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入川透露了蜀漢將來被滅的兩大命門,可惜姜維劉禪當耳旁風。
夏侯霸乃是夏侯淵之子,夏侯淵自打漢中之戰被五虎將黃忠臨陣斬殺後,夏侯霸就咬牙切齒要為父親報仇剿滅蜀漢。可沒想到命運開始捉弄了他,公元249年,司馬家族發動高平陵政變,推翻了曹爽專權,曹魏內部發生了巨變,司馬家族開始對曹家、夏侯家展開清剿。隨著直屬領導夏侯玄被召回京城,夏侯霸就開始害怕了,《資治通鑒》記載:曹爽既誅,司馬懿召夏侯玄詣京師,以雍州刺史郭淮代之。
此時的夏侯霸年紀也不小了,至少五六十歲了。一世英名的他可不想死於司馬家的毒手,夏侯霸突然想到了一層親屬關係,那便是自己的堂妹夏侯夫人,是蜀漢當今後主劉禪的丈母娘啊。於是乎,夏侯霸轉念一想,與其被司馬懿暗害搞死,不如奔走蜀漢去效力,幫助蜀漢反抗司馬懿奪權,豈不是更正義。
夏侯霸看似簡單的投奔蜀漢,其實還是給姜維、劉禪上了兩堂課,甚至可以說透露出了蜀漢將來被滅的兩大命門。
一個命門是陰平山道。
《魏略》記載:夏侯霸南趨陰平而失道,入窮谷中,糧盡,殺馬步行,足破,卧岩石下,使人求道,未知何之。蜀漢聞之,乃使人迎夏侯霸。夏侯霸投奔蜀漢的時候,也是魏蜀兩個國家交戰頻繁的時期,正常的大道都有魏軍士兵或者蜀軍士兵嚴密把守,夏侯霸不得不走了陰平山道。夏侯霸這一趟走,其實也透露出了陰平山道之兇險,「糧盡殺馬」即夏侯霸帶的糧食不夠吃,還殺了馬匹當口糧。「卧岩石下」即陰平山路十分崎嶇,需要翻山越嶺。「乃使人迎夏侯霸」即後來是蜀漢派專人去迎接了夏侯霸,如此夏侯霸才能順利來到了成都。
而夏侯霸行走陰平山道,其實變相也是在給後主劉禪、大將軍姜維提醒,未來魏滅蜀之戰爆發,魏軍士兵同樣可以學夏侯霸從陰平山道南下,這是不可不防的。夏侯霸匆忙之下,都可以安全走完陰平山道,鄧艾大軍準備充分的話,走完陰平山道更加沒問題,陰平山道需要嚴防啊。
一個命門是年輕小伙鍾會。
《資治通鑒》記載:司馬懿彼方營立家門,未遑外事。有鍾士季者,其人雖少,若管朝政,吳、蜀之憂也。夏侯霸還明確向後主劉禪、大將軍姜維透露過一個人,就是:鍾會。當時鐘會才二十五六歲,還是個年輕小夥子,夏侯霸一眼就看出了鍾會此人不簡單,將來一旦得到軍權,將是蜀漢之大患。
夏侯霸入川透露了「陰平山道」+「鍾會」兩大蜀漢被滅的命門,只可惜姜維劉禪當耳旁風,完全沒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