂固的印象了。但其實在軍事方面,小平同志也是出了名的強硬派。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解放軍對越南進行了長達10年的軍事打擊,打碎了越南「稱霸中南半島」的野心。

南海問題上,中國也圍繞南海島礁和菲律賓、越南等國周旋,並堅持在南海維護主權。

1988年,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訪華,小平同志和阿基諾夫人圍繞南海問題就有過一段經典對白。

當時,阿基諾夫人以「這些島離菲律賓更近」為理由,試圖證明菲律賓對南海島礁有主權。

結果小平同志的回答更加凌厲,他說:「如果光從地理上來看,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嘛。」

這句話看似平平淡淡,實際蘊含著騰騰殺氣,讓阿基諾夫人有點不知所措。

小平同志的這句話也成為了南海問題的一道底線,他清楚地告訴南海邊上的一眾國家,中國在主權問題上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那麼,阿基諾夫人這次訪華為何而來?當時中菲兩國的關係如何?這次會談對中菲關係有什麼影響?

一、阿基諾夫人上任,來中國「走親戚」

阿基諾夫人本名為瑪利亞.科拉松.科明昂科,是菲律賓的華人後裔,1933年生於菲律賓,為中國商人許尚志的第四代傳人。

許尚志是福建人,在19世紀中期下南洋經商,來到了菲律賓呂宋島。

此後,許尚志家族在這裡繁衍生息100多年,在呂宋開枝散葉,靠經營橡膠種植園成為菲律賓的商業豪門。

靠商業積累的資源和財富,許家第二代人就開始參政,到了第四代,也就是瑪利亞這一代,已經有五六個族人在菲律賓國會擔任議員,左右著菲律賓的政治風向。

1954年,家族安排瑪利亞和菲律賓政客貝尼尼奧.阿基諾結婚,此後「阿基諾夫人」正式成為她的頭銜,前半生都在輔佐自己的丈夫。

貝尼尼奧.阿基諾是阿基諾家族傳人,他早年是記者,50年代後開始參政,是菲律賓史上最年輕的市長和省長

阿基諾又因為曾跟獨裁者馬科斯競選過總統,被馬科斯視為眼中釘。

馬科斯是亞洲最臭名昭著的獨裁者之一,他在1965年上台,然後以獨裁方式統治菲律賓近20年,貪污了天價的財富。

貝尼尼奧.阿基諾一直呼籲在野黨反對馬科斯,他本人曾被馬科斯監禁,還一度判死刑。

1980年後,貝尼尼奧.阿基諾逃到了美國,開始了流亡生活。

1983年,菲律賓即將大選,貝尼尼奧.阿基諾高調回國參選總統,結果被刺客在機場當眾打死,菲律賓舉國震驚。

阿基諾夫人和丈夫的追隨者們厚葬了阿基諾,隨後她扛起反馬科斯的大旗,成為菲律賓反對派的代表人物。

貝尼尼奧.阿基諾的死讓菲律賓政商兩界都放棄了馬科斯,美國人也對他很不滿,國內「倒馬」運動一浪高過一浪,阿基諾夫人被推舉為新政治領袖。

最終在1986年初的選舉里,馬科斯大敗,但他居然還抱有幻想,挾持議會強行通過勝選報告,妄圖連任。

此舉導致菲律賓百萬人上街大遊行,並圍攻總統府。最終,馬科斯從馬尼拉坐直升機逃走,阿基諾夫人成為菲律賓總統。

此時,阿基諾夫人是菲律賓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也是亞洲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統,她的形象立刻被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全世界的新聞頭條都在談論菲律賓大選,中國人也從報紙和電視上了解到這個菲律賓華裔女政客。

阿基諾夫人作為華人的後代,她的上台讓東南亞華僑鼓舞振奮,中國政府也希望通過阿基諾夫人來進一步加深中菲關係的發展。

二、和小平同志聊南海,阿基諾夫人感慨不已

1988年,阿基諾夫人響應中國邀約,帶著女兒訪華。她先前往了福建祭祖,然後在北京見到了中國時任領導人鄧小平。

阿基諾夫人在北京和小平同志會談,她此行的目標有兩個:

第一,是促進中國和菲律賓的外貿合作,主要是讓中國更多地進口菲律賓的水果和其他農產品。

第二,阿基諾夫人想就南海問題和中方交換意見。

當時,菲律賓非法佔有了南海的幾個島礁,中國對此表示抗議,並有漁民、海警、軍艦在這些爭議地區巡邏。

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是無可爭議的,南海島礁最早的地圖標記都在中國,自古以來,這些地方就有中國漁民活動。

