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開國女少將回鄉探親,遇到毒打過自己的前夫,她作何反應?

1955年9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舉行了隆重的授銜活動。

此次授銜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有了第一位女將軍。

周總理親自把少將軍銜的命令狀授予給李貞時說道:祝賀你,李貞同志,你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李貞接受榮譽之後,心情很激動,除了與此次授予上將軍銜的丈夫甘泗淇分享,李貞還想到了家鄉的親人。

帶著這份榮耀,1955年冬天,李貞和丈夫安排好手頭的工作,回到了已經闊別30年的老家湖南瀏陽縣。

沒多久,李貞回家鄉的消息,就在整個縣傳開,家鄉人都想親眼目睹女將軍的風采。

李貞與丈夫走上街頭,指著昔日自己熟悉的地方,回憶著當年的往事,沒多久,圍觀的熱心鄉親們,就把他們圍起來,他們還高呼:歡迎將軍回家!一浪高過一浪。

李貞和丈夫也謙虛地跟大家打招呼。儘管,有人維持秩序,但還是出現了水泄不通的現象,鄉親們實在是太熱情了,此刻,場面真是熱鬧極了,一點不亞於辦喜事,這確實是喜事,是整個縣的喜事!

在這群人中,卻有一個人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他粗魯地撥開層層的人群,好像是要急切地看到人群中心的將軍,但是在看到將軍之後,又迅速地退出人群,還不小心摔倒在地,毫不誇張地說是連滾帶爬地逃一樣地離開人群。

這個人是誰?他正是李貞的第一個丈夫古天順,當年對待李貞的態度方式,讓他不得不逃離現場,實在是太害怕李貞對他打擊報復了。

那麼當時都發生過哪些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女將軍李貞的傳奇人生。

李貞出生於1908年湖南瀏陽,她出生時,沒幾天就要過農曆新年了,家家戶戶也都拆拆洗洗,準備迎接新年。雖然條件不好,但還是有一點節日氣氛的。

而李貞家卻不太一樣,李貞的父親蹲在牆角,雙手抱頭,李貞母親也是嘆聲不斷,怎麼又是一個「旦娃子」?李貞已經是他們第五個女兒了,盼子心切的父母一點也沒有為李貞的到來感到開心。相反地他們還要為多出一個人吃飯發愁。

李貞和四個姐姐一樣,從小在家中也沒有得到父母們的寵愛,盼子心切的父母,最終咬咬牙,要了六個孩子。可能命運就是要開玩笑,他們家就成了擁有「六朵金花」的貧苦家庭。

父母為了能養活一家老小,整日在田裡勞作,盼著莊家有個好收成,以緩解一家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李貞從小就乖巧懂事,和幾個姐姐一樣,經常幫家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雖然生活條件很差,但一群姐們的歡聲笑語多少可以緩解一下疾苦的生活。

父親整日操勞過重,加上營養不良,讓他病倒了,因沒有得到及時地治療,不久後就離開人世。她的母親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最小的女兒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以後可讓一家人怎麼過活。

母親曾經好幾次都差點跟著父親離去,幸好都被鄰居及時救下,撿回了一條命。

在好心鄰居的勸說下,母親才逐漸有了生的念頭,可是一家這麼多人怎麼生活啊?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無奈之下,母親從姐妹們中挑出了聰明懂事的李貞,以童養媳的身份,來到了世代為醫的古家。不差錢的古家出手也算闊綽,給了她母親一筆錢。

童養媳又稱為待年媳,由婆家養育,長大之後與丈夫結婚。

6歲的李貞哪會知道這麼多,她只知道,從此生活在古家,剛到古家,她也會被自己從來沒見過的物件感到好奇,還能夠吃飽飯,可是,沒多久,她就對這個地方充滿恐懼。

李貞來這裡之後,古家認為她是花錢買來的「商品」,不能白白花掉那麼多錢,就讓她跟所有下人一樣,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洗不完的衣服。她早就沒有了童年的樂趣,甚至連自由都沒有了。

古家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個女兒更是每天變著法地戲弄李貞,難道這也是應了「姑嫂關係難處」的話嗎?

