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聶榮臻心腹愛將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處決,事後看很高明

前言

圖|毛主席和聶榮臻元帥

1947年,聶榮臻元帥伏案寫著一份報告,寫完後,他看著報告上的內容,微微蹙了蹙眉,良久後,聶帥輕嘆一口氣,隨即叫來自己的秘書,囑咐道:「立即把這份報告電匯給毛主席。」

幾天後,聶榮臻元帥便收到了毛主席下達的指令:「......要處決。」

在看到最後三個字後,聶榮臻元帥長吁一口氣後:「我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說完這句話,聶榮臻元帥當即叫來工作人員,指示道:「按毛主席指示,槍決黃壽發!」

黃壽發是何人?毛主席為何又為何會下處決指令?他與聶榮臻元帥之間又有何關係?故事還得從黃壽發參加革命開始說起......

革命隊伍中的一員猛將

1911年,黃壽發出生於福建新泉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寒,他自幼時起便開始為家庭減輕負擔,少年時期給地主家放牛,後來又做了泥瓦工。

黃壽發自小便見到了許許多多的窮苦百姓受到剝削壓迫,這也點燃了他心中反抗的火種,他渴望有一天能翻身求解放,而這一機會也終究被他等到了。

1929年,在黃壽發18歲的時候,毛主席領導的紅四軍閩西開闢根據地,當黃壽發得知毛主席領導的紅軍是為人民做主的部隊時,他當即決定加入紅軍隊伍,當時與黃壽發一道參加紅軍的還有楊成武、羅元發等人。

黃壽發在加入紅軍隊伍後,他同所有的紅軍戰士和共產黨員一樣,有革命信念、有理想,吃苦耐勞,作戰總是衝鋒在前,奮勇殺敵。

正是因為黃壽發吃苦耐勞,在戰場上不僅有勇還相當有謀略,漸漸地,他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賞識,從士兵被提拔為了團長,後來,黃壽發參加了中央蘇區的多次反「圍剿」戰爭,還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圖|黃壽發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黃壽發因英勇善戰,是一名猛將,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獨立團三營營長,不久後,獨立團擴編為獨立第一師,黃壽發升任為第二團團長。

1939年3月,晉察冀軍區任命黃壽發為一分區參謀長,並協助楊成武將軍做軍事工作,在一分區參謀長的位置上,黃壽發乾了三年,在這三年時間裡,他曾協助楊成武將軍或參與、或單獨指揮過多次戰鬥,在數次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最值一提的是,他擊斃了日軍將領阿部規秀,因此,他也十分受楊成武將軍的賞識。

1939年10月底的一天,楊成武將軍外出開會後,在駐地值班的黃壽發突然接到一個敵情通報,在收到這一通報後,黃壽發並未因司令員不在而慌了陣腳,他當即叫來其他值班人員,對這一敵情進行分析,在分析過後,他們一致認為,應該趁此機會消滅日軍。

有此想法後,黃壽發立即命令附近的部隊出動,將出來掃蕩的日軍全部包圍,在經過一番激戰後,在黃壽發的領導下,八路軍成功把敵人全部消滅。

當楊成武將軍開完會,回到駐地得知黃壽髮帶領八路軍成功打擊敵人後,當即對其提出了表揚。

在之後的淶靈戰役中,黃壽發又帶領部隊死死擋住日軍,用全力保證了在戰場上的八路軍沒有後顧之憂,此後在戰場上,黃壽發多次指揮部隊與敵人殊死拼搏,只為給大部隊爭取贏得時間。

1942年,黃壽發被提升為平西十四軍分區司令員,但好景不長,因與副政委不合,黃壽發多次與副政委產生衝突,有一次,因黃壽發與副政委發生衝突時,副政委的下屬在一旁為副政委幫腔,或許是因為說不過,又或許是被徹底惹怒了,黃壽發在衝動之下,失手打了人。

圖|黃壽發(劇照)

很快,黃壽發打人之事便被上報給了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元帥那裡,聶榮臻元帥深知黃壽發在打仗方面是一名將才,因此對他一直都十分重視,甚至把他視為心腹愛將。

但當聶榮臻元帥得知黃壽發對曾與他並肩作戰的同志大打出手後,十分氣憤,他當即怒斥了黃壽發一頓,隨後還撤銷了黃壽發所有的領導職位,以示警告。

對於聶榮臻元帥的氣憤和撤職,黃壽發並未有任何反對,在經過聶帥的教育後,黃壽發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不對,所以他並未對自己的行為有任何辯解。

被撤職後,黃壽發再次回到楊成武將軍身邊,進行軍事工作,在那段時間裡,黃壽發再一次為一分區立下了戰功。

1943年,日軍對一分區進行「大掃蕩」,當時楊成武將軍因生病,無法工作,這時,黃壽發挺身而出,在他的領導下,最終一分區的八路軍戰士們,成功粉碎了日軍的掃蕩。

1945年底,黃壽發被調往冀中軍區擔任參謀長,對於組織上任命的這一職位,黃壽發並不認同,在報道當天,他便找到自己的領導、時任冀中軍區司令員的孫毅說道:「司令員,我不想當參謀長。」