而在二戰前後,東南亞國家對於南海九段線還是認可的,都承認南海島礁屬於中國。

可是到了冷戰後,趁著中國海防較弱的空當,環南海國家侵佔了很多南海島礁。

在冷戰後期,中國發現了這些越境行為,於是開始聲明主權,甚至圍繞主權和環南海國家爆發了幾次海戰。

阿基諾夫人見到小平同志後,本想勸中國「接受現狀」,因為南海三大群島,東南亞國家占走了90%,中國要再拿回去不太容易,除非爆發戰爭。

而且當時南海地區發現了大量油氣資源,從70年代起,這裡就是南海國家的重要能源支柱,菲律賓不會把這片寶地拱手讓人。

阿基諾夫人說:「菲律賓旁邊的那些島礁離菲律賓比較近,有的只有100海里,但是離中國大陸卻很遠,有六七百海里,以地理距離看,中方的要求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

但小平同志抽了口煙說道:「如果單單從地理位置上看,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啊。」

此話一出,阿基諾夫人的翻譯首先吸了一口涼氣,當他把小平同志的話翻譯成英文告訴阿基諾夫人後,這位女總統也後背發涼,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小平同志一針刺破了阿基諾夫人的脆弱邏輯,如果離得近的土地都是自己的,那世界不亂套了?這不是一種霸權思想嗎?

阿基諾夫人趕忙解釋,自己不是否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而是希望兩國能在承認現狀的條件下,坐下來談這個問題。

小平同志說:「去年你們的副總統勞雷爾先生來中國訪問,我們談過這個問題,我告訴他南海是中國的,這毫無疑問。但鑒於歷史情況,我們願意暫時擱置這個問題,我們不希望這些問題影響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關係。」

阿基諾夫人回答說:「菲律賓政府希望談話,這是最符合兩國利益的方式。」

事後,阿基諾夫人對小平同志的話表示很感慨。

早在70年代末,鄧小平的務實作風就隨著他的出訪而傳遍世界,這次北京會談讓阿基諾夫人感慨:「名不虛傳!」

三、南沙海戰震懾南海,菲律賓收斂不少

阿基諾夫人的這次訪問,對中菲關係的影響不小。當時冷戰正處於末期,菲律賓也希望和中國恢復交往。

而小平同志的話,既告訴菲律賓「中國會敞開大門」,又警告菲律賓不可輕舉妄動。

聽完鄧小平的意思後,阿基諾夫人承諾將繼續在南海和中國保持談話,這一方針一直延續到21世紀。

在馬科斯時代,中菲的關係較為緊張,因為馬科斯政府是反共的急先鋒,在國內到處捕殺共產黨員,阿基諾夫人的丈夫就曾被當作共產黨抓起來。

馬科斯還讓美國在本土駐軍,擔任封鎖社會主義世界的第一道防線。

此外,馬科斯大規模在南海開採資源,派兵驅趕中國漁民,中國方面多次表示抗議。但是馬科斯有美國撐腰,一直有恃無恐,從不把中國的反對放在心上。

阿基諾夫人訪華之後,中菲關係雖然開始緩和,但是阿基諾夫人礙於國內情況,並沒有徹底改變中菲的關係。

1988年,就在阿基諾夫人訪華之前,南沙群島的一次海戰震驚了東南亞,也讓菲律賓感受到了中國的底氣。

那一年爆發了「314南沙海戰」,中國海軍和越南海軍在南沙的「赤瓜礁」激戰,中國海軍三艘護衛艦共擊沉越南兩艘軍艦,擊傷一艘軍艦,造成越軍死傷幾百人。

而中國軍隊在海戰里沒有損失任何船隻,只有一名軍人受傷。

南沙海戰在當時爭議不小,環南海國家看了看自己霸佔的中國南海島礁,紛紛開始嘀咕。

而在東南亞,越南本來還想勾結馬來印尼、菲律賓等國,欲宣揚中國在南海的威脅。

但是海戰結束後不久,菲律賓的阿基諾夫人就訪問了中國。在了解了中國的立場後,菲律賓便沒有參與更多的反華行動。

在80年代後期,菲律賓依舊在單獨開發南海油氣,並未和中國真正推進「共同開發」的倡議。

雖然中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倡議沒有得到菲律賓的立即響應,但是在阿基諾夫人執政的幾年裡,中菲關係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在國內,小平同志和阿基諾夫人的這次講話,後來長期在網上流傳。

「菲律賓離中國不遠」,和後來小平同志跟撒切爾夫人談話時說的「中國人窮是窮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並稱為「小平同志的兩大狠話」。

這些話看似平淡,卻顯示了中國領導人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也給外國勢力規定了底線。

中國能在90年代解決港澳問題,能在南海諸多島礁站穩腳跟,和小平同志的強硬有必然聯繫。老一輩革命家的政治思想和外交智慧,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亞洲第一位女總統:阿基諾夫人的崛起》曾莫休

2、《菲律賓離中國很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