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開國大將,為何被雪藏15年?1975年主席親自指示:重新啟用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3020期。開國大將譚政,是10位大將裡面唯一一位政工幹部代表。作為我軍最優秀的政工領域將領,譚政在戰爭年代起草發布過大量重要文件,他寫過的東西毛主席看了都很少改動。在紅軍早期,譚政在井岡山上擔任過紅四軍前委秘書,而他服務的首長不是別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當時是紅四軍黨代表、前委書記,如果譚政的水平不高,他這個工作是干不住的。後來譚政在多個政工崗位上快速晉陞,足見其專業素質之強,為人品德也十分敦厚,深得主席賞識。沒怎麼打過仗,卻能被評為大將,很不簡單。建國後毛主席對譚政有十分公允的評價:他雖然不負責前線指揮,但是對於軍隊建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譚政,就是「談政」。這樣的評語,同時也包含著主席對他的嘉獎和喜愛之情。

解放戰爭時期,譚政官至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四野副政委,而在建國之後他的晉陞通道也十分順暢,於1956年升任全軍總政治部主任。這一職務十分重要,關係到全軍的幹部管理和政治工作。然而他的總政治部主任職務,只幹了4年時間便被取代了,降為副主任。主要原因在於譚政和原四野首長(1959年後任國防部長)之間的意見衝突。

60年代初對於所謂的「突出政治」,以及對領袖人物的一些諂媚之詞,譚政不以為然。這並非他不懂政治的原因,如果要講政治工作,幾乎沒有人比譚政更敏感、更有經驗。但對於時任國防部長提的一些說法,譚政幾乎都不引用,他認為這並非正確的政治工作思路。而在一次面對面爭吵之後,譚政開始遭到莫須有的批判,於1960年被免去了總政治部主任職務。

而在60年代中後期,他甚至遭到了隔離審查和監禁。直到1975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主席認為急需優秀政工人才來解決軍隊當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毛主席對身邊的人講:我很久沒有見到譚政了,他去了哪裡?在主席的親自過問之下,譚政大將的問題才終於被解決,重新擔任中央軍委顧問,從事他最擅長的工作領域。這期間他被雪藏了15年之久,不能不說是軍隊的一大損失。

五十年代譚政不光擔任過總政治部主任,還曾經出任中央書記處書記,是副國級的領導幹部。而且這是在他被降職批判之前的事情,可以說提升速度非常快,如果不是受到1960年事件的影響,他在黨內軍內的職務很可能還會更高。就連遭到批判之後,蕭華上將主持總政治部工作期間,有重大事情還是會和譚政溝通請教。畢竟蕭華在四野時期,是譚政的下級。

譚政從事政工工作多年,深知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和維護關愛幹部的重要性,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便選擇了緘默的態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對彭總、黃克誠、鄧華等人進行直接的批判,這件事為他後來自己陷入困境埋下了隱患,遭到一些人的猜忌。其實譚政大將對於政治生活脈絡的把握和主張是準確的,礙於一些客觀因素,生涯遭遇了挫折,確實令人惋惜,他本可以對軍隊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在譚政80歲生日時,開國元帥徐向前專門題字祝賀:「您對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建樹,您對革命的功績,是永不磨滅的。」徐帥的職務級別高於譚政,還比譚政年長5歲,用詞卻如此謙恭熱情,可見譚政大將在他心裡,是非常受到尊敬的。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註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