孫毅看了看黃壽發,又微微搖了搖頭說:「組織上這樣安排,自然有組織的用意,既然你來了,就好好乾吧!」

可即便孫毅勸說黃壽發,可黃壽發還是不願意當參謀長,思前想後,他找到了自己的老領導林鐵,林鐵得知黃壽發的想法後,當即給孫毅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

「......黃壽發很不願意擔任參謀長,他有他的長處,一是能打仗,二是能管後勤。以我的意見,打仗時你叫他去打,不打仗時讓他分管後勤。」

圖|孫毅

對於林鐵的這一提議,孫毅也坦然接受了,在不久的戰鬥任務中,孫毅派黃壽發率部出征,最終大獲全勝,這也讓孫毅看到了黃壽發打仗的能力十分出眾。

為此,在戰爭勝利後,孫毅特意把黃壽發叫到面前,在一番表揚後,他吩咐道:「你很會打仗,打仗上有什麼事情,你可以不必請示我,直接向聶司令員彙報!」

此後,黃壽發多次率部上戰場,都取得了不小的功績,也因此,他越來越受到聶榮臻元帥的重視,可令誰也沒想到的是聶榮臻元帥的愛將,在戰場上勇猛無畏的黃壽發卻在不久後,竟做出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

居功自傲,自掘墳墓

1947年大年初二當天,正當人們都在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時候,一聲刺耳的槍聲打破了新年的美好與寧靜,當人們循著聲音趕到冀中軍區時,映入眼帘的場景,讓無數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冀中軍區參謀長黃壽發的妻子何茵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沒了呼吸。

聶榮臻元帥得知愛將的妻子被殺後,當即下令徹查此事,在經過一番調查後,聶榮臻元帥發現此事非同小可,當即命令軍區保衛部立即逮捕了黃壽發......

長年投身於革命的黃壽發,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談戀愛,更別提結婚了,這也讓身邊關心他的同志們十分著急,1939年,經戰友介紹,黃壽發認識了電台報務員何茵,二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彼此互生好感,很快便結婚了。

何茵出身於商人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出身較好,但何茵對革命事業也十分憧憬,她渴望著自己能成為幫助窮苦百姓翻身做主人的一員,於是,1938年,何茵投身於革命,因文化水平較高,不久後便被組織分配去學習無線電發報技術,學成歸來後,便被分配到冀中軍區,她與黃壽發的緣分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黃壽發是冀中軍區的高級將領,何茵是年輕、漂亮且有文化的電報員,兩人的婚姻在當時是被很多人所羨慕的。

圖|電報員(非何茵)

在結婚後,黃壽發與妻子何茵的感情很好,沒多久,何茵便給黃壽發生下一個女兒,因工作原因,他們夫妻二人無暇照顧女兒,便雇了一個保姆,照顧女兒並幫助照料家中事務。

長期的聚少離多,讓黃壽發感到十分厭煩,為此,他曾向妻子何茵提出讓她不要繼續工作,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個家庭主婦,照顧自己和女兒。

何茵在得知丈夫黃壽發的想法後,十分氣憤,接受過新思想熏陶的她不願意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加之當時革命還未成功,她沒有經過考慮便拒絕了黃壽發的提議。

黃壽發在聽到妻子何茵拒絕自己的要求後,氣不打一處來,他就此事與妻子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揚言要打妻子。

面對黃壽發的恐嚇,何茵絲毫不畏懼,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是黨組織,為了不影響自己現在的職務和晉陞機會,黃壽發只得忍氣吞聲,不再提此事,但在他的心中,早已對妻子十分不滿意了。

漸漸地,黃壽發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家保姆身上,隨著與保姆接觸的時間增多後,黃壽發對保姆產生了愛戀之情,並一發不可收拾,一次,他與保姆發生關係時,恰逢妻子何茵回到家中,何茵撞見他們的醜事後,氣憤不已,大吵大鬧。

但為了能給女兒和肚子中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何茵也曾妥協,她希望丈夫黃壽發可以停止犯錯,提出換一個保姆,並提出若是黃壽發拒絕自己的要求,就要去軍區告發他的醜事。

何茵原本以為拿組織說事,黃壽發必然不會一錯再錯,可讓人想到的是:在軍區身居高位,備受聶榮臻元帥重視,又受戰士們敬畏的黃壽發,早已隨著自己軍功的增多,變得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甚至不把黨紀軍紀放在眼中,如今他的妻子威脅他,這讓黃壽發無論如何都無法容忍,他思前想後,決定先假意答應妻子何茵的要求,然後陰謀殺害她。

