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2020年06月15日20:44:04 歷史 1941

楊貴妃是我國四大美人之一,大家都知道,唐朝時期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一位典型的豐滿型美女。所謂瘦子不一定是餓的,但是胖子一定是吃的,這句話放在古代也同樣適用。就比如楊貴妃吧,對吃就很有研究,光是荔枝,她就吃得頗為講究。「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人人都會背誦,諷刺的就是唐玄宗與楊貴妃貪圖享樂,不顧百姓疾苦。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楊貴妃吃個荔枝,究竟是為什麼被罵了這麼多年。

唐朝時期,盛產荔枝的地區已經很多了,楊貴妃酷愛荔枝這種水果,以她當年盛寵,唐玄宗自然是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弄來博美人一笑了。當時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於全國各地,只要是生產荔枝的地方,她基本上都不放過。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不過由於生長環境不同,結出來的果實口感自然也不同,楊貴妃更加偏愛廣東廣西嶺南的荔枝。即便是到了今天,這裡的荔枝也是最好吃的。可是要運送到長安城,還要保持新鮮的口感,那就太困難了。要知道,在當時的長安,一顆新鮮荔枝的價格超過與之同等重量的黃金價格,所以楊貴妃吃掉了多少錢?不敢想像。

唐朝時期,荔枝是百果之王,「百果之中無一比」。楊貴妃籍貫山西,但實際上出生在四川。當時川東也產荔枝,楊貴妃自小就吃川東荔枝,後來見識廣了,她發現廣東廣西嶺南的荔枝更好吃,於是唐玄宗一紙令下,讓嶺南每歲上貢就是了。皇帝說的容易,可他動動嘴,真不知道要累死多少驛卒和馬匹。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嶺南到長安2100公里以上,如果有飛機空運,那就方便多了。可是那是唐朝啊,除了快馬加鞭,再沒有別的辦法。按照當時的速度,每天賓士200公里,不停歇的前提下也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可這麼多天下來,荔枝就已經變味了。如果貴妃吃到變質的荔枝,那這一條線上的人都要人頭不保。

怎麼辦?在驛站里就有人像接力賽跑一樣,吃飽喝足,焦急地等待著「上一棒」驛卒趕緊過來,人一到,旁邊的驛卒就趕緊手忙腳亂地解下他肩膀上的竹筒,綁在早就心急如焚等在馬背上的驛卒身上,綁好之後,立即絕塵而去。那緊急的場面,堪比重要軍情。但竹筒里是什麼?道旁的白鬍子老頭都知道「娘娘又想吃荔枝了!」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有驛卒在狹窄的山路上不顧危險,最後跌入山崖的,也有驛卒顧不上休息,最後累死的,當然,累死最多的是馬匹。蘇軾在《荔枝嘆》中描述過遞送荔枝的緊張場面,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

唐代之前,統治者們吃荔枝嗎?答案是肯定的。漢武帝擊破南越之後,荔枝就是每年進貢的必需品了。但是距離遙遠且路途艱險啊,一不留神就要出人命,而且送到的時候大都不新鮮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荔枝都被免於上貢了。到了唐玄宗時期,高力士投貴妃所好,到處幫她找好吃的,他家本就是嶺南望族,因此進貢荔枝的風氣在那時候再一次興起。

楊貴妃:我不就是吃了個荔枝嗎,為什麼你們要罵我一千多年? - 天天要聞

但是由於當時的保鮮技術卻是不行,所以荔枝進貢還是失敗的居多。宋朝時期蔡京想了個不計成本的辦法,那就是整株搬運。唐玄宗當時估計是沒想起來,否則這種運輸方式恐怕早就出現了。

還是說回楊貴妃,她太愛吃荔枝了,以至於嶺南進貢的還不夠,她還要從四川再選擇一些。四川距離長安,大概快的話六七天吧,相對來說就新鮮多了。而且根據明清時期的記載,楊貴妃吃荔枝到什麼程度了呢?從酸的吃到甜的,從青的吃到紅的,哪裡能吃了吃哪裡的,吃完了再從別的地方要。如此吃法,也難怪要被罵千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