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2020年07月29日10:36:10 歷史 1962

看電視劇《新三國》時有一個片段,是說孫權決定偷襲荊州,命令呂蒙率軍行動,然後陸遜派人勸孫權不要殺關羽,因為會引來劉備強烈的報復,孫權恍然大悟,於是馬上派人傳命令給呂蒙,叫呂蒙不要殺關羽,但是呂蒙根本不聽孫權的命令,一心要殺關羽,一是為了報仇,二是為了揚名立萬,最終呂蒙還是殺了關羽,孫權因為呂蒙不聽命令,特意召回呂蒙並且處死了呂蒙,還把陸遜叫回來看呂蒙的屍體,言外之意是警告陸遜,這就是不聽命令的下場。

電視劇中波瀾起伏的情節,的確讓人感覺到驚心動魄,也讓人感覺孫權這個領導當得很窩囊,身為一方之主,做這麼重大的軍事決定怎麼會連後果都想不到,居然還有下屬不聽命令的情況,只能說這只是電視劇而已,電視劇中的情節連小說也談不上,更不是真實的歷史,只是導演虛構的情節而已,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呢?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原因很簡單:為了奪回荊州

孫權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期間,一直虎視眈眈尋找機會奪回荊州,奪回荊州是孫權自魯肅去世後,就已經改變了聯劉抗曹的戰略,開始了向西發展奪回荊州的大戰略,孫權單方面改變三國政權現狀的唯一目的就是奪回荊州,因為荊州扼守長江中游航道,而長江是東吳的命脈所在,孫權為了絕對的戰略安全,開始了戰略冒險--奪回荊州的軍事行動。

孫權利用了關羽北伐襄樊的時機,當關羽在襄樊地區給了曹魏巨大軍事壓力的時候,就是孫權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孫權私下與曹操達到協議,由東吳軍隊偷襲荊州,那麼曹操的襄樊之圍自然就解了,事後由孫權得到荊州,曹操迫於現實的軍事壓力,答應了孫權,況且荊州之地原本就不屬於曹操,曹操只做了個順水人情,還能解除襄樊之戰的軍事威脅,一舉兩得的好事,於是孫權與曹操迅速達成協議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之後便是孫權下令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一舉拿下了公安、江陵,佔據了南郡最核心的城池,同時陸遜率軍不斷向西攻打蜀漢的城池,一直打到了與蜀漢交界的秭歸、巫山附近,這等於切斷了關羽逃回蜀漢的所有道路,事實證明,關羽確實無法逃回益州,在向西逃的過程中, 關羽被東吳軍隊俘虜,隨後立即被殺,首級還被孫權送到曹操那裡。

換句話說,在孫權決定偷襲荊州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做了決策:先奪取荊州,再阻斷關羽退路,最後殺關羽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孫權對於殺關羽這樣的蜀漢唯一的萬人敵名將,漢中王劉備的生死兄弟,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孫權如此決絕地殺關羽,不怕引來劉備的報復嗎?

孫權還真不怕。12年前赤壁之戰,面對天下最強大的勢力,面對曹操83萬大軍的威脅信,孫權都沒有怕過,又怎麼會怕一個比自己勢力還要弱的劉備呢?孫權不怕劉備,但他也有怕的地方,孫權唯一怕的就是:兩線作戰。這是孫權不能承受的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孫權怕的是:如果劉備發動針對東吳的軍事行動,能夠保證北方的曹魏不在同一時間對東吳發動戰爭,不要兩線作戰,就是孫權奪取荊州後的最高政治戰略,所以孫權給曹操送關羽的人頭,代表了他的投名狀,所以孫權寧願向曹魏稱臣,來換取曹魏在他與劉備戰爭時不要趁火打劫,而且這事孫權辦成功了。

所以,孫權已經做好了與劉備徹底決裂、徹底開戰的所有準備工作,劉備後來發動的夷陵之戰,早就在孫權的預料之中,事實上,孫權不僅是個成熟的政治家,而且是個很有能力的政治家,他的手下不可能有不聽命令的將軍,他也不可能會在發動重大軍事行動前,不想好所有的後果。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既然孫權已經決定與劉備徹底決裂,那麼為什麼要留著關羽呢?要知道關羽是蜀漢唯一的名將,唯二的萬人敵之一,周瑜評價關羽為熊虎之將,關羽的能力孫權是一清二白,如此強大的一個將領如果不殺了,還準備讓關羽日後率領軍隊再打過來嗎?我甚至懷疑張飛被殺也與孫權有關,孫權為了在劉備發動大戰前消耗劉備手下的大將,暗中派人勾結張飛手下,殺了張飛也是極有可能的,關羽、張飛一死,劉備手下再也沒有萬人敵和熊虎之將了,孫權也就不怕劉備的軍事進攻了,這就是孫權殺關羽的原因。

另一方面,關羽是蜀漢集團最懂水軍的將領,關羽在荊州治水軍十幾年,如果關羽被殺,蜀漢就沒有水軍方面的領軍將領,到時候就無法與東吳水軍作戰,要知道水軍可是東吳政權的立國之本,無限地消滅對方的水軍就是東吳保證自身安全的條件,這既是孫權要消滅蜀漢水軍的原因,也是後來劉備在夷陵大戰失敗的原因之一。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為何無人求情,殺關羽對孫權來說是對還是錯 - 天天要聞

所以,從孫權的角度來看問題,從他決策奪取荊州開始,他殺關羽就是完全正確的,既然這是孫權正確的決策,即使手下人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也是不敢反對的,畢竟東吳從魯肅去世後,聯合劉備的政治力量就開始衰弱,取而代之的是像呂蒙這樣的少壯派,主張向西發展奪取荊州的戰略,這也與孫權的戰略是一致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