圖|聶榮臻元帥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劃後,黃壽發找到自己的警衛員邊振海,在吃飯過程中,黃壽發有意無意向邊振海說自己的妻子何茵對自己不好,見邊振海替他惋惜婚姻時,黃壽發要求邊振海替自己殺死何茵。

邊振海一聽要殺人,立即拒絕,並對黃壽發進行勸說,讓他離婚,可黃壽發並未幡然醒悟,面對邊振海的拒絕,他還訓斥了邊振海一頓,並威脅道:「你若是把此事聲張出去,後果自負。」

不久後,黃壽發還是擔心此事被邊振海泄露出去,他又一次找來邊振海,利用自己的職權對其進行威脅,令邊振海不得聲張此事。

1947年農曆初二,當何茵準備回到崗位工作時,早已被理智沖昏頭腦的黃壽發,直接拿出手槍,將已經懷孕數月的何茵給打死了。

何茵死後,黃壽發並未有半分羞愧之情,而是把何茵拖出房門,拋到一個離家不遠的地方,並偽造了何茵自殺的現場。

雖然看起來何茵是自殺的,但聶榮臻元帥並未草草結案,因為在他看來,哪怕是平民百姓的死,都必須調查清楚,更何況是自己手下得力戰將的妻子呢?

可讓聶榮臻元帥沒想到的是,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種種線索竟指向是黃壽發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在當時軍隊中很多人都知道黃壽發與自己的妻子何茵之間常常鬧矛盾,而在何茵「自殺」

當天,更是有人聽到黃壽發與何茵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很快,聶榮臻元帥便命令軍區保衛部門立即逮捕了黃壽發,並突擊對其進行審問,黃壽發麵對審問始終緊咬牙關,試圖矇混過關,然而讓黃壽發沒想到的是,警衛邊振海向保衛部門說出了真相。

最終,在事實面前,黃壽發只好低頭,並說出了自己陰謀殺害妻子何茵的所有事實。

聶榮臻元帥一直把黃壽發看作心腹愛將,但他從未沒想到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黃壽發,生活作風卻如此惡劣,竟然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得知事情真相後,聶榮臻元帥更是十分氣憤。

毛主席下令處決

在黃壽發認罪後,對於如何處理黃壽發一事,冀中軍區領導人曾多次就此事開會進行討論,但開會多次,大家都未達成統一意見。

雖說「殺人償命」本就天經地義,但由於當時戰爭激烈,又值用人之際,黃壽發又是戰場上的一員猛將,為此,有人提議不殺黃壽發,讓他在戰場上戴罪立功;但也有人認為黃壽發無視軍紀黨紀,這樣的人必須處決。

由於對黃壽發處理意見不統一,聶榮臻元帥認為此案關係重大,不應潦草處理,他當即寫了一份報告,把此事的原委向毛主席進行了彙報。

毛主席在收到聶榮臻元帥的報告後,大發雷霆,當即批示並下令道:「黃壽發的問題嚴重,性質惡劣,影響極壞,不能原諒,要處決。」

圖|毛主席

在得到毛主席的親自批示後,聶榮臻元帥當即下令:「按照毛主席指示,處決黃壽發。」

後來,據羅瑞卿回憶道:「城南庄會議期間,毛主席把我召回,在見到毛主席後,主席批評我們對冀中軍區參謀長黃壽發狠毒殺害自己的妻子未作嚴肅處理,是錯誤的,批評得也很尖銳。」

1948年6月,在毛主席的親自批示下,黃壽發被處以死刑,這在當時影響極為深遠。

1948年,黃壽發的領導孫毅來到西柏坡接受任務時,還因黃壽發殺妻受到了周總理的嚴厲批評,周總理在見到孫毅後,並未寒暄,而是說:「你們冀中軍區出了個黃壽發事件,在全軍影響很壞!黃壽發殺死老婆,你負什麼責任?」

「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我平時沒有注意,是我失職,對他幫助教育不夠,我應該負這個責任。」孫毅低頭回答道。

見孫毅指出在黃壽發事件中領導層應該負的責任後,周總理才微微點了點頭。

其實,無論是從毛主席的果斷下令還是周總理的執著問責,在當時看起來或許有些過於嚴苛,但卻是共產黨領袖公正嚴明的表現,也體會出了共產黨紀律嚴明,不準有任何人凌駕于軍紀、黨紀之上,哪怕他們為國家作出了再大的貢獻。

圖|毛主席

黃壽發原本可以為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憑他立下的軍功,在建國後,必將被授予軍銜,但他卻居功自傲,最終自掘墳墓,也正是他的一念之差讓自己淪為我軍明紀正法的反面典型。

毛主席對黃壽發的處決也無疑是高明的,公開嚴肅的處理,有足夠的威懾力,不僅有效地教育了全黨、全軍,也讓每一位革命工作者都引以為戒,更為今後處理類似相關案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