李貞也經常被欺負得哇哇大哭,三個姐妹還不依不饒地說,哭什麼,你是一個童養媳,可是我們買來的,不許哭。

李貞心裡微微一顫,懵懵懂懂地意識到,自己被「賣」了。

當李貞深夜拖著瘦小疲憊的身體爬到床上時,潔白的月光照進屋子,她抬頭望向月亮,此刻的月亮在黑洞洞的天空中,像她一樣,那麼孤獨。

她開始想念自己的家和姐妹們,此時她已經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熱淚一串串滾落下來,心中難過極了,不知不覺中睡著了。

天微微亮,她就被一陣急匆匆地敲門聲給驚醒了,趕緊起來!去拆房準備燒火!她的婆婆一點也不像剛見面時的溫柔了,厲害得像個母老虎,李貞早就被嚇得沒有睡意,利索地起床。

畢竟她還是個孩子,活干不好,也少不了挨罵,甚至挨打,但是李貞為了能夠活下來,不得不忍受著這一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干著活。

剛開始,李貞還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想著兩人結婚後,現狀肯定會比現在好一些。

李貞在15歲的時候,與他的丈夫正式結婚了,李貞心想終於熬出頭了,誰知道婆家人不僅沒有停止對她的吆來喝去,反而因為覺得李貞現在長大了,應該分配到更多的活。

而她此時的丈夫從小嬌生慣養,性格更是桀驁不馴,稍有不順,就對李貞拳打腳踢。

李貞徹底死心,轉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她必須依靠自己逃出去,面對常年來的壓迫,她心中第一次有了掙脫束縛的想法。

李貞一直在找時機,有一天晚上,李貞躺在床上一直在聽著外邊動靜,看著身邊的丈夫鼾聲震天,更是心如死灰,她小心翼翼打開房門,院子中,除了月色,沒有一個人影,偶爾還能聽到幾聲鳥,院子里黑漆漆的,此刻大家應該睡著了。

李貞屏住呼吸,躡手躡腳終於來到了大門口,輕輕地打開了大門,就在她走出大門的時候,門不爭氣地響了一下。院子里出現了亮光。

跑趕快跑,她告訴自己,頭也不回地朝外邊奔去,她大口喘息著自由的空氣,這麼多年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心中開心極了。

可是這次逃跑是失敗的,很快就被熟悉地形的古家人給追上了,後果可想而知,她遭受了毒打,還被關進柴房餓了幾天,古天順更是抄起木棍朝她身上一頓猛砸,李貞被打暈了,古天順打累了,才扔下木棍,離開柴房。

醒來的李貞鼻青臉腫,她並沒有被嚇怕,相反,她心中始終忘不了自由的空氣的味道。更加堅定了逃跑的心理。

針對上次沒有逃跑成功,李貞總結經驗,趁著上山砍柴的時間,留意地形,熟記每個十字路口的位置及去向。足以看出李貞是一個邏輯思維非常清晰的女子。

1926年的一天,18歲的她終於成功逃了出來,她一口氣跑到了城裡,此時的她,準備找個女工的工作,先安頓下來。

而就在她在街上找工作的時候,碰到了大學生在街上遊街的隊伍,隊伍中,有不少女生,她對這支隊伍非常好奇,打聽到了革命兩個字,雖然還不是太了解,但聽說可以解救壓迫的老百姓,就毅然地報名參加革命。

組織交代的任務,不管是緊急籌糧,還是準備物資等,李貞總是能出色完成,她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組織的認可。不久後就成為了共產黨員,同時成了瀏陽地區的婦聯委員。

古家人打聽到李貞搞起革命,害怕受到牽連,立即寫了休書,撇清關係。

李貞聽後求之不得,她覺得是革命讓她脫離苦海,立下決心,誓死跟隨革命。同時,剪掉了跟隨她多年的辮子,從「頭」開始。

李貞還參加了秋收起義、湘鄂川黔根據地反「圍剿」鬥爭,在參加長征前,接受了組織給她介紹的對象——能文能武,在外留學多年的甘泗淇。

長征途中,還迎來了兩人孩子的出生,由於早產,環境惡劣,孩子不久後就不幸夭折,李貞身體也沒有得到調理,終生沒有再生育。

李貞多次在抗日戰爭中主動奔赴前線,先後擔任多處的政治部秘書長一職。

還曾遠赴朝鮮將近三年,參加美援朝戰爭,回國後任任防空軍政治部幹部部部長。

由於優異的工作表現,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如今,人民都過上了好日子,李貞面對曾經的一切早已釋懷,派人給古天順捎話:「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革命已經勝利,我們邁進了新時代。」古天順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下來了。

1990年3月11日,這位傳奇的女將軍離開了我們,立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安排妥當:11000元人民幣一分為二,一部分捐送北京市少年宮,另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黨費。兩根金條分別捐給家鄉瀏陽縣及丈夫甘泗淇的家鄉寧鄉縣

引用她身邊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將軍心裡總是裝著人民,唯獨沒有她自己」。

藉此向無數革命先烈們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