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莘冢集村

2025年05月03日20:52:04 歷史 1097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宣統二年地圖

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

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得名莘冢集。莘冢集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商代名相伊尹的故鄉。

明朝崇禎年間曹縣知縣郭萬象在拜謁了莘冢集堌堆後留下了一首詩:

相業從來羨有莘,先生知覺道同珍。

為霜四峙山銜雨,沃野千林鳥賦春。

戰壘烽消鼙鼓盡,台衡譽藉主臣親。

沛餘膏液霑難擬,九曲源同泄巨津。

後來這首詩中描寫的景色被評選為曹縣古八景之一,取名「莘野春耘」。

同樣也是明代的詩人徐篤在路過曹縣城北的莘冢集後,也留下了一首《過莘冢寺》的詩:

寺敞高原上,門當野水灘。

叢花明碧殿,垂柳映朱欄。

雲鎖談鉉室,台鋪禮佛壇。

何時同衲子,煮茗坐蒲團?

通過這首詩,我們知道在莘冢集高高的土堆之上,曾經還有過一座規模比較大的莘冢寺。

夏朝莘仲君墓和莘國古城遺址位於莘冢集村南500米高崗處。舊有禹母祠、禹王廟、阿衡祠等。1976~1979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上部為周、商、岳石文化,發現了台階、柱礎、灶等舊遺址,下部出土有蛋殼黑陶杯等陶器,為龍山文化。該遺址為大汶口、龍山、岳石、商、周文化堆積,已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據史籍記載:「崇伯鯀黃帝二十九世孫,娶自莘女修己生禹。」所以該地為大禹母親修己故里。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母親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建有禹母祠和禹王廟。莘冢集還是商朝右相伊尹的故里。據史籍記載:「夏末,伊尹生於空桑之中,被有莘國君庖人收養,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

相傳伊尹母親住在伊水岸邊,一天夜裡,夢見神人告訴她,如果夢見家裡石臼出水,要趕緊往東跑,千萬不要回頭,否則就要大禍臨頭。第二天早晨,她果然看到自家石白里出了水,就趕緊往東跑,大約跑了十多里,實在太累,就停下來忍不住回頭一看,家園已變成一片澤國,她也變成了一棵空桑樹。不久一位有莘國的女子來桑田採桑,忽聽遠方傳來嬰兒啼哭聲。她順著哭聲來到一棵桑樹前,看見樹洞里有個男嬰正在啼哭,於是就把男嬰抱回去獻給了國君,國君又把男嬰交給廚師撫養。由於男嬰是在伊水河畔撿到,就讓他姓伊。後來升了官,官名為尹,就稱為伊尹。伊尹從小聰慧,勤學上進,不但跟養父學會了烹飪的好手藝,還足智多謀,聰明異常,志向遠大。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夏朝末期,桀王暴虐無道,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商部落首領湯欲推翻夏朝。求賢若渴。此時有人推薦伊尹輔政商湯派人先後兩次以厚禮應聘伊尹,伊尹都以德行不是而推辭。商湯不惜降身求賢。駕車親訪伊尹,伊尹被商湯的行為所感動,同意扶助商湯推翻夏桀的殘暴統治,救民於水火。商湯拜伊尹為右相,任阿衡要職。在伊尹的輔佐下,商湯終於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這就是歷史上「成湯三聘伊尹」的故事。伊尹活了100多歲,湯王死後,又先後輔佐了湯王的三個子孫外丙、仲壬太甲繼任商王。

為紀念這位元聖伊尹,在莘國舊址建有阿衡祠,迎門照壁上刻「三聘之居」四字。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殷廟村伊尹墓遺址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莘冢集遺址試掘發現的文物,目前均收藏於菏澤市博物館。在「菏澤歷史文物精品展」展廳內,有一批骨器,包括骨錐、骨鏃、骨匕、骨鑿、骨圭、骨簪等。這批骨器的旁邊,文字說明為「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該批骨器實乃出自莘冢集遺址。莘冢集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陶器,以泥質和夾細砂灰褐陶為主,有少量黑陶,多素麵器,紋飾以斜、正方格紋為多,繩紋次之,還有刺點紋、堆紋、凹弦紋等。有的器物製作精緻,薄胎似蛋殼,也有蛋殼黑陶杯。

莘冢集遺址是菏澤市一處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獨特的地方性文化藝術價值:發現的大量魚刺、螺殼、蚌殼、少量的獸骨以及台階、似柱洞和燒灶遺迹,對於進一步了解當時的社會經濟、歷史狀況和築房技術,都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出土的龍山文化陶器,既具有典型龍山文化的因素特徵,又具有河南龍山文化的某些特徵,是界於上述兩種文化之間的另一種類型的文化遺存。這一現象是其他地區同時期遺址中不多見的,它的發現為研究魯西南地區龍山文化時期的經濟生活,文化內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發現了大汶口文化遺物,在縱向方面證明了魯西南地區龍山文化上迄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在橫向方面,說明了魯西南地區到了龍山文化時期,受到了河南龍山文化的衝擊較重,方出現了不同於兩種龍山文化之外的另一種龍山文化特徵。對於今後研究典型龍山文化圈及其兩種文化相互衝擊、交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莘冢集北村有明代古槐,槐樹中空。生出三棵枸杞,已有百年已上。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莘冢集東村的土地廟,土地公公有兩個土地婆婆,有著教育人的傳說。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明正德年間(1506—1521),水溢 劉郎堤(原名牛郎堤,諧音劉郎堤),奉祀希正木像的廟宇倒塌,木像漂流至曹縣北18里莘冢集。有人見到此像說:「這是范公的遺像啊!他的英靈還在眷念我們哩!」鄉老史尚德等將遺像抬到本村關帝廟,奉祀於關聖大帝座像之側。抗戰時期,莘冢集關帝廟被「掃蕩」日軍焚燒,木像俱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