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李君羨 李君羨並不認識武則天

2020年04月27日12:50:27 歷史 1585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李君羨 李君羨並不認識武則天

在2003年的電視劇《至尊紅顏》中,武則天則和唐朝皇室家族的成員李君羨發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凄美愛情故事,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喜愛。

在電視劇《至尊紅顏》中,李君羨被設定為唐太宗李世明的大哥李建成的兒子,他和武媚娘一見鍾情,最後為了拯救武媚娘而死。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李君羨的一生可以說是和武媚娘沒有任何的關係。

李君羨,生於公元前593年,是唐朝著名的將領,洺州武安即現在的河北武安縣人氏。他一開始跟隨隋朝末年的領袖人物李密四處征戰,後來王世充大破瓦崗寨,殺死了李密,於是李君羨成為了王世充的驃騎。之後因為不滿王世充的為人,於是便率領自己的部下投奔了李淵,被任命為輕車都尉。之後他又跟隨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和他一起擊敗了隋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宋金剛,屢立戰功,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在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後,他被授予左衛府中郎將,一時之間風光無二。

歷史上真實的李君羨 李君羨並不認識武則天 - 天天要聞

有段時間,金星頻頻在白天出現,李世民覺得奇怪,就找主史算算這是怎麼回事。主史告訴他三個字——女主昌。恰好這個時候民間有一本語言書,裡面預測: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兩件事加一塊兒,讓李世民聽得頭髮根發涼。古代人都比較迷信對這種異象命理是很相信的。為了大唐的江山,為了李家子孫的幸福,李世民情急之下決定大開殺戒,把天下姓武的人的腦袋集體搬遷到閻王那裡。

這時,一代神人李淳風出場了,他勸告李世民:「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仇。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這段話大意是說天命不可違,殺的人再多也是避免不了的。此人現在已經三十多了,等到篡位的時候也老了,對於李姓子孫或許會手下留情。而且你殺了也白殺,老天爺會派下一個更年輕的,年輕人心狠,到時李家會更倒霉。李世民聽完,只好暫時作罷。

有一天,他宴請群臣,席間喝得起勁兒,就和大臣們娛樂一下,叫每個人自報小名。輪到李君羨,他想都沒想就把自己女娃娃似的小名——「五娘子」說了出來。他痛快了,李世民難受了。小名五娘子,爵位武連郡公,守衛玄武門,時任左武衛將軍……蒼天!他身上怎麼這麼多「武」?「娘子」通女,女主武王不就是他嗎?

李世民一念及此心中大驚,遂掩飾笑道:「既為女子,為何如此雄健勇猛?」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殺掉李君羨了。

於是遂革除李君羨禁軍職位。隨後李君羨在擔任華州刺史時,結識了一個道士叫員道信,他宣稱自己不需要飲食就可以生存下來,而且他還通曉佛法,李君羨因此對他十分仰慕,常常和他交談。但是這件事情被用心險惡之人知道後,便向李世民進言他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於是在648年6月13日,他因為這件事被處斬,享年五十五歲。

歷史上的李君羨唯一跟武則天有聯繫的事情應該是在武則天繼位之後,他的家人為他伸冤,武則天當時為了證明自己卻有做皇帝的天命,於是便下令追復李君羨官爵,同時以禮改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將領之川軍夏首勛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夏首勛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混戰,劉湘和劉文輝這對叔侄爆發了「二劉之戰」,這場戰爭也是民國四川境內最大的內戰,最終劉湘取得勝利,坐上「四川王」寶座。
吐蕃攻陷長安與代宗出逃始末 - 天天要聞

吐蕃攻陷長安與代宗出逃始末

安史之亂(755—763年)後,唐朝國力大損,西北邊防空虛,吐蕃趁機大舉東侵,最終於763年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李豫倉皇出逃。這一事件不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轉折,也暴露了唐廷內政與軍事的深層危機。
回紇與安史之亂:雪中送炭背後的趁火打劫 - 天天要聞

回紇與安史之亂:雪中送炭背後的趁火打劫

在安史之亂這場決定唐朝命運的內戰中,回紇(後稱回鶻)的介入如同一把雙刃劍——其精銳騎兵為唐廷提供了關鍵戰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後都暗含高昂代價。 從洛陽城的劫掠到「絹馬貿易」的壓榨,回紇的參與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虛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財政崩潰的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有個家發鎮,是以志願軍特等功臣李家發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發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如今,70多年過去了,李家發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進李家發烈士曾經所在的部隊,在哥哥的營房裡,與記憶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身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前段時間,總台記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聞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1914年謝閣蘭拍攝的高頤闕照片部分截圖高君頌碑 1914年網路圖 碑拓印目前國內歷史上對雅安漢闕拍攝(研究)較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來